1、序 号 1课 题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第一框题 感受社会变化计 1 教时备课时间8.29第 1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知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的发展;知道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采取的对策;熟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能力目标:能够自己举例列举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深刻的变化;能够理解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学会辨证的看待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认识到新中国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识,自觉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教学
2、重点和难点】1理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和原因。2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理解现代文明的发展。3从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理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板书设计】一、体验生活变化1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优化)(1)变化的原因(2)变化的表现2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1)文化生活的变化(2)政治生活的变化二、领略现代文明1信息化社会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
3、文明全面发展(1)物质文明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精神文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政治文明发展: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4)三个文明的关系:互为目的,互为条件,相辅相成。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总目标(2)具体目标4新的社会问题和新的挑战(1)表现(2)影响(3)对策【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祝贺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一个暑假过来,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班级有没有什么变化呀? 学生回答问题:个子、衣服、个性、教室、教师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生活中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大家庭中。其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
4、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如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今天就来感受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们同学们如果经常看战争题材的电视、电影,就会发现,解放前和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一样吗? 衣服、食物、房子、交通工具(引导学生填空书本上的内容) 因此,我们看,生活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什么呀?二、新授:(一)、体验生活变化1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优化)(1)变化的原因: 请同学们告诉我答案吧! 人类的生产劳动改造了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 其实从根本上说,变化的原因应该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2)变化的表现: 表现:衣服
5、、食物、房子、交通工具等方面 感受: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些变化都是和物质生活有关系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变化仅仅就是这些吗?请大家想想还有什么方面的变化呀?可以看书本第三页第一段话哦!2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1)文化生活的变化:请大家把书本上的这个变化内容划下来。关于文化生活的变化,解放前我们不说,就那我出身以来说吧,小时候我们没有电视看,只有5分钱一本的小人书看,大书我们买不起呀。偶尔看看露天电影,就别说什么上网呀,打游戏呀,旅游呀等等。饭都吃不饱,还玩啥呀。(2)政治生活的变化:说到政治生活上的变化,大家还记得刚才我说战争题材的电视电影了吧。那上面有描绘的老百
6、姓在当官的眼里都是小蚂蚱,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看,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自己当家做主了!请大家把书本上的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划下来。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而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我们作为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体会到现代文明带给我的便利和好处。(二)、领略现代文明1信息化社会从上万年前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农业机械化、电脑化作业, 从家书抵万金到现在键盘一敲传偏全世界, 从遥望嫦蛾到现在的探月工程,无不显示信息化社会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更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认
7、识到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的过程,要把三个文明一起抓。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1)物质文明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精神文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够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既要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才,更要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才。(3)政治文明发展: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4)三个文明的关系:互为目的,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8、、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总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具体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我们展示了美好的未来,使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的力量去奋斗。生活是美好的,可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方面,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好处,另一方面,现代文明的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我们前进的路途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大家看书本第5页,看看在人类发展的过程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 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我们国家
9、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呢? 4新的社会问题和新的挑战(1)表现: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 请大家具体的列举你身边的不和谐的事例:(2)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我们如何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呢? (3)对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布置作业: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呢?教后记 既要教会学生思考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深刻原因,又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10、不足和存在问题;既要充满自豪感,又要有忧患意识;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序 号 2课 题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第二框题 关心社会发展计 1 教时备课时间8.29第 1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社会的含义;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知道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理解青少年应该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吸取信息的途径,并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明确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11、,自觉认真学习,时时关心祖国、报效祖国。【教学重点和难点】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初步了解中学生作为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板书设计】一、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离不开社会(1)人类社会的含义(2)个人离不开社会(3)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社会离不开个人(1)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2)每个人应该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二从关心时事做起1了解时事的途径2关心时事的重要意义3明确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的职责和义务【教学过程】设置问题1.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社会的意义)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更好地奉献社会。积极关心社会
12、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2什么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个人离不开社会(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个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4.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我们
13、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5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发展?(1)可以从关注时政做起。(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6关心时事的途径有哪些?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途径7关心时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经常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了解党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14、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布置作业:关心时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教后记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道理,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个人的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关系,这不仅是个人全面发展得需要,更是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表现。明确了这一道理,才会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序 号3课 题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第三框题 学会亲近社会计 1 教时备课时间8.29第 1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亲近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识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和重
15、要作用;理解在生活中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识记自身素质的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一些冷漠现象和看客现象,增强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不断培养自我的社会公德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能够辨证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是非现象,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生活的强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能够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6、2、知道亲近社会的道理3、理解亲近社会的途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板书设计】第三课时 学会亲近社会一、克服“看客”心态1、“看客”心态的表现2、亲近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3、克服“看客”心态的必要性二、遵守社会公德1、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2、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3、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作用三、善于明辨是非1、社会生活中的是非现象2、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3、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生活的强者 【教学过程】小品导入:主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7、情境:路人甲突然倒地不省人事。 路边行人乙、丙、丁等人围观并发表感慨。 “这是谁呀?” “真是太可怜了!” 漫漫的动了几下,痛苦的结束了人生。 “这人好象不行了哦!” “身体不好,还出来混,真是自找倒霉呀!” “我以后可要注意了!” 老师点评:由于没有报警,也没有打120,致使这个病人错过了抢救了机会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大家看,如果是你,在他人发生这种危险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学生回答: 那为什么这些冷漠的看客会无动于衷呢? 答案提示: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缺乏社会公德,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愿意承担社会义务。 在这样的关系下,大家看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呀? 学会回
18、答。 我们需要这样的社会吗? 对了,我们应该学会亲近社会,富有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今天学习第三课时的内容,课题就叫做学会亲近社会 板书:第三课时 学会亲近社会 刚才那些冷漠的看客是在亲近社会吗?所以学会亲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不能做看客”一、不能做“看客” 除了我们刚才接触的“看客”现象,我们还能列举其他类似的“看客”现象吗?1、“看客”心态的表现 学生列举现象。2、亲近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1)亲近社会的含义:学生朗读 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亲近社会,不仅在心中要有情感准备,还要有实际行动。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
19、行动的矮子。学会亲近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请大家看小字: 有一位学者在给学生作的演讲中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惟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也有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也有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也有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群体? 由此可见,学会亲近社会,富有社会责任感有着一定的重要性。(2)重要性: 惟有积极主动的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公民,我们
20、必须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3、克服“看客”心态的必要性(1)人人都是社会的成员,都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2)若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新,人人都来积极主动的关心集体、关心社会,世界必将更美好,人生必将更精彩。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会亲近社会,不仅不能做“看客”,还需要我们人人都要遵守社会公德。二、遵守社会公德 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呢? 从生活中看,不遵守社会公德,会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社会混乱,违法犯罪增多,从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从理论上看,有以下几点内容。1、遵守社会公德的必
21、要性: 社会公德是人们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大家看,不管是从生活,还是从理论上,遵守社会公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遵守社会公德。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是什么呢?2、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在书本上找到这个内容。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它们的具体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人人遵守社会公德,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的更加美好。所以,遵守社会公德有
22、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作用(1)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2)形成讲公德、讲文明的社会风尚,对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国家提倡在全社会要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从而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德体系。应该说,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经巍然成风。但是在社会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23、,如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乱砍乱伐,偷捕偷猎、聚众赌博,贩毒吸毒等行为。所以对我们广大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辨别能力,善于明辨是非。三、善于明辨是非1、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是非现象是: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非: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乱砍乱伐,偷捕偷猎、聚众赌博,贩毒吸毒2、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弘扬真、善、美,坚决抵制假、丑、恶,勇于拒绝各种不良诱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成长。 作为青少年,我们怎样才能抵制来自社会不良现
24、象的侵害?3、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生活的强者(1)自身素质的内容: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体内容如个性心理,道德修养,交往合作,文化知识等等(2)重要性: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亲近社会、服务社会,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生活的强者。布置作业:青少年学生如何亲近社会?教后记 通过对反面社会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特别是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会亲近社会,树立责任意识,培养自己的社会公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辨生活中是是非非,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序 号4课 题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第四框题 自觉服务社会计 1 教时备课时间9、6第 1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亲近社会、
25、服务社会首先必须忠于职守;理解乐于奉献的道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分清公民的责任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公民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而且要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能够自己制定为社会做贡献的活动计划,并能积极主动完成计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形成责任意识,明确对国家对社会责任是第一位的;知道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不仅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教学重点和难点】1明确公民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2要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他人
26、、为社会多做贡献。【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指导设计社会公益性活动计划方案【板书设计】第四课时 自觉服务社会一、忠于职守1公民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2公民最重要的责任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3承担责任需要实际行动二、乐于奉献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2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三个文明”之间有什么关系? 2 人和社会有什么关系?3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时事政治? 4 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亲近社会?过渡: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青少年只有胸怀祖国,脚踏实地,投身实践,才能服务社会,有所作为。自觉
27、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对于我们广大青少年来说,如何去自觉服务社会呢?请大家浏览今天的课文,看看我们要自觉服务社会应该怎么做呀?学生看书回答:一要忠于职守,二要乐于奉献二、新授:(一)忠于职守1公民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释这些内容。探究(课堂活动):想一想,王某应该怎么办?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又该怎么办?(学生讨论)请问大家,王某为什么必须要先去服兵役呀?学生回答: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过渡:对了,服兵役和照顾家庭,都是我们每一个
28、人应该承担的职责,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所承担的职责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那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呢?2我们最重要的责任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对了,你看 “国家” 这个词,国在前,家在后,没有了国,那还有家。国富则民强。国弱则民不聊生呀。我国历史上只要是国家实力强大的,人民的生活就有保障,反之,人民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1)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将个人放在第一位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3)也不提倡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的错误做法。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正当的个人利益。问大家一个问题,既要不把
29、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有不能忽视正当的个人利益,那一旦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依然以国家利益为重,关键时刻要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来保证国家利益。忠于职守,承担责任,光是口头上说说还不行,还必须要有实际行动。3承担责任需要实际行动我们每个人要在日常生活中把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真正的贯彻下去,要在学习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不仅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二)乐于奉献过渡: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要乐于奉献,首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呢?或者说为什么要
30、为社会做奉献呢?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曾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那我们自己也应该以合适的方式积极回报他人和社会。(2)怎样培养这种精神呢?越是不做事,越不想做事。经常做了也就习惯了。所以要想培养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就要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照顾老人和儿童,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等等。过渡: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掀起了一股做志愿者的热潮,请大家看书本第14页。大家都知道明年将在我国的北京举办2008奥运会,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集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自愿者,这就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那让我们也加入到自愿者的行列中去吧。2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布置作业:青少年学生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后记 通
31、过学习,教育学生要想自觉服务于社会,首先要忠于职守,明确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其次要乐于奉献。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他人、集体多献一份爱心,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序 号5课 题第二课 融入民族文化第一框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计 1 教时备课时间9、6第 1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
32、队精神和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2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体验感悟、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 文化的涵义及意义2、 文字、文化、文明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列举b.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c.保护民族文化教学过程: 简介常识: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
33、“文化遗产日”。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设疑导思: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我国优秀和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有哪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呢?l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l 活动:学生观看幻灯说出下面几幅图分别反映的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舞蹈、建筑、传统和风俗。l 教师:建筑、舞蹈、传统和风俗就是这些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某一方面的代表。参考教材,了解文化的含义。l 教师:中华儿女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
34、程中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一起来融入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l 教师:我们就从姓名开始走进这座文化的宝库吧。我们每个人的姓名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的取自古诗词或成语,文学韵味十足;有的通俗易懂,喊起来动听、响亮;有的可能是为了纪念一些人或事。简简单单的两三个字寄托了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文学、汉字的魅力,感受到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l 播放课件:解放军洪水中救婴儿,介绍“陈一淼”这一姓名的来历。l 学生讨论:我的名字:-;长辈给我起这个名字的用意是:-l 活动:看课本19页上的几幅图片,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35、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任选其中的三副图,写出它们的名称和文化内涵。l 活动:中华文化知多少接龙比赛。要求: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三分钟的讨论准备,并推选出一名代表参赛;参赛选手依次每次说一个中华文化的代表,如果错误或重复别人的答案,即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小组为优胜。l 教师展示:中国的书法艺术。(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怀素和尚书法作品欣赏、柳公权书法作品欣赏、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l 学生讨论:介绍最喜欢的中华文化的代表并说明理由。 我最喜欢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是:; 理由是:。l 教师:中华文化不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还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l 活动:
36、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活动要求:8个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到老师处,从科技、数学、医学、文字、军事、哲学、天文学几个角度中抽取一个讨论角度;在五分钟内完成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在-领域,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中,我们最感到自豪的是-;理由是:-。l 教师介绍: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和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由于地震、洪水、瘟疫等自然灾害,或由于异族入侵、动乱等人为原因,这些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被其他文化同化了。惟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37、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请你结合今天的学习,用简短的语句描绘你对中华文化的感受。l 教师展示:部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图片。 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身为炎黄子孙,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课后作业:课后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参观、访问当地一些名胜古迹、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后记 文化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能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现象入手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易于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中国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图片的展示和教师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介绍,能激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课堂活动的设计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8、序 号 6课 题第二课 融入民族文化第二框题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计 1 教时备课时间9、11第 1教时【教材分析】这一课主要强调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方面把自己的情感同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联,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另一方面直面外来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2、知识与能力(1)懂得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2)了解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外来
39、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自己辨别精华与糟粕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究、辩论,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运用辩证思维、归纳思维、发散思维等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1、重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2、难点: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课前准备】(1)多媒体及北京奥运会礼仪服装图片资料。(2)收集中国结、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福娃的相关图片资料。(3)查阅书本P25两幅图片的背景资料。(4)准备好“我看外来文化”辩论会的材料。【板书设计】二、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 畅谈中国文化:中国结、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福娃
40、图片2、 民族情感3、 认识外来文化【授课环节】1、歌曲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让我们看下北京奥运会礼仪服装图片,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多媒体展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装图片。(意在营造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评: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有男装一款,5个系列女装分别为“青花瓷”系列、宝蓝系列、国槐绿系列、“玉脂白”系列在和粉红色系列。服装的设计上,尽显中国元素,让中国的独特文化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作为中华儿女,时刻要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联,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引入并出示课题)出示课题:增强民族文化认
41、同感2、分析资料,升华情感活动一:你我共织中国结多媒体展示:中国结、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福娃图片。( ) ( ) ( )活动目的:通过这三幅图片分析其中的寓意,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感悟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活动过程:第一步:让学生观看图片。第二步:出示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请你说一说,这三幅图片的含义。(2)请说出福娃的五个小伙伴的名称,并说出他们各自代表的精神。(为第三课时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做准备)(3)每组选出代表说出对福娃祝福的一句话。第三步:学生代表发言:(略)。(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注意引导,并给予对准备充分的肯定。)第四步:教师归纳总结:中国结、中国印舞动的
42、北京、福娃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儿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古今往来,多少仁人志士和寻常百姓,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支撑下,勇敢地捍卫了民族的利益和尊严。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进入第二个活动情为祖国动。活动二:情为祖国动多媒体展示: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北京申奥成功的图片。 活动目的:通过两幅图片的愤怒,激动,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情感直接受到民族、国家命运的直接影响,这都是源自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活动过程:第一步:让学生观看图片。第二步:出示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请学生代表说出两幅图片的背景资料。(2)
43、请你谈谈看到这些照片的感想,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呢?(3)任选一幅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愤怒或激动呢?第三步:学生代表发言:(略)。第四步:教师归纳总结:通过对两幅图片的讨论,我们知道民族、国家的命运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国家安危时,我们会同仇敌忾;国家昌盛时,我们会共贺同庆,这正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活动三:保护民族文化多媒体展示:材料一: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也传到了周边各个国家。然而,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在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材料二:
44、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活动目的:通过材料,激发学生对无形遗产(戏曲、剪纸等)的兴趣,增强保护无形遗产的意识,落实保护无形遗产的行动。活动过程:第一步:让学生阅读资料。第二步:出示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对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你有何看法?(2)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何意义?第三步:学生代表发言:(略)。(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思考。教师要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引导。)第四步:教师归纳总结: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是出现了民间艺人消失、民间艺术衰微的现象。这要求我们青少年要培养兴趣,以自己的能力让我国的无形文化遗产得以重新发扬光大。活动四:直面外来文化活动目的:通过学生课前搜集的我们身边的外来文化,感悟到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通过学生辩论,让学生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