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内容 第1单元 亲 近 社 会 第1课 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目标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学习重点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践行学习难点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法提示问题讨论法、阅读感悟法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知识网络: 网络构建: (1)物质生活变化 1、体验生活变化 (2)文化生活变化 (一)感受社会变化 (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2、领略现代文明 (3)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及新问题、新挑战 (4)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个人离不开社会
2、 1、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二)关心社会发展 (1)具体途径 2、从关心时事做起 (2)重要意义 (3)辨明认识 (1)理解“看客”现象1、克服“看客”现象 (2)亲社会行为及意义 (1)含义和内容(三)学会亲近社会 2、遵守社会公德(2)重要意义 (1)表现3、善于明辨是非 (2)要求 (1)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忠于职守 (2)全面认识并承担责任(四)自觉服务社会 (1)争做自愿者 2、乐于奉献 (2)为人民服务二、问题归纳:第一课第一框1. 人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途径是什么?(P2.2)2. 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P3.2)3. 我国目前主要面
3、临那些问题?(P5.5)4.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什么?(P5.倒1)第一课第二框1. 什么是人类社会?个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P6.倒1)2. 为什么说“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P7.1)3. 社会能不能离开个人?为什么?(P7.中)4. 了解时事的途径有哪些?了解时事有什么好处?(P7. 倒1)5. 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P8)第一课第三框1. 什么是亲近社会?为什么要亲近社会?怎样亲近社会?(P9)2. 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主要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怎样做?(P9)3. 什么是社会公德?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P10)
4、4. 青少年怎样做到明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现象?(P11.中)第一课第四框1. 为什么要履行职责?(即“为什么要服务社会?”)(P12.1)2. 公民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P12.1)3. 怎样亲近社会、服务社会?(P12-15)三:温故知新(一)、填充题: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 ,改造着 。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 不断提高, 不断变化。人们往往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 、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 的消费不断增长, 、 、 、 、 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4、广大人民群众的 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 、 、 等政治生活。5、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
5、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 、 、 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6、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极大的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7、 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8、在 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 、 、 、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新的挑战, 、 、 、 、 1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 、 、 、 、 、 的社会。11、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 。(二)课堂训练1、
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等,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B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D民主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2、“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快起来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国百姓的生活变迁,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既表明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表明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A B C D3、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科学技术 B自然资源 C劳动者的数量 D教育4、有关现代文
7、明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经历了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当代的现代文明的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社会,改造着自身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A B C D5、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以下体现政治文明的发展的是 民主政治制度普遍建立人们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渠道不断扩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A B C D6、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落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8、。这些成就的取得 A是在中共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的B表明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D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7、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表现为( )人口迅速增长资源日益紧张环境眼中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扩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A B C D8、根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20世纪初的2%到20%上升到21世纪初的70%到80%。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时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服务,如网络、手机、电话等;气象卫星使人类能够预先知道自然灾害,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安全性;通信卫星把全世界
9、变成了一个地球村。(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三)、简答题:1、 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有的同学认为关心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况且关心社会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习。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3、 我们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有什么作用? 4、 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现象和不良疑惑,我们怎样才能抵制来自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害? 四、范例精析链接材料:材料一: 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对照表 年 度 2002
10、2003 2004 2005 2006 农村居民收入(元) 2476 2622 2936 3255 3587城镇居民收入(元) 7703 8472 9422 10493 11759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请你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哪些现象?(4分)(2)结合材料,谈谈维护社会公平的重大意义。(6分)(3)你了解国家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不少于两个方面,不必展开)(2分) 附录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分)但城镇
11、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收入还存在较大差距(或:存在社会不公平现象)。(2分) (2)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2分)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2分)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2分) (3)如: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扶贫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等等(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两方面得2分) 学习内容 第1单元 亲 近 社 会 总第2课时 2/24/10 第1课 融入民族文化 主备:周
12、伟昌学习目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学习重点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间的联系学习难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学法提示问题讨论法、阅读感悟法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网络构建: 1、文化的含义及重要性(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汉字的特征、作用及中华文化的特点 3、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要求 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原因(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措施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1、民族精神的含义和重要作用(三)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内容 3、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相应的内容 4
13、、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二、问题归纳:第二课第一框1.汉字的地位、特点、作用和意义?(P18)2.文化的含义?(P18)3.中华文化的来源和特点?(P19.1)4.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P22.1)第二课第二框1. 中国结有什么意义?(P23.3)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什么要求?(P24.2)3. 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26.2)4.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P26-27)5.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P28.1)6. 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P28.2)第二课第三框1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30.1-2)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14、?(P30.4)3. 谁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有了哪些丰富和发展。(P30.6)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P31.6)5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31.6)三、温故知新(一)、填充题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 的统一。2、文字的出现,标着 。3、中国文化的特点 4、2008年奥运会会是 。5、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 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单项选择题1、青春的辉煌,需要理想去激励、去创造,为了使理想变为现实我们应该 对人生做出长远而又具体的规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理想 在任何情
15、况下都不能改变最初制定的理想境界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A、 B、 C、 D、2、“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B、只有“给”才能获得愉快C、我们应该“给”,而不应该“得” D、“给”与“得”是相互矛盾的3、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个人主义 D、乐观主义四、范例精选4、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9月定为我国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
16、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某校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决定在这个月开展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教育活动中搜集的一些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名言警句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名言警句二:自古男儿当自强名言警句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上述名言警句分别体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3分)(2)请结合教材知识,谈谈民族精神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3分)(3)为弘扬材料中的民族精神,谈谈你有哪些具体行动?(3分)附录答案: 4、(1)体现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每条1分,共3分)(2)民族精神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密切。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每
17、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青少年只有以民族精神为指导,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3分)(3)如:爱国精神:升国旗时大声唱国歌,行注目礼;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生活上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自强不息:学习上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开拓进取,精神上奋发向上,有进取心。(回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五、拓展训练:一、精挑细选 理解生活(16分)1、2007年7月8日,“中国汉语网”正式开通。它为世界各国朋友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打开了新的窗口。这 ( ) A、 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8、,无需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 B、 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了解中国C、 表明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所有文化 D、 将促进我国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2、“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语),这句话对你的启示是 A、人生最大的责任莫过于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B、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事,对自身负责 C、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必在乎别人说什么 D、提高自身素质,既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3、近年来,一些人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渐淡化。对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坚决抵制外来文化C、通过立法禁止中国人过外国节日 D、继承和发扬中
19、国一切传统文化4、在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名句未能体现这一民族精神的是( )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韩国抢先将端午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对此我们应该 ( ) A、小事一桩,不要过分看重 B、比较挠卵,应该与之断交C、谦逊虚心,模仿韩国文化 D、强化责任,弘扬民族文化6千姿百态、鲜艳夺目的中国结蕴含着 ( ) 浓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广泛的民族情感认同每个中国人的情感特征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A、 B、 C、 D、7、中国共产
20、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有( )长征精神 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延安精神 A、 B、 C、 D、8、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这告诉我们 ( ) A、要全部继承传统文化 B、中国文学艺术独步世界C、中华文化正走向世界 D、要拒绝一切外来的文化9、观点透视:一些同学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需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而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历史,不需要再继承。”这种认识对吗?结合个人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评析:10、情境链接:材料一:2006年7月4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剑客不怕苦,缺氧不缺
21、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从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口号中,人们看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创造历史伟业的精神。奔驰在雪域高原的列车昭示世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材料二:2006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活动。你校九年级(5)班积极响应号召,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自身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参与:(1)追本溯源:请你分析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2分) (2)
22、现身说法:请你说出三种调查了解青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的方式。(3分)(3)出谋划策:请你写出对群众进行青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宣传教育的提纲。(3分)(4)发自肺腑:请你谈谈通过这次活动的主要收获。(4分)附录答案:9、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分)因为:(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3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2分)(3)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
23、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特别要善于吸收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社会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3分)(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3分)10、(1)上网查询;走访群众;实地调查等。(3分)(2)答:通过活动了解青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内涵,从而自觉树立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争做“四有”新人。(2分
24、)(3)答:什么是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或内涵和实质。当前弘扬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大意义从我做起,自觉弘扬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3分)(4)懂得了弘扬藏铁路精神和长征精神的意义;培养了自己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等(4分) 五、教学反思:复习教案: 第1单元 亲 近 社 会 10.3. 1主备教师: 周 伟 昌 总第 3课时复习内容: 第3课 笑对生活一、课标解读:1、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
25、神状态。二、网络构建:1、挫折的含义和造成挫折的因素(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2、青少年产生挫折感的主要原因 3、挫折给人的影响 4、对待挫折的方法1、学习的意义及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原因和方法(二)勤奋学习 善于学习 2、对待学习压力的正确认识 3、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和导致考试焦虑的因素 4、克服考试焦虑的措施1、耐挫力的含义和影响耐挫力的因素(三)战胜挫折 开拓进取 2、培养耐挫能力的要求 3、倡导创新的重要意义 4、挫折与创新的相互关系二、问题归纳:1. 什么是挫折?(P33.倒1)2. 挫折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怎样的反应?(P33.倒1)3. 产生挫折的原因有那些?(P34.中)4. 挫折
26、的影响有那些?(P P35.倒1)5. 怎样正确应对挫折?(P36.2)第三课第二框1.为什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P37.1)2.初中学生应树立哪些学习观念?(P37.2)3.怎样正确对待学习压力?(P38.3)4.考试焦虑的成因?(P39.1)5.怎样克服考试焦虑?(P39.倒1)第三课第三框1.什么是耐挫力?(P41.1)2.挫折与创新是什么关系?(P42.1)3.为什么要勇于创新?(P42.倒1,P 44.1)三、温故知新(一)、填充题:1、挫折是指 。2、产生挫折的原因是 。3、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关键是 。4、耐挫力,又称 。5、克服困难
27、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挫折 创新,创新 挫折。(二)选择题1、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这告诉我们 ( ) (08连云港)A.在任何条件下,挫折都是财富B.困难和挫折具有两重性C.困难和挫折总是起积极作用D.困难和挫折只有消极作用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现了红军战士 ( ) A、有正确的生活目标 B、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 D、爱好和平、勤劳善良的精神 (三)、简答题:1、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哪些消极的反应?2、正确的学习观念是什么?3、怎样正确对待学习压力4、考试焦虑和什么有关系?5
28、、如何看待挫折? 四、范例精析6、观点扫描: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人生难免会遭遇困难,经历挫折。而要克服困难和挫折,既要有乐观的心态,也要有崇高的目标,更要有坚韧的毅力但九(2)班的刘虎认为,“克服困难和挫折,唯独与创新风马牛不相及”。他的看法对吗?结合自身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评析:附录答案:这种看法是错误的。(1分)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1分)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1分)人类文明,在不断创新中完善;人类历史,在不断创新中延续。(2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让我们产生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智慧;可以激发我们勇攀高峰的热情,帮我们培养克
29、服困难和挫折的毅力。(2分)因此,克服困难和挫折与创新密切相关,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1分)五、拓展训练:一、精挑细选 理解生活1、有两个学生在高考中双双落榜,都非常难过。其中甲几天后就振奋精神,重新开始复习功课,以饱满的精神重整旗鼓,准备第二年再考。而乙却一直情绪低落,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这个事例说明了 ( ) A、 产生各种挫折的原因是不同的 B、 产生各种挫折的原因是相同的C、面对挫折和逆境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D 、甲未遭受挫折,乙受到了挫折的打击2、教育家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说明 ( ) 人生需要
30、自立,要自强不息 人要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人要自立,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人不仅要自立,还要自主、自负A、 B、 C、 D、( )3、“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华,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这说明 A、世人对自然界的无奈 B、人生之路太艰辛C、人生充满不幸和苦难 D、人生难免有挫折4、“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这句名言表明 ( )A、在任何条件下,挫折都是财富 B、苦难和挫折只有消极作用C、苦难和挫折总是起着积极作用 D、困难和挫折具有两重性5、“初唐四杰”的王勃,可谓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他却直面挫折,笑看人生,
31、最终吟诵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这启迪我们( ) A、人应该多一些挫折 B、挫折本身是一件好事C、生活越艰难就越好 D、挫折能磨砺人的意志6、学生要克服考试焦虑,其主要途径是 ( ) A、提高应试技巧 B、建议取消考试 C、培养心理调控能力 D、考前认真复习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说明 ( ) A、挫折给人们教育和磨练,挫折孕育着成功 B、凡是身处逆境的人可以成功C、面对挫折不闻不问,等待“春天”的到来 D、遇到困难需要学会“绕道走” 8、预防考试过度焦虑的方法有 ( ) 认真复习深呼吸多想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对自己说:放松些,才能更好发挥A、 B、 C、 D、
32、二、明辨是非 感悟生活(10分)9、观点透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此,要想成功九必须多受挫折。经历的挫折越多,就越能成功。这种认识对吗?结合个人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评析:三、身体力行 学会生活(14分)10、体验感动:被评为“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湖南怀化学院的大学生洪战辉,从13岁起,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带着妹妹求学12年。皂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结合上述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参与:(1)条分缕析:请你说说洪战辉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4分)(2)出谋
33、划策:请你为学校开展“学习洪战辉,做生活强者”系列教育活动设计出写出三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6分)(3)现身说法:请你谈谈自己战胜挫折行之有效的两点方法。(4分) 复习学案: 第3单元 崇 尚 法 律 2010.3.8主备:周伟昌 总第5课时复习内容: 第67课 做守法公民维护合法权益一、课标解读: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法律与社会秩序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治观念。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二、我与他人的关系(三)权利与义务3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二、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