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 教材分析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优美的句子;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欣赏结构美,展开联想,体会文境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课前
2、准备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描写春的古诗导课。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见课件)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把你认为值得关注的字和词画出来。 、小组交流解决画出的字词。 、听课文朗读。 、自由朗读。2、字词积累。(见课件)三、梳理结构1、课文对春天的描写分几个步骤?2、描绘了几幅图画?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一)赏析盼春1、齐读第一部分。 2、思考: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什么情感?(二)绘春1、自由朗读课文。2、思考、讨论: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总分) 3、作者
3、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美景,分别给这些景加上小标题。 (三)赏析五幅图画1、春草图。(1)文中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2)划出间接写人在草地上的感受的句子,圈出用得很有表现力的词,并体会其作用。(3)春草图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本段是怎样写景抒情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春花图。(1)分几层来写春花的?(2)本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3)作者写蝴蝶、蜜蜂有什么作用?(4)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你能说一说这样写得好处吗?(5)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6)小结:这一段,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画面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3、春草图。
4、(1)作者在描写无形无味的春风时,调动了人体的哪些感觉?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2)用圈点评注的方法,圈出你觉得用得很有表现力的词,并体会其作用。4、春雨图。(1)作者笔下的春雨有哪些特点?(2)雨中有哪些自然景物?(3)雨中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4)小结:这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一切景语皆情语”,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5、迎春图。(1)人们为什么要迎春?(2)作者怎样描绘迎春图?(3)迎春图有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4)用圈点评注的方法,圈出你觉得用得很有表现力的词,并体会其作用。(四)赞春1、这三自然段运
5、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2、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五、赏析文章语言 选取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美在哪?小结:(1)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的特征。(2)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短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3)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六、归纳写作特色1、抓住景物的特征,如姿态、颜色、味道等来写。 2、合理安排写景顺序,如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等。 3、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和叠词等。 4、修辞的运用。 5、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七、课堂总结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八、布置作业1、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把我们带进幽深、美好的境界。 2、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3、选取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