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谭嗣同之死【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2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3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谜题第一步:介绍人物,悲叹英雄遭遇。幻灯片出示个人资料谭嗣同:简介: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牺牲日期:1898年9月28日(年仅33岁)第二步:回顾历史,触摸时代脉搏。导入语: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民族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
2、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谭嗣同用生命垫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谭嗣同却永远地倒下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战乱纷争的年代,揭秘谭嗣同之死
3、!(板书课题:谭嗣同之死梁启超)二、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熟识案情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划出文中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榻(t) 擘(b) 谕(y) 谒(y)箧(qi) 杵(ch) 臼(ji) 就戮(l)2学生两人一组朗读课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朗读。三、合作探究:读通文本,熟识案情1再读课文,翻译句子。首先,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圈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其次,把不懂的词语放到小组中进行讨论,翻译文章。最后,集体质疑,教师解答疑难字词。2出示词语,帮助理解。擘画:筹划、安排 谒:拜见 一箧:一小箱 系狱:拘囚在监狱中就戮:接受斩刑到了八月初六,政变就爆发了。当时,
4、我正在谭嗣同的寓所拜访他,相对坐在榻上,筹划着救助皇上的办法,可是搜查康有为住处,逮捕康有为的消息忽然传到,不久,又听说西太后垂帘听政的诏书。谭嗣同从容地告诉我说:“以前想救皇上,已经无法可救,现在想救康先生,也已经无法可救。我已经没有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虽然这样,天下的事情知道它不可能却要做它。您试着进入日本大使馆,拜见伊藤博文先生,请他发电报给上海领事来救护康先生吧。我这个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馆,谭嗣同整天不出门,等待逮捕他的人。逮捕的人结果没有来,就在那第二天,进入日本使馆,和我相见,劝我去日本,并且携带了他所著的书和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信一箱,托付给我。说:“没有出走的人,就没有办法谋取
5、将来的事,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办法报答贤明的君主。现在康先生的生死不能预料,程婴、杵臼、月照、西乡这样的角色,就由我和您分别承当吧。”于是互相拥抱一下就分别。初七、八、九三天,谭嗣同又和侠士们商议救护皇上,事情终于没有成功。初十日,就被捕了。被捕的前一天,有几位日本志士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听;再三劝他,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是国家不富强的原因啊。有流血牺牲的,请从谭嗣同开始吧。”终于没有离去,所以遭了祸。谭嗣同已经囚在监狱里,作了一首诗题在监狱的墙壁上:“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八月十三
6、日这天,在刑场上被害,享年三十三岁。就义的那天,围观的达万人,谭君慷慨激昂,神情没有丝毫改变。当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君喊刚毅上前来说:“我有句话”刚毅走开不听,于是从容就义。刚烈啊!四、精讲点拨:重点翻译解读题狱壁诗五、测评反馈:读懂文本,复述案情教师请数名学生在班级中复述故事,看哪位学生讲得最精彩,评选出故事大王!第二课时一、导入课堂背诵题狱壁诗 通读全文二、明确目标:三、自主探究:“死亡诊断”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相信大家对整个案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秘谭嗣同之死。具体步骤:这一环节先让学习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
7、主要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一步:死前行为问题:浏览课文思考谭嗣同临死前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什么性格?1:被捕之前:谋救皇上;谋救康有为;交托书籍文稿,劝梁启超去日本;与侠士(大刀王五)谋救光绪帝。2:被捕之后:拒绝东去日本;题诗狱壁;慷慨就义。3: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第二步:死时表现问题:文章重点放在谭嗣同的选择上,分为几个层次写了他的选择?1:第一个层次:政变发生后,康有为的寓所遭到查抄的官方信息已经传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文件已经下达。文章已将紧急形势写透,但谭嗣同拒绝出逃。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抱定牺牲的决心。2:第二个层次:形势更加险
8、恶,而谭嗣同更加从容。(在家等捕者,去日本使馆劝梁启超出逃,自己选择留下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吾与足下分任之。”3:第三个层次:策划武力劫圣。坚毅、果敢;天真、盲动。4:第四个层次:面临危机,仍从容不迫。(日本朋友苦劝东游,他拒绝。)5:第五个层次:谭嗣同的自白:“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请自嗣同始。”无私、圣洁。6:第六个层次:狱中题诗。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7:第七个层次:慷慨就义。“神气不少变”,“从容就戮”。第三步:诊断结果问题:浏览课文,概括谭嗣同这一人物形象。1:谭嗣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他光明磊落,奋
9、不顾身,视死如归,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新的政治家的认识。2: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而不依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3:他在狱中曾赋诗一首:“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更慷慨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所以,梁启超以一个“烈”字作为评价十分恰切。(板书:光明磊落 奋不顾身 视死如归)四、合作探究:死亡价值过渡语: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保存了生命,才能从事救国大业。因而爱国者,
10、都把保存自己当作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也不轻易放弃生存的努力。陈毅之所以要潜伏在山林丛莽之间,就是要避免被敌人杀害。但是,谭嗣同面对改革事业流产之时,他是可以避免牺牲的,是可以出逃的,然而他却选择了引颈就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他这种选择的得失成败。第一步:选择死亡之理由问题: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一为“酬圣主”,二为报国家,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第二步:选择死亡之价值辩论题目:谭嗣同死得值不值?具体步骤:1首先学生独立思考三分钟,并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理由;2其次在班级中开展一场辩论赛;3最后教师总结发言。教师:谭嗣同非为一人之江山,而是为天下苍生求自由、谋幸福,“我不入地狱,谁
11、入地狱” “虽千万人,我往矣”;“我自横刀向天笑”:谭嗣同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实为华夏第一人杰,这颗划过暗黑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异常耀眼的轨迹,引导、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热血儿郎。对于谭嗣同死亡的价值问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五、拓展延伸:生命挽歌过渡语:谭嗣同文武兼修,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1狱中题壁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有感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昊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4晨登衡岳祝融峰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7桂花五律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香满随云散,人归趁月明。谁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8过战鸟山冰玉相生愧独顽,可儿豪胆镇心关。悲秋剩有桓宣武,雪涕重经战鸟山。13题残雷琴铭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