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比较研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3858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比较研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比较研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比较研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比较研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 比较研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 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吟联一副凭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生)。超链接视频短片谭嗣同。二、作者、背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

2、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戊戌年(

3、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三、解读课文(一)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倜傥:豪爽洒脱。淹通:深通。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受疏远的大臣和地位卑贱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的事,深深忧虑着祸患的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补充: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t

4、io)、始龀(chn)童年泛称。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odi)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期颐(jy)之年100岁(二)介绍谭嗣同撰述仁学的由来及其在湖南从事新政的情况。需次:挨着次序,等待补官。冥探:深探。心法:思想方法。衍绎:发挥。提倡桑梓:(在)家乡提倡(新学)。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三)介绍谭嗣同北上从事新政的情况。国是:国事,国家大事。辟:由君王征辟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大病:

5、名词活用作动词。患重病。入觐:朝见皇上。超擢:破格提拔。少:同“稍”,稍微。锐意:意志坚决,勇往直前。问题讨论:1课文写光绪与慈禧矛盾紧张,有两个字十分传神,是哪两个字?光绪对慈禧是“畏”,因手中无权,“不敢行其志”。西后对光绪则是“忌”,虽然大权在握,但光绪毕竟是皇帝,一旦得势,无可挽救。一个力图守旧,一个意欲维新,矛盾不可调和。2课文写光绪破格提拔谭嗣同有什么作用?一是表明光绪急切地推行新政,实施变法。二是交代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三是为谭嗣同自甘牺牲“以酬圣主”埋下伏笔。四、总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二、讲读课文四、五、六段。 1、第四段:介绍谭嗣同

6、密谋袁世凯,以图解救光绪帝的情况。君不之信:他不相信这件事。宾语前置。故事:旧例。无所为计:计,办法、计策。讲中外之故:讲求(研究)中国和外国(强弱不同)的原因。缓急:偏义副词,偏指急。激切:激昂、恳切。径造:直接到达。旷代:当代没人比得上。首:告发。皆受荣所节制:被动句。健者:强有力的人。参劾:向君王或国家元首告发。市恩:把私人的恩惠来讨好人家。条理:具体措施。袁复召见:被动句。问题讨论:在这一段中对谭嗣同这个人物刻画很生动,性格跃然纸上,怎样看待谭嗣同劾袁世凯的交往?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势来看,谭嗣同主张用袁世凯来救皇上是当时可能有的唯一选择。这是因为:一、袁世凯主张变法;二、袁世凯接受了皇上

7、的恩赐;三、只有袁世凯的实力才可以解救天津阅兵废君的危难。“径造”袁寓“直诘”,看似怀有十分把握,实则诘责方式太“直”、所诘内容太露,经不住老奸巨滑、装模作样的袁世凯的诓骗,他“直出密诏”,“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虽然他曾想用动听的美言奉承一番,“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天下健者,惟有足下”;想用耸听的危言反激一下,“首仆而杀仆”;还曾对袁世凯与荣禄之间的关系有过怀疑(既有怀疑,怎能不经调查而当面直言!),但都经不住袁及其幕府的三言两语便支吾过去。 2、第五段介绍谭嗣同被捕及就义的情况。重点字词:擘画:(谋划,商量)竟日:(竟,终;整天)及难:(赶上灾祸)系狱:(被扣押在狱中)春秋:(年岁)问

8、题讨论:(1)政变发生后谭嗣同做了哪些事?提示:一是劝梁启超出走以图将来,二是要梁启超设法营救康有为,三是把书籍文稿交托梁启超,四是与侠士(大刀王五)谋救光绪帝。(2)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提示:一为“酬圣主”,二为报国家,有强烈的爱国之情。他在狱中曾赋诗一首:“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更慷慨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所以,梁启超以一个“烈”字作为评价十分恰切。但他的忠君思想,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也是显而易见,对此应有所批判。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戊戌变法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他若逃亡,结局更惨。) 3、第六

9、段介绍谭嗣同的治学及著述情况。舍己从人:舍弃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持躬严整:四、学生思考讨论 1、谭嗣同具有怎样的政治见解,我们应如何评价?分析:谭嗣同的政治见解,文中并没有作很多正面的述说,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一斑。文章一开头就提到谭嗣同“奏对称旨”,回答皇帝的话很合皇帝的心愿。原来光绪想“行其志”,即“欲行大改革”,却又因“畏西后”而“不敢”。就是说,这一“大改革”是“西后”一派反对的,光绪又无权。于是谭嗣同他们考虑该如何“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谭认为,“今日可以效我圣主者,惟在足下”,非袁世凯莫属。他“密奏”要光绪给袁世凯“以恩遇”,他“径造”袁寓“直诘”,最后竟至

10、“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这次维新,最终失败了,但是,我们认为这次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次要求民权的运动,领导运动的知识分子,谭嗣同以及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这些所谓维新派,都是略略有些资本主义思想的士大夫。他们拥护皇帝,提倡君主立宪,主张抵御外侮,挽救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希望中国也走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道路。这样的政治见解,这样的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是应予肯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维新运动之失败,乃由于“西后”一派的阴谋,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脱离群众,支持他们的社会力量非常脆弱,再加上他们眼光短浅,政治经验不足,把变法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身上,又幻想同拥有

11、军权的袁世凯合作,依靠这些人的力量来成就大事,而没有缜密的计划。另外,谭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是有一定见地的;当然,一待维新失败,便“惟待死期”,以流血“自嗣同始”则看法未免又有所偏。谭嗣同的政治见解,实际就是戊戌维新领导的见解,我们正确评价谭嗣同的政治见解正是正确评价戊戌维新的问题。 2、如何评价谭嗣同这个人物?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他临危不惧,崐视死如归,千方百计关怀同志,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新的政治家的认识。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崐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五、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吸收了一些近似口语的词汇和句法。如:“被捕”“向来”“询问”“查出”“设法”“今日”“可以”“救护”“今日可以救我圣上者”“数月以来”崐“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等。这种近似口语的词句大量采用,就形成了崐一种基本上是文言,但又带有白话成分的新体散文新民体,这是梁启超的贡献。六、总结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