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你打开一扇门课题1、为你打开一扇门课时 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三维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3、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重难点重点: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难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1、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积累字词。3、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这是一扇怎样的门?4、我们为什么要走进“无数关着的门”?打开这些门需要什么条件?5、打开文学之门有什
2、么意义?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1、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背景略2、略3、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文学之门。4、因为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到世界。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教学过程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
3、乐趣无穷的过程。打开这扇门的条件(见课文第2小节)“只要-只要-以对话-”三个条件缺一不可。5、从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1、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_、_、_的极为重要的途径。(A、提高修养 B、丰富情感 C、增长知识)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_的积累,一种_的积累, 一种_的积累,一种_的积累。 A、文化 B、感情 C、知识 D、智慧)3、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标题醒目;恰当地运用了比喻;设置了悬念;用“你”表示亲切。)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基础训练课文研读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
4、教研活动记录板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恰当地运用了比喻设置了悬念用“你”表示亲切教学反思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
5、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