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2、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学习,认识人与自然抗争的斗争精神;体会作者对苦力们的同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学
一、作家作品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出生于巴黎。10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养大。主要著作有《人性的枷锁》等。
二、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
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探究
1、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纤夫们劳动的艰辛。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劳力们的歌声。
2、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整体感知文意。
本文写了船夫、纤夫、苦力三种人,但作者的描写是有详有略的,分析一下作者详细写的是那些人,略写的是那些人?为什么?
精导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
2、船夫们的歌声为什么能够“响亮而有力”,纤夫们的号子为什么却“比较急促”?
3、 “他们使劲,拼命使劲,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中“使劲,拼命使劲”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作者说“我不知道词语怎么能描写出其中包含的拼搏”你能用那些词语来表现呢?说说看。
5、你认为扬子江所说的“造命”指的是什么?
6、作者是怎样来形容苦力们的歌声的?你认为他的形容恰当吗?为什么?
提升
请按照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三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溪流 大海 生命
1、描绘自然景物。
2、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