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九课 胜不骄 败不馁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馁、罢休、相对、闯、跨、难免、跌倒、依存、修饰、歌颂”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馁、罢休、相对、闯、跨、难免、跌倒、依存、修饰、歌颂”等词语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一定要养成“胜不骄 败不馁”好习惯。
教学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④讲解词语,教学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教学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1.馁;毫不气馁、有点气馁。
◆她虽然摔倒了,却一点儿也不气馁。
2.罢休;罢手、罢工。不肯罢休,决不罢休。
◆他不写完作业决不罢休。
3.相对;(反)相反、相向。相对平静,相对拥挤
◆尽管发生了这样事,大家相对还平静。
4.闯;闯难关,闯世界,闯荡
◆放假了,他开始闯内地了。
5.跨;抬脚迈步,跨国、跨区、跨越
◆他跨过了大桥。
6.难免;不免、免得
◆难免出错,难免迟到
7.跌倒;摔倒,跌跤;跌倒在地上;跌倒在讲台
◆她不小心跌倒在雪地上。
8.依存;依靠、依附;相互依存,依存关系
◆他们相互依存,向前走去。
9.修饰;装饰。装饰一下,装饰一番
◆他装饰了一下,就出去了。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课33个词语,希望同学们下来多用。
板书设计:跌倒
依存
修饰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初学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一定要养成“胜不骄 败不馁”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中央电视台播放奥运会跳高赛实况时,解说员说了什么?
2.真正的运动员是怎么做的?
3.失败与胜利是什么关系?
4.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我们该怎么做?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跳高以失败告终。
(第2自然段)任何事都是没有止境的。
(第3自然段)胜败是相对的。
(第4自然段)胜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第5自然段)任何事业都是以失败告终,又是在失败中走向胜利。
课堂小结:通过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
板书设计:一、读课文;
二、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课文。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学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直到……才罢休……;既然如此……那么……;即使……也……;……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愧为……”等重点句型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一定要养成“胜不骄 败不馁”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
教学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既然如此……那么……;即使……也……;……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愧为……
1.“直到……才罢休……”表示做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才停止。
1)艾力直到写完作业才罢休。
2)直到他拿到东西才罢休。
2.既然如此……也:
既然如此,你也不要再去了。
1. 即使……也……
即使老师没有来。我们也要加快写作业。
4、……又何尝不是如此?
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断战胜困难。
5.不愧为……
他不愧为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归纳课文的结构
1.归纳课文的结构
跳高以失败告终——任何事都是没有止境的——胜败是相对的——胜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任何事业都是以失败告终,又是在失败中走向胜利。
2.成功和失败是伴随着我们生活的一对矛盾。成功是从无数次的失败中获得来。学习课文,理解成功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观点。
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总结了课文,讲解了重点句型。
板书设计: 课文总结
重点句型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学重点句型和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后练习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做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教学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
二,词句练习。
(一)看拼音 写词语。
实况 相对 记录 难关 短暂 悲观 前车之鉴 后继有人
(二)组成词组。
相对论/正确 大冲击 闯关东/王 跨越 相互依存 互相转化 治学严谨 歌颂祖国
(三)用指定词语改写句子.
1.他在坚持训练,不拿到冠军他是不会罢休的。
2.艾力在社会上闯了几年,现在成熟多了。
3.我们之间的合作是跨区/省合作。
4.初学汉语的学生难免有说错汉语句子的情况。
5.前车之鉴,所以我们要吸取前人的教训,今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四)用指定词语模范造句.
1.乍一听还不明白,难道它也是这样?
2.即使生病了,他也要坚持去学校上课。
3.在现实生活中,干什么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4.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只好如此了。
5.他不愧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五)用指定词语回答问题.
1.我乍一听似乎有点道理。
2.这样做只能保证相对公平。
3.大家下决心想办法攻克难关。
4.艾力的思想转化工作有了进展。
5.我们要积极进取,做个优秀学生。
三,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
1→4→3→2
(二)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1.失败了不要气馁,成功了不要骄傲。
2.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四,课文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B 2.A 3.B 4.B
课堂小结:通过与学生一起做练习,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二、词句练习
三、语段练习
四、课文练习
布置作业:练习二(四),(五)三(二)。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自读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通俗;易懂。
2.讽刺;挖苦。
3.硕果;果实。
4.捷径;近路。
5.循序渐进;逐渐前进。
(上网查资料多抄写一些谚语,并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课堂小结:通过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板书设计:词语讲解
熟读课文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要勤奋好学,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教学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他认识艾力 B. 他和艾力是同学 ( C )
C. 他和艾力很熟 D. 他和艾力不熟
2.A.她比男的见识多 B.男的见过很多东西
C.别说男的见过什么 D. 男的见过的东西比她多 ( A )
3.A六点 B.七点二十分
C.七点半 D.六点半 ( C )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他走了很多路,太累了 B.他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吃 ( D )
C.他想吃糍粑 D.他看书看得入迷了
2.A.糖 B.盐 ( D )
C.醋 D.墨汁
3.A陈毅本人 B亲戚 C.行人 D.不知道 ( B )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选择题
二、选择题
三、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阅读理解与科普阅读
勤奋好学的——李大钊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和科普阅读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能复述阅读理解的大意,能写出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多看书。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教学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知识与技能,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
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
教学内容
一、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
1.短文中( 1 )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 ( C )
A从不 B曾经 C不曾 D 没曾
2.短文中( 2 )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 ( A )
A相继 B左右 C继续 D连续
3.短文中( 3 )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 ( B )
A也 B便 C可 D而
4.短文中( 4 )可以填入的词语是: ( C )
A打击 B进攻 C抵抗 D抗击
5.短文中( 5 )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 ( B )
A始终 B终于 C重点 D终点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李大钊的描述,下列那一种说法不正确? ( D )
A聪明勤奋 B惜时如金 C爱国救国 D.烧杀掠夺
2.李大钊和谁一起生活的? ( B )
A父母 B.爷爷 C先生 D黄玉堂
3.李大钊是从多大开始认字的? ( D )
A..13岁 B.7岁 C.5岁 D.3岁
科普阅读:疫苗
我的小词典
1.机体;指身体。
2.激活;可以正常使用了。
3.毁灭;不存在了。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阅读理解
科普阅读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