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套.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879261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PPT 页数:979 大小:20.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9页
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9页
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9页
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9页
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页,计算机基础,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安全,第,1,页,第,1,章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安全基础和多媒体基础。,第,2,页,1.,信息,信息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因而具有知识的含义,而且是可以保存和传递的。信息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综合体。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通过物质载体所产生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所包含的一切

2、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1.1,信息的基本概念,第,3,页,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考虑,信息包括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分类、加工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信息具有广泛性、时效性、滞后性、可再生性、可传递性。,第,4,页,2.,信息的特征,(,1,)社会性,信息是一开始就直接联系于社会应用,它只有经过人类加工、取舍、组合,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真正具有使用价值。信息化的发展表现为对国家或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影响或改变。,第,5,页,(,2,)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任何信息只有从

3、信源出发,经过信息载体才能被信宿接收并进行处理和运用。信息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第,6,页,(,3,)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主要指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均可共同享有。,第,7,页,(,4,)不灭性,信息从信息源发出后其自身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它可以在量复制,长期保存,重复使用。,第,8,页,(,5,)时效性,时效性是指信息应能反映事物最新的变化状态。,(,6,)能动性,信息的产生、存在和流通依赖于物质和能量,反过来,信息控制和支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并对其改变价值产生影响。,第,9,页,(,7,)客观性,信息的客观性是指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信息的产生

4、源于物质,信息产生后又必须依附于物质,因此信息包含于任何物质中。,第,10,页,3.,信息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信息可分为如下几种:,(,1,)信息按其不同内容分为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2,)信息按其存在形式分为内储信息和外化信息。,(,3,)信息按其状态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4,)信息按符号种类分为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5,)信息按信息论方法分为未知信息和冗余信息。,(,6,)信息按价值观念分为有害信息和无害信息。,第,11,页,1.2,信息技术基本概念,1,、信息技术,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而言,信

5、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综述,可认为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段;另一是方法。,第,12,页,2,、信息技术的分类,(,1,)按表现形态分类,信息技术按表现形态可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硬技术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和多媒体电脑等。软技术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等。,第,13,页,(,2,)按工作流程中的基本环节分类,信息技术按工作流程中的基本环节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

6、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3,)按使用的信息设备分类,信息技术按使用的信息设备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第,14,页,(,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分类,信息技术按技术的功能层次分为:,主体层次,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指直接地、具体地增强或延长人类信息器官,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技术。,应用层次,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主要是指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商业贸易、国防、运输、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体育运动、文学艺术及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应用时所生成的各种具体的实用技术。,第,15,页

7、,3,、信息技术的特点,(,1,)高速化,(,2,)网络化,(,3,)数字化,(,4,)个人化,(,5,)智能化,第,16,页,4,、信息技术的功能,(,1,)辅人功能,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或增强人们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与控制能力,使人们的素质、生产技能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等得到提高。,第,17,页,(,2,)开发功能,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它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社会文献大规模的生产,而且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3,)协同功能,人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共享资源、协同工作。,第,18,页,(,4,)增效功能,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社会的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5,)先导功

8、能,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高技术群体发展的核心,也是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第,19,页,1.3,计算机的产生,1.,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它的名字是,ENIAC,。运算速度为,5000,次,/,秒加法运算。最主要的缺点是存储容量太小,基本上不能存储程序,只能依靠线路连接的方法,并且不具备计算机主要的工作原理特征,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第,20,页,5000,次加法,/,秒,体重,28,吨,占地,170m,2,1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功率,150KW,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第,21,页,2

9、.,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后,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针对,ENIAC,在存储程序方面的弱点,提出了,“,存储程序控制,”,的通用计算机方案,该方案在两个方面进行了突出和关键性的改进,就是采用了二进制和存储器,由此原理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名叫,EDVAC,。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存储程序的电子计算机是,EDSAC,,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维尔克斯教授在接受了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思想后于,1947,年开始领导设计的,该机于,1949,年,5,月制成并投入运行。,1.3.1,计算机的产生,返 回,第,22,页,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EDSAC,由英国剑桥,大学的莫利斯,

10、威尔克于,1949,年研制成功,它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机,第一台程序存储计算机,EDSAC 1949,第,23,页,1.3.2,计算机的发展,表,1-1,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代次,起止年份,所用电子元器件,数据处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5,千,3,万次,/,秒,国防及高科技,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十万,几百万次,/,秒,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第三代,1964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处理,数百万,几千万次,/,秒,工业控制、数据处理,第四代,

11、1970,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上亿条指令,/,秒,工业、生活等各方面,返 回,第,24,页,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代,(,19461956,),电子管,5,千,4,万(次,/,秒),第二代,(,19571964,),晶体管,几十万,百万(次,/,秒),第三代,(,19651970,),集成电路,百万,几百万(次,/,秒),第四代,(,19719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几亿(次,/,秒),第,25,页,1.3.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代次,起止年份,CPU,数据位数,主频(,MHZ,),第一代,19711972,Intel4004,、,80

12、08,4,位、,8,位,1,第二代,19731977,Intel8080,8,位,2,第三代,19781984,Intel8086,16,位,5,第四代,19851992,Intel80386,、,80486,32,位,25,第五代,19931998,Pentium,及,Pentium Pro,64,位,60400,第六代,1999,今,Pentium,Pentium,IV,64,位,450,几个,G,表,1-2,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返 回,第,26,页,1.3.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计算机将向以下方向发展,:,(,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返

13、回,第,27,页,CRAY-,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I”,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算的高科技领域。,中国超级计算机:,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1,号”、“银河,2,号”和“银河,3,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推出的,“曙光,1000”,、“曙光,200I”,和“曙光,3000”,银河,计算机发展,巨型化,第,28,页,Altair 8800,计算机不再是单一的计算的机器,而是一种,信息机器,一种个人的信息机器。,计算机发展,微型化,第,29,页,计算机网络:,

14、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力:,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数据和信息资源,网络用户,的通讯和合作。,计算机发展,网络化,第,30,页,“,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没有灵魂的机械来”。,笛卡尔(,1637,),第一代机器人机械手(,1962,年出现),第二代机器人具有“感觉”的机器人,第三代机器人装有启发式计算机的“智能机器人”,Deepblue,Garry Kasparov,计算机发展,智能化,第,31,页,1.3.5,计算机的分类,(1),巨型机,(4),小型机,(2),大型机,(5),微型机,(3),中型机,(,1,)计算速度快;(,2,)计算精

15、度高;,计算机的特点:,按照计算机的规模即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计算机可分成,:,(,3,)存储容量大;(,4,)工作自动化;,(,5,),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6,),可靠性高。,返 回,第,32,页,1.3.6,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与辅助教育,(,5,)通信和文字处理,(,6,)人工智能,返 回,第,33,页,1.3.7,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字长,:,它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 进制数据的位数,是字节的整数倍。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16、(,2,)主频,:,主频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每秒内的平均操作次数,单位是,MHz,。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第,34,页,(,3,)内存容量,:,内存容量即内存储器(一般指,RAM,)能够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内存容量越大,则机器的信息处理能力越强。,(,4,)存取周期,把信息代码存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取出,称为“读”。存储器完成一次数据的读(取)或写(存)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连续两次读或写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存取周期越短,则存取速度越快。,第,35,页,(,5,)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其单位是,MIPS,(百

17、万条指令,/,秒)。影响机器运算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CPU,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返回本章首页,第,36,页,1.4,计算机中的信息,一、数据与信息,1.,数据,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是现实世界存在的实体和或事物的属性值。数据一般是未被加工、处理的,往往被称为原始数据。数据可以包括数值、字符、符号、表格、声音、图像和图形等。,第,37,页,2.,信息,信息是描述事物运动状态及运动方式的数据,它无处不在。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和目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集合。科学上所说的信息是从原始数据中提炼出来的。,数据和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是原材料,信息是产品,只

18、有使用了正确的、可靠的数据才能提炼出有用的信息。,第,38,页,二、信息的表示形式,1.,信息的表示形式,计算机具有表现、处理、存储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综合处理。,第,39,页,2.,计算机中的数制,(,1,)进位计数制的概念,所谓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就是按进位的方法计数。在不同的数制中,把某一进位计数制中涉及的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用,R,表示,一个具体数用,(S)R,的形式表示。计算机中经常用到的数制有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和八进制。,第,40,页,(,2,)数制转换,一般地,可将任何一种数制的展开式表示

19、成下面的形式:,N=dnrn-1+dn-1rn-2+d1r0+d-1r-1+d-mr-m,第,41,页,其他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只要采用按权相加法就可将其他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例,1,:将,11011.11,转换为十进制数。,十进制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1,)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其他进制整数,第,42,页,常采用“除基取余法”。所谓除基取余法,就是将已知十进制数反复除以转换进制的基数,r,,第一次除后的商作为下次的被除数,余数作为转换后的相应的进制数的一个数码。第一次相除得到的余数是该进制数的低位(,K0,),最后一次余数是该进制数的高位(,Kn-1,)。从低位到高位逐次进行,直到商是,0,为

20、止,则,Kn-1Kn-2K1K0,即为所求转换后的数。,第,43,页,2,)十进制小数转换成其他进制小数,通常采用“乘基取整法”。,所谓乘基取整法,就是将已知十进制小数反复乘以转换进制的基数,r,,每次乘,r,后,所得乘积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作为转换后的相应的进制数的一个数码,小数部分继续乘,r,。从高位向低位依次进行,直到其满足精度要求或乘,r,后小数部分为,0,时停止。最后一次乘,r,所得的整数部分为,K-m,。所得的小数为,0.K-1K-2K-m,。,第,44,页,二进制数转换为八、十六进制数,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依据,23=8,,将二进制数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每,3,位对

21、应,1,位八进制数(表,1-2-1,),不足,3,位时在前面补,0,;小数部分则从最高位开始,每,3,位对应,1,位八进制数,不足,3,位时在后面补,0,。,第,45,页,八、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需将八进制数的每,1,位展开成对应的,3,位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每,1,位展开成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即可。,第,46,页,(,3,)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加法规则:,0+0=0 0+1=1 1+0=1 1+1=10,减法规则:,0-0=0 0-1=1,(向高位借位),1-0=1 1-1=0,乘法规则:,00=0 01=0 10=0 11=1,除法规则:,01=0

22、11=1,第,47,页,三、信息的计量单位,1,几个基本概念,位(,Bit,):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位”,是指二进制数中的一个数位,一般我们称之为比特(,Bit,),其中的值为“,0”,或“,1”,。,字节(,Byte,):字节在计算机中作为计量单位,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其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1111111,),2,(,FF,),16,255,。,第,48,页,2,扩展存储单位,KB,:千字节,1KB,210B,1024B,MB,:兆字节,1MB,220B,1024KB,GB,:吉字节,1GB,230B,1024MB,TB,:太字节,1TB,240B,1024GB

23、,第,49,页,四、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整数二进制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1,)原码,规定符号位为“,0”,时表示正数,为“,1”,时表示负数,数值部分用二进制数的绝对值表示,称为原码表示方法。,(,2,)反码,反码是另一种表示有符号数的方法。对于正数,其反码与原码相同;对于负数,在求反码的时候,是将其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余各位按位取反,即“,1”,都换成“,0”,,“,0”,都换成“,1”,。,第,50,页,(,3,)补码,补码的求法是,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先求其反码,然后在最低位加,1,。,2,数的小数点表示法,(,1,)定点数表示法,定点数表示法通常把小数点固定在数

24、值部分的最高位之前,或把小数点固定在数值部分的最后面。前者将数表示成纯小数,后者把数表示成整数。,第,51,页,(,2,)数的浮点表示法,浮点数表示法是指在数的表示中,其小数点的位置是浮动的。任意一个二进制数,N,可以表示成:,式中,M,数的尾数或数码,,E,指数(是数,N,的阶码,是一个二进制数)。将一个浮点数表示为阶码和尾数两部分,尾数是纯小数,其形式为:,阶符,阶码;尾符,尾数,第,52,页,3,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常用的有,BCD,码,即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进制数。,五、文字、字符的编码,1.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第,53,页,字符标准编码是由,7,位二进

25、制数码“,0”,和“,1”,组成,共,27=128,种,包括,10,个十进制数码、,52,个英文大小写字母、,32,个通用控制字符、,34,个专用符号。,2.,汉字编码,3.Unicode,Unicode(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是一种由国际组织设计的编码方法,可以容纳全世界所有文字的字符编码方案。,第,54,页,1.5,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指的是所能够看得见的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例如:显示器、主机等,是构成计算机的实体;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完成具体工作的程序和数据,是整个计算机的灵魂。,返

26、回本章首页,第,55,页,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返 回,第,56,页,计算机硬件系统,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的基本要点:,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2,)采用“存储程序”工作方式;,3,)计算机硬件部分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第,57,页,(外)存储器,(,内)存储器,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数据流,地 址,控制流,运算器,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框图,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7、的,部件,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对控制指令进行分析,,然后发出操作控制信号,,控制并协调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有内存和外存,外存,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仓库”,可以长时间保存大量信息,,但是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方,可执行,待处理的数据也,只有进入内存后才能被程,序加工。,第,58,页,1,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运算器不断地从存储器中得到要加工的数据,对其进行加、减、乘、除及各种逻辑运算,并将最后的结果送回存储器中,整个过程在控制器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枢,主要作用是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地执行命

28、令。,第,59,页,3,存储器,存储器主要负责对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存储,是计算机的记忆单元。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1,)内存,也称主存。内存分成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两种。,(,2,)外存,外存也称为辅助存储器。,外存分为磁介质型存储器和光介质型存储器两种,磁介质型常指硬盘和软盘,光介质型则指光盘。,第,60,页,4,输入设备,外部信息与计算机的接口称为输入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和扫描仪等。,(,1,)键盘,101,键键盘示意图,第,61,页,(,2,)鼠标,鼠标的外形非常像一只老鼠,所以取名鼠标,在,Windows,及网络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可

29、以代替键盘的大部分功能。鼠标分为机械式、光学式和光学机械式三种,对鼠标的操作可分为左击、右击、双击及拖动,这四种不同的操作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第,62,页,(,3,)扫描仪,扫描仪是计算机输入图片使用的主要设备,它内部有一套光电转换系统,可以把各种图片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图像数据,并传送给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编辑、存储、打印输出或传送给其他设备。,按色彩来分,扫描仪分成单色和彩色两种;按操作方式分,可分为手持式和台式扫描仪。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分辨率、灰度层次、扫描速度等。,第,63,页,5,输出设备,(,1,)显示器:显示器由监视器和显示适配卡组成,是最常用的输出设备。,(,2,

30、)打印机:打印机也是计算机中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按输出方式可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击打式以针式打印机为主要代表,非击打式以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为主流。,返 回,第,64,页,微机软件系统,软件是微机的灵魂。没有安装软件的微机称为“裸机”,无法完成任何工作。微机软件分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常用的系统软件有,Dos,、,Windows,及各种语言系统。,第,65,页,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各种高级语言编写出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例如:,Word,、,NetAnt,、金山词霸等。应用软件是面向用户的最高层程序。

31、,返回本章首页,第,66,页,计算机语言,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如,Ada,语言、,BASIC,语言、,C,语言、,FORTRAN,语言、,1.6,计算机语言,第,67,页,什么是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最内层的计算机语言,由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来构成指令。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指令的集合称为计算机指令系统,它与计算机硬件关系密切。每种机器都有自己的一套机器语言,不同机种之间,机器语言不能通用,因而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返 回,第,68,页,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语言中唯一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因而执行速度最快,但它的缺点是编写程序不便,直

32、观性差,阅读困难,修改、记忆和调试费力,而且不具有可移植性。,第,69,页,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符号化的机器语言。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采用帮助人们记忆的英文缩写符号(也称指令助记符)来代替机器语言指令代码中的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来代替地址码,这种用指令助记符和地址符号来编写的指令称为汇编语言。,什么是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返 回,第,70,页,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指令之间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汇编语言也是从属于特定的机型,也是面向机器的语言,与机器语言相差无几,但不能被机器直接识别与执行。由于汇编语言采用了助记符,因此,它比机器语言直观、便于记忆和理解,也比机器语言程序易于阅读和修改。,

33、第,71,页,计算机语言处理程序的工作方式,解释程序工作过程,高级语言,源程序,输入数据,执行结果,(,1,)解释方式,:,第,72,页,(,2,)编译方式,编译程序工作过程,高级语言,源程序,目标程序,执行结果,编译程序,输入数据,返回本章首页,第,73,页,1.7,信息安全及职业道德,返回本章首页,一、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信息安全,(,1,)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能够对接受信息者的行为产生影响,数据是构成信息的原始材料。信息的基本属性有真伪性、层次性、滞后性、时效性、共享性、保密性、增值性。,第,74,页,(,2,)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范畴,计算机信息系

34、统安全主要包括:实体安全、信息安全、运行安全、人员安全。,2,计算机信息面临的威胁,(,1,)计算机信息的脆弱性,(,2,)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3,)计算机信息受到的攻击,第,75,页,3.,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1,)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就是要将有非法侵入信息倾向的人与信息隔离开。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保护分,7,个层次:信息、安全软件、安全硬件、安全物理环境、法律、规范、纪律,职业道德和人。,第,76,页,(,2,)计算机信息的实体安全,1,)实体安全的主要内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统称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实体安全是指为了保证计算

35、机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过程中,不至于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危害,导致信息丢失、泄漏或破坏,而对计算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等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第,77,页,2,)实体安全的基本要求,实体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中心周围,100,米内没有危险建筑;设有监控系统;有防炎、防水设施;机房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达到要求;防雷措施;配备有相应的备用电源;有防静电措施;采用专线供电;采取防盗措施等。,第,78,页,(,3,)信息运行安全技术,1,)风险分析,2,)审计跟踪技术,3,)应急技术,4,)容错存储技术,(,4,)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第,79,页

36、,(,5,)信息安全技术,1,)加强操作系统的保护,2,)数据库的安全保护,3,)访问控制,4,)密码技术,4,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1),网络加密技术,第,80,页,目前主流的密码学方法有两大类:保密密钥法和公开密钥法。,(,2,)身份认证,(,3,)防火墙技术,(,4,),Web,网中的安全技术,(,5,)虚拟专用网(,VPN,),第,81,页,二、计算机病毒的概念,1,病毒的概念,病毒是指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每个病毒都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危害部分、引发部分、潜伏部分和传染部分。,第,82,页,2,病毒的

37、特性,病毒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的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病毒通常的扩展途径是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复制到其他有用代码中,它的传染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的,。,第,83,页,3,病毒的分类,病毒按其危害程度,分为弱危害性病毒和强危害性病毒;按其侵害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引导型、文件型和网络型等。,第,84,页,激活条件,发作条件,传染,激活,传染媒介,触发,表现,传染源,(感染的病毒),图 病毒的工作过程,第,85,页,4,病毒的传播途径,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盘是传播病毒的最主要方式,当使用染毒的软盘引导系统启动,或者是复制文件时病毒趁机

38、感染系统。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病毒的传播插上了翅膀。,返回本章首页,第,86,页,计算机病毒的预防,预防计算机病毒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创建紧急引导盘和最新紧急修复盘。,(,2,)尽量少用外来软盘,一旦必须用时,要先杀毒再使用。,(,3,)为计算机安装病毒检测软件,随时杀去病毒或防止有病毒的程序进入计算机,并注意及时升级杀病毒软件。,(,4,)将无毒盘用于其他计算机时,要注意打开写保护。,(,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杀毒、防毒的硬件。,(,6,)重要文件,事先要做备份,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对重要数据不会造成影响。,(,7,)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

39、换,能脱网单机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返回本章首页,第,87,页,病毒的检测与消除,1,病毒的检测,,发生下列情况,计算机也可能感染了病毒:,(,1,)计算机启动速度很慢。,(,2,)内存无原因丢失。,(,3,)经常无故死机。,(,4,)磁盘文件无原因变长。,(,5,)磁盘读写的时间变长。,(,6,)出现莫名其妙的信息。,(,7,)程序运行出现不合理的结果。,第,88,页,2.,病毒的清除,对病毒的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的作用原理与病毒的作用原理正好相反,可以同时清除几百种病毒,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常见的杀病毒软件有,KV3000,、,KILL,、瑞星、金山毒霸等,返回本

40、章首页,第,89,页,1.8,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3,中国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其他重要政策法规,第,90,页,1.9,多媒体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1.9.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1.9.2,多媒体系统的硬件,1.9.3,多媒体系统的软件,1.9.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9.5,多媒体技术的特点,1,、,媒体,媒体,也称为媒质或媒介,它是传 播和表示信息的载体。,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对媒体进行了如下的分类:,(1),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2),表示媒体,: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

41、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3),表现媒体,: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4),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5),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1.9.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第,92,页,2,、,多媒体,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3,、,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返 回,第,93,页,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除了常规的硬件如主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显示器、网卡之外,还要有音频信息处理硬件、视频信息处理硬件及光盘驱动器等部分。,A,、音频卡,

42、B,、视频卡,C,、采集卡,D,、扫描仪,E,、光驱,1.9.2,多媒体系统的硬件,第,94,页,音频卡,通常称为声卡,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把话筒、录音机、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A/D,)、压缩等处理,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的声音信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D/A,)后用音箱播放出来,或者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第,95,页,视频卡,也叫电视卡,它的作用就是将有线电视线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电脑识别的数字型号,供电脑识别播放。电视卡按其连接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外置式的电视接收盒和内置式的,ISA,PCI,接口电视卡。,第,96,页,采集卡,能将电视信号转换成计算机

43、的数字信号,便于使用软件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剪辑处理、加工和色彩控制。还可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输出到录像带中。,第,97,页,扫描仪,将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或其它印刷材料上的文字和图像,甚至实物,扫描到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加工处理。,第,98,页,光驱,分为只读光驱(,CD-ROM,)和可读写光驱(,CD-R,,,CD-RW,),可读写光驱又称刻录机。用于读取或存储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第,99,页,音频卡,摄像机,视盘机,录像机,视频,/,显示卡,显示器,其它外设:,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CDROM,驱动器,话筒,音响设备,MIDI,设备,Fax/Modem,网络和通信设备,音箱,耳机,主

44、机,视频子系统,音频子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图,返 回,第,100,页,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必须在原基础上扩充多媒体资源管理与信息处理的功能。,多媒体编辑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声音编辑软件以及视频编辑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创作工具,(Authoring Tools),用来帮助应用开发人员提高开发工作效率,它们大体上都是一些应用程序生成器,它将各种媒体素材按照超文本节点和链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多媒体应用系统。,Authorware,、,Director,、,Multimedia Tool Book,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多媒体创作工具。,1.9.3,

45、多媒体系统的软件,返 回,第,101,页,1.9.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多媒体家电,2,电子图书和图书数字化,3,多媒体教学(,CAI,)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4,Internet,中多媒体的应用,返 回,第,102,页,(,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2,)多种信息的综合和集中处理,(,3,)多媒体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系统。,1.9.5,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多媒体的关键特性是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返回本章首页,第,103,页,1.10,计算机的启动,1.,冷启动,:,是指计算机在关机状态下开电源启动计算机的过程。,2.,热启动,:,热启动是将键盘上的,Ctrl,、,Alt,和,

46、Del,三键同时按下。,第,104,页,第一章结束,第,2,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第,105,页,本章概述,本章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本章概述,本章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常用的几种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重点介绍中文,Windows XP,的使用;最后介绍了,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新特性。,第,106,页,本章的学习目标,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Windows XP,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启动和关闭,熟悉窗口和图标操作,掌握快捷方式的建立与使用,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类操作,利用控制面板熟练进行各种环境设置,了解,Windows XP,各种附件的使用以及一些简单

47、的系统优化工具的使用,了解,Windows 7,的一些新的特性,第,107,页,主要内容,2.1,操作系统简介,2.2 Windows XP,的基本使用和基本操作,2.3 Windows XP,对程序的管理,2.4 Windows XP,对文件的管理,2.5 Windows XP,对磁盘的管理,2.6 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2.7 Windows XP,对打印机的管理,2.8 Windows XP,的汉字输入法,2.9 Windows XP,的多媒体功能,2.10 Windows 7,操作系统,2.11,本章小结,第,108,页,2.1,操作系统简介,操作系统(,Operating

48、 System,)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有效地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方便可扩展的工作环境,从而起到连接计算机和用户的接口作用。,操作系统也是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系统软件。,第,109,页,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它的功能主要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第,110,页,处理机管理,对系统中的处理机及其状态进行管理。,CPU,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宝贵的硬件资源,提高,CPU,的利用率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单道程序系统:,一旦某个程序开始运行,它就占用了整个系统的所有资源。在单道程

49、序系统中,大量的资源在许多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资源利用率低下。,多道程序系统:,为了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现代操作系统都允许同时有多个程序被加载到内存中执行。,进程与线程:,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把,CPU,的时间有效合理地分配给各个正在运行的程序。在许多操作系统中,包括,CPU,在内的系统资源是以进程(,Process,)为单位分配的;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并发和资源共享,提高,CPU,的利用率,许多操作系统又把进程再细分成线程(,Thread,)。,第,111,页,存储管理,内存是计算机中的另一宝贵的硬件资源。主要功能有如下四个方面:,1,)存储器分配,2,)地址转换,3

50、,)信息保护,4,)虚拟内存,第,112,页,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中最底层、最琐碎的部分。物理设备种类繁多且用法各异,外部设备与主机可并行工作,设备之间以及主机和外设之间的速度差异很大,设备管理应该主要解决如下问题:,设备无关性,设备分配,第,113,页,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针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辅助存储设备(如硬盘)上保存着大量的文件,如果不能对其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就会导致混乱。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按名存取,并以文件夹的形式实现分类管理;,实现文件的共享、保护和保密,保证文件的安全;,向用户提供一整套能方便使用文件的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