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30《狼》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5214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30《狼》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0《狼》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0《狼》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0《狼》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30《狼》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狼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和文学常识。 2揣摩语言,体会其洗练的特点;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感受其形象的经典。 教学重点: 欣赏小说语言和形象的经典。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选取和设计形象上的精心与巧妙 课前预习: 给了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此对联的相关信息。 一、导入 出示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请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信息。 答案预设: 1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今山东省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19岁时应童子试,县、府、道三级考试均得第一名,考中秀才,名

2、震一时。以教书、幕僚为生的生活穷困潦倒,却使他对科举制度、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才使得他把自己所有的爱恨情愁和美好理想都寄托在所的人物身上。“集腋成裘”“浮白载笔”,二十年之后终于完成了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个人理想的“孤愤之书”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叫鬼狐传,“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齐名,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它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过渡:聊斋志异何以被称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郭沫若先生为蒲松龄故居题写的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写鬼写妖高人

3、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写鬼写妖”怎就“高人一等”?“刺贪刺虐”何以“入骨三分”?今天让我们借助狼来粗浅体会一下。 二、疏通文义,分析形象 (一)重点词语我积累 要求:默读课文和注释,疏通课文,并按提示整理出需要积累的语汇。 1常用时间类语汇 少时,一狼径去。(少时:一会儿,指较短的时间。) 久之,目似冥(久之:过了一会儿,指较长的时间。)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顷刻:一会儿,片刻,指极短的时间。) 2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3词性活用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4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

4、其敌 敌:攻击 盖以诱敌 敌:对手 (二)经典形象我分析 1诵读课文, 认真体会诵读的语气节奏。 2学生讲述课文叙述的故事。 3你觉得故事中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预设:狡猾) 追问:大家的观点和作者的想法一致吗?你的根据是什么?(预设:一致。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狼亦黠矣这句中的“黠”就是狡猾的意思。) 4作者是如何表现出狼“狡猾”的特点的? 预设: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面对如此狡猾的两只狼,作者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怎样的对手? (1)怯懦:屠惧,投以

5、骨。复投之。 (2)勇敢、机智、果断: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 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警觉:转视积薪后。 总结:屠户的性格是有变化的,先是怯懦,后来被狼的贪婪逼的走投无路,只好改变自己,表现得勇敢、机智、警觉、果断。 (三)经典语言我品味 性格鲜明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情节都需要载体,那就是语言。有人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千金不易一字“这功,你体会到了吗?找出最喜欢的一处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示例: 1我喜欢“以刀劈狼首”这一处,我觉得“劈”字用得特别好,既写出了屠户杀狼时的速度之快,又写出了用力之猛,特别能表现出屠户的勇敢。 2我喜欢“一屠晚归”这一处,我觉得“晚”字写出了天色昏暗,暗示路上行人稀少,屠户所处的环境很危险,为下文遇到狼做了铺垫。 三、总结 “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虽说大清少了一庸碌的举子,但世上多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并因此诞生了我国古典文言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之作。希望同学们能让聊斋志异走进自己的课余生活,在那片奇异的幻境中,体会现实人生的甘苦,感受文学殿堂的美妙。 四、作业 阅读狼三则中的其他两则,理解狼在这两则故事中的特点,并综合三则故事总结作者的创作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