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时记趣教学内容幼时记趣期末复习教学目标1.巩固文言实虚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2.熟知文中的童真童趣。3.掌握自主系统地复习文言的方法。教学重点巩固文言实虚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教学难点掌握自主系统地复习文言的方法。教学方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活动一:介绍文言复习切入点 学生介绍文言复习切入点文常、节奏、字词句理解、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相关重点问题活动二:文常节奏记多少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其作者是清代的沈复,字三白,号梅逸。划分句子停顿(各划分2处停顿)1.故/时有/物外之趣。 2.则/或千或
2、百/果然鹤也。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活动三:实词虚词大比拼呈现课文,异色字体标明重点词语全班字词解释检测,组内互改,当堂反馈。活动四:文言现象齐整理 小组长上黑板出题,请组员答题。通假字:项为之强(通僵 僵硬) 以土砾凸者为邱(通丘 土山 ) 一词多义:时 余忆童稚时 ( 时候 ) 察 明察秋毫 ( 看清 ) 故时有物外之趣( 时常 ) 必细察其纹理( 观察 )日 能张目对日 ( 太阳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天 ) 故时有物外之趣( 的 ) 心之所向( 无实意 ) 二虫尽为所吞 ( 被 ) 之 昂首观之 ( 代词 代群鹤舞空 ) 为 以丛草为林 ( 当做 ) 项为之强(代词代昂首观
3、的动作) 项为之强 ( 因为 ) 驱之别院 ( 代词 代癞蛤蟆 ) 观之正浓 ( 代词 代二虫斗 )以 徐喷以烟 ( 用 )以丛草为林 ( 把 )而 拔山倒树而来( 连词 表修饰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连词 表承接 ) 至之市,而忘操之( 连词 表转折 ) 必细察其纹理( 代词 指物体的 ) 其 使其冲烟飞鸣 ( 代词 指蚊子 ) 常蹲其身 ( 代词 指自己的 ) 神游其中 ( 代词 指山林的 )特殊句式: 被动句: 二虫尽为所吞 句子译为 两个虫子都被它吃掉了 。省略句:(1)驱之(于)别院 句子译为 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 。 (2)使(之)与台齐 句子译为 让自己的身子和花台一样高
4、。 (3)故(吾)时有物外之趣 句子译为 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4)徐喷(之)以烟 句子译为 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 (5)见二虫斗(于)草间 句子译为 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间相斗。 。 省略倒装句:徐喷以烟 句子译为 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 固定句式:作青云白鹤观(作-观:把-当做什么看)句子译为 当做青云白鹤看 以丛草为林 (以-为:把-当做)句子译为 把丛聚的草的当做树林 重要语句翻译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活动五、小小考题我来出 学生出题,让竞争对手/语文学霸答题。1.幼时记趣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哪三件趣事?描绘了哪四幅图画?2.
5、如何理解作者的鞭打蛤蟆的举动?3.作者为何有这样的乐趣?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文章结构是什么?5.本文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孩子 的童心和 的童趣。6.找出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7.找出第二节中细节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8.古代诗词中也有不少描写了孩子们有趣的生活,试举例。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业设计完成相关复习学案板书设计(场地设计) 幼时记趣复习 复习切入点:文常、句读、文言现象、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相关文言现象:一词多义、通假字)课后反思 本节文言复习课,本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归纳文言复习切入点,从文常、句读、文言现象、相关知识点几个角度入手,采用小组活动,使得复习课堂变得有效灵活起来,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效果。学生课堂表现较好,能较准确地答题,认真地改题,自信地出题,个性化地评价,学习效果还不错,切实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命题这一高标准的环节,本人觉得尚需对学生进一步加以指导,例如:如何抓住重点,如何制定评分标准。在夯实基础环节,重点语句的翻译尚需进一步提醒、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