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2)懂得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到损失、陷入困境的道理。2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2)学会认识和判断可能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女生在处世时,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身份证、个人信息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失去高度警惕性的后果。【教学难点】1女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2网上交友、独自出门等特定情景下的自我保护。【教学方法】讨论法、角色体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
2、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方法一:播放视频:小鬼当家片段提问:你知道这部影片的片名吗?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影片中的主人公名叫凯文,年仅九岁,却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防范了侵害,抓住了坏人。引出主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方法二:(备选)材料: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7亿未成年人,94.1%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10%的儿童受到侵害时束手无策,80%侵害儿童的案件都是因为孩子不会拒绝陌生人的要求引发的。思考: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同桌交流)以上材料说明:一方面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令人堪
3、忧。因此学会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方法三:(备选)播放音频:祝你平安提问: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学生回答:祝你平安。教师概括:对,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平平安安,不受伤害。尤其是做父母的,更加关心子女的健康和安全。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新课教学】提高警惕是避免伤害的前提(板书)1提高警惕据统计,目前全国有未成年人3.7亿,94.1%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10%的儿童受到侵害
4、时束手无策,80%侵害儿童的案件都是孩子不会拒绝陌生人的要求而引发的。所以提高警惕是避免伤害的前提。播放动画:李明的故事李明的亲戚向他借身份证,说是取包裹,他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的亲戚。一个月后,李明没有要到自己的身份证,而等待他的是巨额的国际长途电话缴费单和公安局的传讯单。原来,这个亲戚利用他的身份证买手机,专打国际长途电话,进行非法传销活动。提问:(1)身份证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李明不假思索地将身份证借给他人,说明他怎样?学生讨论后回答。点拨:身份证是我国公民代表其合法身份的惟一证件,与公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保护身份证是保护自己的重要表现。 教师归纳:我国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可大
5、了,它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便于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李明不假思索地将身份证借给他人,说明他没有警惕性,防范意识差。到了今天,身份证的作用日趋强大。一个公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金融生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居民身份证,如选民登记、买商品房、买汽车、享受银行服务、纳税、购买股票、住宿登记、乘飞机登记等等。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总结说,在身份证这样一张小小卡片上,体现了公民权利和民主建设的成果,它包括公民的生存权、居住权、劳动权、受教育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在社会学家看来,身份证使用的20年就是中国公民意识确
6、立的20年。夏学銮教授说,身份证得到社会认可是自我身份确认、自我认同的表现,它使公民意识到了自身的权利义务,成为独立的对自己负责的公民,它使社会个体的公民走出了宏大的政治概念。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在办理户口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前往边境管理区、办理申请出境手续、办理驾驶证、搭乘民航飞机、投宿旅店、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等情况下都要出示身份证件。拓展知识:2003年6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自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
7、领取居民身份证,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规定了十种情况需要出示身份证:公民在办理下列事务时,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身份证:证明身份,户口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前往边境管理区,办理申请出境手续,办理机动、船、航空器驾驶证,办理搭乘民航飞机手续,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开立个人存款账户,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需要证明身份的其他活动。播放动画:小燕与网友小Q通过网上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己。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
8、正是小Q。提问:(1)你喜欢上网聊天吗?(2)小燕家中被盗是因为什么?(3)上网交友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小燕家被盗是因为警惕性差,在不了解网友小Q的真实情况下便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和真实信息告知对方。她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真实信息。网络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多数青少年喜欢上网聊天、交友,如果警惕性不高的话,很容易上当受骗。网络只是用数字和代码构成的虚拟世界,因此保守自己的真实信息也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记住“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出示材料:网上交友请注意(1)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
9、、电话、学校等信息;(2)与网友会面要极其慎重,并采取防护措施;(3)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点拨:不要随意在网上输入或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电话、学校名称等信息。若有疑惑,应主动询问父母。不要轻易将各种密码告诉任何人。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结识的任何人。因为在网上冒充其他人是很容易的事情,一个自称是15岁小女孩的人,“她”可能是个40岁的男人。网上交友要谨慎。遇到网友约会,更要警惕。没有父母的同意都应该拒绝。如非见面不可,最好去人多的地方或请父母一同前往。一定要知道: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单独去赴约,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对网上求爱者不予理睬。对谈话低俗的网友,不要反驳
10、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家长和孩子一起商定每天上网的时间长短以及可以访问的网站。不接触不适当的内容诸如暴力、邪教或者怂恿进行非法活动等不适当的内容。出示图片:中学生上网注意事项讨论时刻:中学生上网利弊谈观点一:网上的信息复杂,网吧让“家长操心、教师烦心、学校忧心”,中学生不宜上网。理由:第一,青少年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我控制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不强,容易染上网瘾不能自拔,不思学习,为网上不良信息所影响;第二,一些网吧经营者缺乏应有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忽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纵容少数中学生长时间上网和上有不良信息的网。观点二:中学生上网,既可以学习,又可以交流信息,值得提倡。理由:第一,信息时代科技
11、发达,信息技术是每个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现代技术,中学生通过上网,可以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提高素质,提高学习,有利于自身成长;第二,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学校和家庭要加强教育引导,网吧经营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三,青少年要明白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危害,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文明上网,不荒废学业,杜绝在网上接收不良信息。2女生要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据调查,女生受到网络欺凌伤害的几率高于男生。调查显示,约有38.3%女生曾在网络上被欺负,略高于男生的34.4%。对于女同学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对于女生来说,高度的自护
12、意识是保护自己免受侵害的最坚强屏障。同学们探究交流,各抒己见。播放动画:路遇坏人,怎么办?小燕心情差极了,她穿上了新买的吊带衫和心爱的超短裙,决定独自出远门去姥姥家过暑假。她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她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怎么?我可以帮你吗?”小燕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拿起小燕的旅行包,给了她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燕驶向前方问题:(1)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故事编个结尾(可以表演,总之结局是凶多吉少)并说出你设定这个结局的理由。(2)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你想对小燕说些什么?我们将故事继续讲下去,小燕后
13、来又怎样了呢?故事的结尾:车一直开出了城,来到了田野上,男青年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一把刀子抵在了小燕的胸前,要小燕给家人打电话拿钱赎人,小燕害怕极了,拼命地呼叫、挣扎,男青年再次威胁小燕,这时的小燕已经慌了手脚,仍旧拼命地呼叫和挣扎,最后男青年将刀深深地插进了小燕的胸口。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燕身上发生的悲剧,是因为小燕遇到情况时警惕性差造成的。过分地相信陌生人,完全没有防范意识。在男青年露出了狰狞的面孔时又慌了手脚,结果受到伤害。所以,对于女同学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女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是束手就擒还是奋力反抗?出示图片:女子防身术出示材料:女生自我保护的建议(1)上学、放学或外出游玩,要结伴而行,不去树林、山洞等偏远地方。(2)不去营业性歌舞厅、录像厅、通宵电影院等潜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娱乐。(3)不与陌生异性单独会面,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4)面对侵害,要积极寻求帮助,敢于抵抗,记住罪犯的特征并及时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