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多个中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7091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多个中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多个中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多个中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探索156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两国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双方为了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基于两国的传统友谊和人民的共同需要,在2000年10月,共同倡议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如今,历经23年发展,该论坛已成为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非洲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一、中非合作框架下中非职业援助的缘起和演进(一)非洲振兴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美好愿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政局趋于平稳,大多数国家逐渐从战乱过渡到和平稳定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

2、非洲的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债务负担沉重、宏观财政框架薄弱,非洲国家大多自主发展能力差,贫困、失业、失学等问题严重。同时,非洲人口激增,加深了其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非洲贫弱的经济基础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开发,国家财政扶持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世界范围内对180多个国家所做的一项有关人口发展指标的调查中,排名最靠后的15个国家都在撒哈拉南部的非洲地区。非洲的人口迅速增加,造成了严重的就业问题。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2014年,撒哈拉南部非洲的失业率为7.7%,青年失业率达到11.

3、8%。在已就业人群中,76.6%是没有保障的,妇女无保障就业比例更是高达84.3%。人才短缺和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消除贫困、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仍然是非洲发展的重要问题。2015年,非盟 非洲愿景:2063议程 提出,通过投资青年,利用人口红利来推动非洲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繁荣的非洲。然而当前非洲现存教育的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规模偏小、基础教育辍学率高、非熟练劳动力充斥就业市场。贫穷造成了人才流失,大量高等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移民他国。非洲的青年失业率、失业规模居高不下,对非洲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国家对职业教育财政

4、投入不足,使得两者形成了相互掣肘的不良关系。(二)中国对非职业援助:从人道主义到大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发展,实现两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中非关系中最大的“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求无条件地对非提供援助,更要帮助非方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更多经济发展适用的人才,增强非洲国家自主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减少贫困的有效手段已然成为对非开展教育援助的重要领域和开展中非人文交流的重要支点。中非职业教育援助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洲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接受非洲留学生和提供奖学金

5、、派遣援非教师和专家、援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开展人力资源和职业技术培训、开发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等,积极推进对非教育援助,并都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16年7月,教育部牵头制定的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提出,在深化与沿线国家教育合作的过程中,中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多个中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朱子玉,鲁俞漩(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0)摘要:21世纪以来,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开创了中非两国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文章基于多个中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探讨和分析了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

6、的政策路径在不断丰富及深化,呈现出自主性、可持续性和务实性的发展特征。在历届中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培训人数及奖学金名额逐年递增;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加丰富;从短期项目援助逐渐发展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关键词:中非合作论坛;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教育援助作者简介:朱子玉(1993),女,汉族,江苏宿迁人。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教育。教育探索157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肩负更多的责任义务。中国政府在对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援助实践中,不断地展现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加强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对助力非洲的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当地劳动就业、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7、水平和在非洲的软实力、促进中非关系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基本特征在历届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的指导下,中非职业教育援助的政策路径从传统的资助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派遣援非教师及专家、援建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发展成为更加丰富的长期可持续合作项目的开发,这不仅为非洲青年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并且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能够服务于本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促进非洲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自主性:尊重非洲国家主权从历届三年行动计划文件内容来看,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并基于长期以来教育援非的经验,展开对非的职业教育援助实

8、践。中国政府则从非洲的实际需求出发,关注非洲国家的专业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关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行动计划多次提到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这些文件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倡导通过项目合作、人员往来、信息交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以促进非洲各领域的能力建设和共同繁荣。中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一直秉持着“南南合作”平等的理念,努力帮助非洲民众习得和提升职业技能,并通过“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方式进行援助和合作,体现的是一种去国家意识形态的技术文化合作。中国政府将非洲看作生机勃勃、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无限商机的一片热土。当前,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经验逐渐吸引着非洲

9、各国“向东看”,中国对非洲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及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方式成为撼动国际援助体系的独特模式。(二)可持续性:注重非洲自主发展能力建设非洲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其职业教育体制较为薄弱,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是非洲各国政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历届行动计划有关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上可以看出,中方十分重视增强非洲各国的自主发展能力。从政策话语来看,多个行动计划中提到诸如“帮助非洲国家培养海运人才和加强能力建设”“在环保管理等领域为非洲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能力建设”“帮助青年和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增强非洲自我发展能力”等都体现了这一特征。非洲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将直接带动非洲青年的劳动就业,

10、将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成人口红利,促进非洲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从行动计划文本内容来看,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各类长期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如:“中非青年减贫与发展交流项目”“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同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等。中非两国高校间的各类科技与人文科学项目合作将促进我国对非洲技术与产业的转移,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吸引我国在非的企业与社会团体加入进来,把项目合作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非洲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此外,中方鼓励和支持中资企业在非洲国家开展职业培训并创新培训模式,制定减贫政策和开设实务培训班,重视非洲年轻人和妇女就业技能培训等。体现出中国职教援非的出发点“授人以鱼不如授

11、人以渔”,切实关注非洲各国的可持续发展自主能力建设。(三)务实性:实施务实的援助行动非洲有2亿多青年人口,若他们能够接受一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适应非洲各国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将对非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帮助非洲各国完成工业化、多样化的经济发展,必须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使之转变为“人口红利”。长期以来,中非两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援助与合作,以非洲各国的实际需要和实际经验为基础,为构建中非两国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对此,由政府统筹、以高校为主体,并在企业合作配合下推动的各领域职业教育培训,大多立足于中非合作框架,将重点放在非洲主要经济领域,比如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

12、、中非贸易等,这是一种以人才为导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务实政策。此外,每届会议所制定的各项宣言和行动计划都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援助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相关具体措施列入议程,使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而且都有明确的硬性规定,以方便监督落实。中非双方均重视相关工作的务实性。三、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职业教育援助的发展趋势(一)培训人数及奖学金名额逐年递增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通过各领域援助项目和技术合作中的职业教育培训、开展各类短期研修班、设立政府奖学金资助非洲留学生赴华留学等方式,为非洲培训了大量的职业人才。从2000年第一届合作论坛开始,在历届出台的行动计划中,中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人才教育探索

13、158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并作出了明确承诺,培养人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以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人数和政府奖学金名额为例,前者从第一届论坛的7000人增加到2018年北京峰会的5万人,总人数达到了17.2万人,后者从第二届论坛的6000人增加到2018年北京峰会的5万人,总人数达到13.25万人。大量非洲人才学成或培训结束后回到非洲当地工作,无疑会大大提高非洲的自主发展能力。2021年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在应对疫情的同时,适时将合作的焦点转移到了卫生健康、企业恢复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针对疫情导致的人员往来困难问题,借助网络推进人员培训,在非设立14个“鲁班工坊”就地开展职业培训

14、。(二)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加丰富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加丰富,合作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从政策文本来看,文件话语多包含“逐年增加”“深化”“扩大”等字眼,在特定的合作领域中,培养的人数和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例如,第一届部长级会议 中非经济和社会合作纲要 提出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文件中具体提到当地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工程项目人员培训。到了2004年,中国政府承诺在现有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肯定了农业领域的人员培训尝试,细化了医务人员培训重点为培养防治传染病方面的医疗卫生专门人才。之后,多个三年行动计划文本均提到农业和医疗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人数在

15、不断增加,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不断强调继续深化原有领域的合作,并增加新的政策措施。同时,从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开始,中非职业教育培训涉及的人才培养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起初,农业、医疗为重点援助内容,随着中非合作的全面升级,人才培养的领域涉及教育行政官员,广播电视人员,并涉及和平安全、航天领域、税收、外包产业、行政管理、金融和科技等领域人才。在合作领域,每届会议上都会有新内容出现,不断为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框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注入新鲜的血液。(三)短期项目援助逐渐发展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对非的单向援助逐渐发展成了全面的双边合作和交流。在职业教育领域,从援建职业教育机构和设施、

16、提供来华留学生名额、短期研修班培训等,逐渐发展到中非联合开展合作研究计划、建立学位互认的学生交换机制等长期双向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国对非洲早期的教育援助形式主要为派遣教师、接收来华非洲留学生、援建学校等短期单向的援助,前三届合作论坛的政策导向也多体现了早期援助的特点。如“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形成了中非高校“一对一”的校际合作新模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此外,“非洲留学生就业直通车”“鲁班工坊”“后疫情时代中非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的实施都在不断推动中方在非洲的技术和产业转移,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展现了中国正积极同非洲建立长期友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合作关系。四、结语中非两

17、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深化教育合作与职教援助工作。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若干实际问题。第一,目前,还没有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顶层规划和运作机制,特别是以高职院校和企业为主导的相关合作,更多地是处于相对独立、力量分散的探索状态;第二,缺乏针对性的中非高职院校协作教学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估系统;第三,面对新时期的全球性挑战,需要不断探索适合非洲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路径。为应对以上挑战,首先,要强化政策牵引,健全合作机制,增强援助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给予职业教育援非更加科学明确的战略定位,凝聚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力。其次,为防止由于项目单一或缺乏支持措施而使

18、资助的连续性、系统性受到影响,应建立健全跟踪监测机制。再次,提高职教援非成效,关注职教培养质量,充分认识非洲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状况,解决其人力资源供需矛盾,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最后,要创新对非援助的实践路径,因地制宜地根据非洲国家的需求量身定制援助路径。为应对新时期的全球性挑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作用,以信息通讯产业发展促进国家实现知识经济转变,开展教学资源、图书馆资源共享等。参考文献:1廖思傲,牛长松.非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困境与中非职业技术教育合作J.世界教育信息,2019(24):50-57.2刘亚西,陈明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内涵、类型与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9(11):29-36.3楼世洲.从援助走向合作:基于“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4(5):1-5.4沈晓雷.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发展与贡献J.太平洋学报,2020(3):80-93.其他作者简介:鲁俞漩(1999)女,汉族,湖北荆门人。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