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貌的力量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文明交往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2能力目标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与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 知识目标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了解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文明礼貌对交往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熟读教材,把握课程体系和基础知识。2课前收集、拍摄班级同学语言文明和行为文明的生活片段,并制作VCR。3. 准备相关背景音乐、图片、音像资料,做好教学课件。4提前安排学生表演情景剧。学生准备:1个别同学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情景剧的编排。2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咨
2、询专业人士等途径,积累有关文明礼仪的生活常识。导入新课【教师导语】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相互的联系和交往。可是,同学们,你知道吗,与人交往其实是需要讲求艺术性的。讲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之一,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讨礼貌的话题,感受礼貌的力量。(设计意图: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本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讲授新课 环节一:知书达理,感受礼貌活动一:生活剧场,小品买书【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事先安排,学生表演情景剧买书。【教师提问】(1)同样是去买书,为什么两人的结果不同?(2)这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探究】学生回答:一个有礼貌,另外一个没有礼貌。启示:讲文明礼
3、貌的重要性;礼貌地称呼他人等。【教师引导】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它却告诉我们礼貌的重要性。礼貌,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在生活中,我们去做一件事,如果我们有礼貌,就可能办好;反之则可能办不成,甚至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所以说,做人、做事,需要讲文明,懂礼貌。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我国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对于个人,对于做事,对于国家都非常重要。所以,文明礼貌关乎你我,关乎社会、关乎国家。【教师小结】文明礼貌反映一个人的教养,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一个国家的国民素养。文明礼貌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建立亲切、
4、和睦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表演,引导学生探究礼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达成教学目标。)环节二:以礼相待,明理践行【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喜欢与有礼貌的人交往。而一个人的文明礼貌,往往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呢? 【学生探究】学生回答语言文明和行为文明。【教师导语】当老师走进校园,便深深地感受到同学们的语言美。下面一起来看。【播放视频】文明礼仪之语言文明【教师导语】正是因为同学们的语言文明,尊重别人,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所以,多用礼貌用语有益于人际交往。(设计意图: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构建生活化
5、、温馨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此段体现学生语言美的视频片段,采用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动二:礼貌用语大搜索【教师引导】说出你知道的礼貌用语。按照问候语、道歉语、致谢语、告别语四类分别归纳。【学生活动】列举四类礼貌用语。【教师引导】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你知道这四种礼貌用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吗?【交流分享】学生通过列举具体情境来说明,或者直接回答。例如:问候语:遇见老师、同学的时候;感谢语: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 致歉语:做错事的时候;告别语:出门或与朋友告别的时候。【教师引导】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首先反映在语言上,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
6、使用礼貌用语,表现出谦虚恭敬、文明高雅的品质。(设计意图:通过礼貌用语大搜索活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并对常用的礼貌用语进行分类,进而深刻理解不同种类的礼貌用语具有不同的使用情境。)【教师引导】生活中,我们除了与认识的人打交道,很多时候还需要与陌生人交往。下列情境你知道该怎么做吗?活动三:生活模拟生活小情境情境一:晚上给同学小明家打电话问作业,接电话的不是小明,你会怎么说?情境二:去陌生的城市旅游,找不到回酒店的路时,你会怎么说?情境三:在车站等公交车,没有一元钱的零钱,需要与一位陌生人兑换零钱时,你会怎么说?【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并进行简单模拟。(设计意图:本环节难点是
7、让学生在交往中,理解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和心灵共鸣。为此,特别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演一演、评一评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学习,有话可讲,有理可说。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不再是站在一旁看热闹的观众,从而建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提问】打招呼是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如何称呼他人呢?【交流分享】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与陌生人交往,更要注意礼貌用语。要与人为善,要恰当称呼对方。【呈现课件】【教师引导】我们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成功地与人交往?【呈现课件】【教师提问】你愿意与图片中这样的人进行交往吗?说一说理由。【交流分享】
8、学生谈个人看法。【教师引导】我们不仅要语言文明,而且要讲究行为文明。活动四:生活模拟“我该怎么做?”遇见他人时与人分别时与人交谈时访问他人时进入别人的房间时 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者家里来了客人【学生探究】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同语言文明的活动设计类似,同样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有话可讲,有理可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导语】行为文明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谦虚、恭敬、有礼貌。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到处都需要这种行为美。【播放视频】文明礼仪之行为文明【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种最不可忽视的表情,那就是微笑。下面我们一起来感悟微
9、笑的力量。【学生活动】给身边的组员一个拥抱、一个握手、抑或一个微笑,传递微笑。环节三:彬彬有礼 感悟提升【教师导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际交往中需要礼貌。其实,在国际交往中,礼貌也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它的巨大力量。【播放视频】习近平访问英国之旅【教师提问】在视频中,大家看到了哪些礼仪?【交流分享】学生发言。得出在国际交往中,礼貌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它的巨大力量。(设计意图:结合习主席的访英之旅,这一活动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在国际交往中礼貌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可见,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作为新时代的阳光少年,我们一定要从小学会讲究文明礼貌。接下来,就让我
10、们一起来寻找身边的榜样吧。活动六:寻找榜样【教师引导】寻找班内的“礼貌达人”,大家一起夸夸他们的“礼貌事迹”。你认为我们班谁最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学生七嘴八舌话榜样,寻找班级“礼貌达人”。【呈现课件】【学生活动】学生反思,感悟提升。(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身边的“礼貌达人”,引导学生由远及近,寻找身边的正能量,从而发现榜样就在身边。然后,通过“你离文明有多远”活动,引导学生督促和反省自己,寻找在礼貌方面的差距,做到感悟提升。教学达到导行和育人的目的。)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印度有这样一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同学们,礼貌就在我们心中。每
11、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户,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照耀我们每天的生活。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点温暖。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前进一大步。礼貌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希望,咱们班的全体同学,更多地来发现、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从点滴做起,以文明的中学生、礼貌的中国人向世界展现我们文明古国的风采和魅力。 (设计意图:在音乐背景下,教师分享一则格言,然后阐释自己对践行文明礼貌的看法,同时倡议同学们从点滴做起,做文明的中学生、礼貌的中国人,实现情感升华。)板书设计第三课 交往有艺术一、礼貌的力量 1礼貌的重要性2语言文明3行为文明教学反思 “千教万教教人做人”,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往往是知行分离。所以,如何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是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最大的关注点。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构建生活化、温馨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设计了体现学生行为美的视频片段,采用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这就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