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教学目标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②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③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 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理想是什么样子呢?
1)阅读教材P110一位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爷的回答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谈)
2、讨论:从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例中,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3、感悟:
1)从居民住房、生活环境、汽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祖国重大建设成就等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组照片和说明材料,从提供的反映人们的服装、饮食、住房、电视等四个方面的一组老照片,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感受一下:
A、今天他们所穿的服装是什么样子?
B、买牛奶要不要排上长长的队?
C、是不是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D、住的房子如何?
3)请他们尝试制作一组照片,切实感受一下。
4、交流体会: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1)结合书本提供的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体会。
2)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5、畅谈未来:
1)请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还可以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想象2020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
2)引导学生思考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5.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收获,教师及时补充。
6.课堂练习。
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当堂内容当堂完成。
7.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