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黄河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内涵。
2.感受诗中赞颂黄河精神的深刻内涵,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五. 想想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 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田野?
“英雄”一词赋予了黄河以人的精神风貌,写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同时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望字,引出了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调理清楚,章法严谨。
(3)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把黄河比作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子孙的哺育,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四、 圈点勾画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小组合作完成。)
1. 为什么说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黄河的精神是勇往直前,源源不断,而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烽火燃遍中华大地之际,歌颂黄河就是歌颂中华民族,这是中华民族的赞歌。
2.诗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来什么样作用?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1. 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比喻手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而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顽强奋斗,一往无前。
4.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做什么?
5.作业《导学稿》,预习《最后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