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第四课时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例5、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关于0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观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本节课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1页例5,
2、想: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3、做:尝试做第12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学生独立解答
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说明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2、检查“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
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 小结
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 。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四)
(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反思与感悟:
要让学生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去学习,首先要会说计算顺序,还要通过实际做练习加以巩固.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