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安二中 2016 2017 学年第 二 学期教案年级七学科语文主备人刘学平审核人王海峰武丽红使用人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时1时间总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精选典型事例。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法学法导读教具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个 人 复 备导(出示目标)一、导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
2、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这段话高度赞扬了谁?明确:闻一多。表现了他怎么样的精神品质?明确: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二、 思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师生正音。2.全体学生解释下列词语:望闻问切、兀兀穷年、迥乎不同、赫然3.简介臧克家、闻一多。4.根据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又是怎样衔接连缀的?明确: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
3、,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过渡句。本文是以什么表达方式来结构文章的?明确:作者是以议论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三、 议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思考上下两部分的共同点是什么?思(学生自学)议(交流讨论)展(展示自学成果)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个 人 复 备讲(教师精讲)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救国救民的需要及“说”和“做”的爱
4、国精神。2. 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四、 展五、 讲 文章叙述闻一多的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石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
5、的。“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六、 检请你列举一、二首闻一多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检(随堂检测)课堂小结分层作业1. 课时练基础部分(全体)2. 课时练提升部分(优生)课后反思板书设计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民主战士:说了就做,言行一致武安
6、二中 2016 2017 学年第 二 学期教案年级七学科语文主备人刘学平审核人王海峰武丽红使用人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时2时间总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精选典型事例。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法学法导读教具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个 人 复 备导(出示目标)一、导复习(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
7、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写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再说 、做了也不 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三件事例: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 “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
8、,后两件事略写。 4、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消化尽.文化史 他要给我们.文化药方三、议 1、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 不仅是写 “说”。而是把 “说”和“做”糅合起来写。 正如课文所写: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思(学生自学)议(交流讨论)展(展示自学成果)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个 人 复 备讲(教师精讲)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2、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 这一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 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目的是什么? 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 在“说和做”上闻一多
9、先生是怎样做的?(1) 起稿政治传单 勇敢无畏 革命家方面 (2) 群众大会演讲 大骂特务 不怕牺牲 (3) 参加示威游行 言行一致 目的:争取民主 四、展五、讲 1.文中哪些内容分别说明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及在群众大会上演讲等内容说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等内容说明他是“行的高标”。 2.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六、 总结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检(随堂检测)课堂小结分层作业1.掌握生字词(全体)2.课时练提升部分(优生)课后反思板书设计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闻一多 革命家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参加示 威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