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B)20 20 学年第 一 学期课程名称:_计算机辅助教育导论 _学生姓名:_ 学 号: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年级/班级: 04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阅卷人签名一、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61CSCL2效度3题库4评价内容体系二、判断正误并改正(8分,每题2分)1S线与P线总是不相交的。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即与环境的交互。 3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法要考虑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计算机。4网络化远程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远程和开放。三、简答题(48分,每题8分)1请分别说出术语CAI和CMI的全称,以及
2、两者之间的不同。2知识库和数据库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3如何设计校园网的教育服务功能?4从教学软件制作人员角度考虑的教学法有哪些?5在课件开发中,为什么要制作课件脚本?6列举所有CAI课件的基本模式。四、阐述题(32分,1、2题每题10分,3题12分)1从学生、未来的教师、终身学习者三种不同的立场,谈谈计算机辅助教育已经带来或者即将带来的教育变革。2理解阐述如何对中小学教学软件进行评价。3理解说明怎样进行课件制作?并以自身课件开发过程为例说明各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工作。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课程名称:_计算机辅助教育导论 _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年级/班级: 04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
3、必修、专业选修一、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1CSCL:Computer_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ning 或Computer_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强调利用计算机支持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的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学习交流、小组讨论、小组课题等合作性学习活动。2效度:是对测量准确程度的估计,即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测量到什么程度,是否如实反映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3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它是严格遵循教育测量理论,在精确的数
4、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4评价内容体系:如何把笼统的教育价值细分为一系列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便于处理、判断的信息分量,从而使评价人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观察、衡量教育价值,并以此为依据得出综合判断。这种对于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教育价值的结构化就是评价内容体系。二、判断正误并改正(8分,每题2分)1错误。总是相交或重合2正确。3错误。教师改为教材4错误。开放改为交互判断正确1分,改正1分三、简答题(48分,每题8分)1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3分)CMI,Computer-Managed Instruc
5、tion,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处理手段进行的教学管理活动。(3分)CAI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CMI则不是,而是观察、检测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而影响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方式和内容。(2分)2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知识包括概念、事实与规则。(2分)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包括属性值与元组。(2分)元素对照:属性值概念 ,元组事实,数据库中没有规则。(2分)知识库是具有智能的数据库系统,着重逻辑程序的设计,在性能上体现在演绎推理能力的扩充、语义知识的引入、知识的获取、知识和数据的有效组织及管理;效率上体现在数据库对用户查询的快速响应与查询优化上。(2分)3七大部分:1)教学系统。2
6、)管理系统。3)信息资源系统。4)课外教育系统。5)家庭教育系统。6)社会教育系统。7)通讯系统。可以用功能结构图作答。每少一个扣1分。4从教学软件制作人员角度考虑的教学法主要考虑引进的计算机环境如何实现,如何设计才能有效促进教学。(2分)包括人机界面的设计、人机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效果、人机交互活动的设计、挖掘有效的教学信息等。(6分)5课件脚本将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一步细化,具体到课件的每一屏框面的呈现信息、画面设计、交互方式以及学习过程的控制。(4分)能够很好沟通学科教师与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思路。(2分)课件的开发直接依据是课件脚本。(2分)6七种基本模式:操练与练习型模式(Drill
7、 and Practice)、指导型模式(Tutorial)、咨询型模式(Inquiring)、模拟型模式(Simulation)、游戏型模式(Gaming)、问题求解型模式(Problem Solving)、微型世界(Microworld)。每少一个扣1分。四、阐述题(32分,1、2题每题10分,3题12分) 13个思考角度,不限,1)教育观念;2)教育方法;3)教育模式。评分标准:观点清晰(5分),阐述充分(3分),适当举例说明(2分)。2从CAI课件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使用性五个方面来评价。分别论述各方面包含的内容。评分标准:内容完整(5分),观点清晰(3分),与实践活动结合(2分)。3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如下,结合课件制作实践。评分标准:内容完整(4分),观点清晰(2分),与实践活动结合(6分)。需求分析结构设计脚本设计课件开发教学评价发行修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模式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评价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