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 开 数 据 之 门147中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李书廷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摘 要数学这一学科主要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它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技术,他可以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正是因为其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学数学课教学越来越强调“生活化”教学。本文以实践为基础阐述中学数学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模式。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生活化;初中数学一、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一)
2、以学生为主体在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数学思维发展的实际,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我现在所教的七年级学段,那么我在创设情境时也要以简单的可思考问题为主,比如单循环、双循环问题就不能拿平面内能画多少直线来举例,因为对于几何知识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具体学习。设未知数解决实际问题也要给出足够的条件,以免出现根据已知无法列出相应的方程这一情况。适当涉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以便于今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了解两者差异。(二)创设具体生活情境的类型及应用条件图 1 创设生活情境类型在联系实际生活时,需要观察现实生活同时也要联系课本,能在现场演示或者通过技术手段直观展示
3、的也要尽量多展示,也要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而对于创设生活情境的类型,主要有生活与操作、故事与史实、悬念或矛盾、游戏或竞赛、类比或猜想等。在我实际教学中比如在讲到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制作几个立体图形,并小组讨论展开图形是什么图形。在讲到正负数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史实让学生了解在我国古代就有着正数负数的概念,而通过正负数的表示人们是怎么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三)创设情境的原则围绕既定数学知识点创设情境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果单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那么“生活化”教学模式也失去了本质意思;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什么年龄段就要提出符合学段的问题,不能将还没有学
4、过的知识作为对新知的探索;具有科学、探究、趣味和发展性,所创设情境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并且具有可探索的意义而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数学知识而提出问题;贴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自我思考产生问题意识进而促进探究学习,所创设生活情境需要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能举一反三,根据所提问题来思考类似问题要如何解答。二、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问题图 2 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问题(一)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行为能力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影响,教师对课堂的“知识本位”意识制约着师生进一步互动交流,教学过程单纯服从教学安排而导致教学思路被束缚。比如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节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
5、盒,通过包装纸盒的制作,掌握制作方法,并通过包装盒的制作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关转化关系。通过实践的形式来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每个面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立体图形展开图的位置,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美术设计与鉴赏能力。(二)过分重视生活化教学形式,忽略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师虽然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革新,但是课堂上仅仅是片面的模仿专家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一些经典的生活化教学形式被引用,比如学生当老师,或者小组讨论创设情境,但是却忽略了客观实际,看似热闹的课堂氛围,实际上很多教学内容学生并没有掌握,教学目
6、标也被相应弱化。在学生还没有掌握数学公式时将“生活化”的教学片段引入课堂,使学生不理解生活实践与本节课所学有什么关系,使学生迷失方向,无法从学科知识中顿悟,也难以把握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相应关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47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472023/3/29 15:29:562023/3/29 15:29:56148教育EDUCATION系。基础性的知识没有掌握好,也没办法进行发展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反映到生活当中。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这种“歌舞升平”的假象中学生对于数学课堂也渐渐产生了倦怠心
7、理。三、“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及实践应用(一)教学应贯穿新的课程理念传统的课堂理念主要是老师教和学生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师“一言堂”。老师的教学模式为:以我为准,以考试为准,以教辅为准的三大“准则”。因此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思考过程,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学习模式基本为:老师讲概念、公式要求我背会,背完要求我做题,这样的被动教书与被动学习不利于课堂教学更新也并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也难以继续推行。因此教师应该更新课堂理念,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及教师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书本走向学生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
8、理解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与思相结合,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了解解决过程可以运用哪些数学知识,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二)教学应建创生活化教学环境中学数学课的教学环境相比较而言较为沉闷,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生动的教学模式,课堂更像是在走流程。不同于语文的文字魅力和历史的宏大叙事,数学课的课堂内容始终都围绕着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如方程的应用问题,几何的理解运用,这些内容学生在理解上有一些困难,如若老师不能将生活素材充盈到这些原理当中,仅仅单方面的输出理论
9、,学生在课堂中就已经失去了主体性,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教师自我陶醉式的讲演就难以带动学生。图 3 教学内容改良途径想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改善课堂氛围,营造积极求知、丰富有效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开发思维提升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在教学形式上应多采用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令学生在“百家争鸣”的教学环境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感,在社会生活中有所用、有所益。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制定对策,要根据具体的学校条件,师资水平以及学生素质,做出最优决策促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好更快的落实到课堂上来。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前提,运用互联网现代教学技术,分析学生理
10、解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情境。而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也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所设题目要更接近现代社会,避免设置的题目中的生活用品学生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怎么用这一情况的出现。这样不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可将作业与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做题兴趣,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进行思考与计算,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三)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学生无法理解公式的运用:什么时候可以用公式,什么时候用哪个公式。比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在“单循环”“双循环”这一问题中经常出现不知道何时用单循环,何时用双循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就结合实际举例子:老师现在要坐火车去旅游
11、,旅游后还要坐火车回家,而在这中间,老师需要路过很多城市,而不管老师是去还是回来,路过这些城市,到达每个城市的票价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是去还是回来计算的价钱是一样的。就像单循环问题中参赛队与其他队进行一场比赛一样,计算票价时要采取单循环的方法,去与回仅计算为一种情况。但是经过的城市顺序在去和回来的路上是不一样的,就像双循环中所有参加比赛的队都相遇两次一样两种情况是不相同的。因此在计算时是双循环问题,去与回计算为两次情况。而联系实际生活,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公式。围绕既定的数学知识点,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也有助于对公式的理解。在几何体的
12、初步认识中,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带到课堂中,比如棱柱形的饼干盒、圆形的篮球、圆锥形的圣诞帽等等现场展示,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探索各种形状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图形又有什么不同,同时也可让同学们回家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便于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与性质。也可以通过白板演示的方式了解各种图形的展开图是什么形状,制作小道具,观察一个长方形是否能围成圆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是否能围成圆锥,而这个圆和扇形之间要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使得正好围成,正方体的展开图都有哪些情况,制作简单的小道具,自己动手将展开图围成正方体,探究哪些情况的展开图不能围成立体图形,原因是什么。这样
13、做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自发的探索中学生更能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刻,学完就忘的情况也会少很多。结语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社会的帮助,同时对学校和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想学习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相应理论,真正的贯彻落实,在数学课当中推广下去,还需要时间和各方的坚持与努力。数学课“生活化”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需求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前途必定是光明的,同时也希望各方能够积极的创设条件,积极的解决相应问题,为生活化教学理论的实施和展开铺平道路,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李春明.生活化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J.华夏教师,2019(09):65-66.2 杨春金.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J.家长,2022,(28):58-60.3 张 念 香.中 学 数 学 生 活 化 教 学 摭 谈 J.新 课 程 研究,2021,(31):54-55.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4823.3月排版文件-230320(改版).indd 1482023/3/29 15:29:562023/3/29 15: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