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原发性肺癌诊断讲座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6474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肺癌诊断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原发性肺癌诊断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原发性肺癌诊断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原发性肺癌诊断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原发性肺癌诊断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标准 吴 文 辉1.2010-08-03发布 2011-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本标准由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2.肺癌的基本情况肺癌的基本情况 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和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世界第一位癌症死因。据报道,2009年美国肺癌发病人数219440人,死亡人数达159390人。在中国,肺癌发病人数从2000年381487人上升至2005年497908人,死亡人数也从2000年327643人上升至2005年428936人。3.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中国肺癌发病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规

2、范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使众多的肺癌患者受益,是全国各级各类具备基本资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约80%-90%的肺癌可归因于吸烟。与非吸烟者相比,45-64岁每日吸香烟1-19支和20支以上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27和8.61,与从不吸烟者比较,长期每日吸烟1-19支和20支以上者死于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14和10.73。5.肺癌的高危人群:一般指长期吸烟(年龄45岁,吸烟指数400)和(或)有职业接触史(如石棉)的人群。6.原 发 性 肺 癌 诊 断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发性肺癌的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组织学分类、分期

3、、鉴别诊断、筛查和随访。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诊断。7.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原发性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8.小细胞肺癌 SCLC:一种特殊病理学类型的原发性肺癌,有明显的远处转移倾向,预后较差,但多数病人对放化疗敏感。9.非小细胞肺癌NSCLC:除小细胞肺癌以外其他病理学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一定差异。10.中心型肺癌: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及以上的原发性肺癌。周围型肺癌: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原发性肺癌。隐性肺癌: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影像学和纤

4、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的原发性肺癌。11.缩 略 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EA:癌胚抗原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片段19SCC:鳞状细胞癌抗原12.诊治流程:拟诊肺癌病例 肺癌门诊 继续随访 肿瘤标志物检测 影像学检测 组织或病理学检测 确定诊断 排除诊断 继续随访 可切除 可切除性评估 不可切除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访13.诊 断 依 据高危因素吸烟史和(或)肺癌高危职业接触史(如石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14.症 状咳嗽伴血痰的病人,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发热和气促是肺癌常见的五大

5、症状,其中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血痰是对诊断最有意义的症状。此外,肺癌病人还可有体重减轻。有症状的病人常常合并慢性阻塞肺性病(COPD)。15.年龄在40岁以上,有刺激性咳嗽、血痰、发热等,经治疗两周以上不愈,应进一步检查。小细胞肺癌病人可出现神经类副瘤综合征。神经类副瘤综合征包括Lamber-Eatonz综合征、脑脊髓炎和感觉神经病;内分泌类副瘤综合征包括库欣综合征和恶性低钠血症。16.体 征多数肺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病人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症状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静脉炎等,应作肺部X线检查或胸部CT检查。17.临床诊断为

6、肺癌的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头面部浮肿、Horner征、Pancoast综合征等提示局部转移的可能。18.临床诊断为肺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19.辅 助 检 查血液生化检查:对于原发性肺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肺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20.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应包括:CEA:30%-70%肺癌患者血中有异常高水平的CEA,但主要见于晚期肺癌患者。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估计肺癌预后以及

7、对治疗过程的监测;21.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对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为40%-70%,特异性为65%-8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22.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特异性可达9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23.SCC: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SCC阳性率为39%-78%,是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24.影 像 学 检 查影像学检查应包括:胸部X线检查:是肺癌影像诊断的首选,必须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检查。约有5%

8、-15%的肺癌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单凭X线检查发现肺部病灶;25.CT 检 查:胸部CT检查目前已成为估计肺癌胸内侵犯程度和范围的常规方法或首选方法,主要用于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鉴别诊断及治疗后随诊。行胸部CT扫描时范围应包括肾上腺。肺癌病人应尽量采用增强扫描,尤其是肺中央型病变的患者。胸部CT诊断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40%-65%,特异性45%-90%;26.2024/3/12 周二27.头颅CT是显示肺癌脑转移的基本检查方法,有临床症状或者进展病人应进行脑CT扫描,但需采用增强扫描。头颅MRI检查较CT更敏感;28.CT也是引导经胸穿刺活检的重要诊断技术,可将其用于难以定性的肺内病变的诊

9、断,以及临床诊断肺癌需经细胞学、组织学证实而其他方法又难以取材的病例;29.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主要用于病变位于近胸膜侧)是肺癌的重要诊断技术。30.B超或彩超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及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有时也用于颈深部淋巴结的检查;对于贴邻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31.MRI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对于下列情况可考虑此检查:肺上沟瘤需要显示胸壁侵犯及臂丛神经受累情况;需要判断纵膈中的心包及大血管有无受侵或有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例;需要鉴别手术或放疗后肿瘤复发或纤维化的病例。32.骨扫描:可用于以下情况:肺癌的术前

10、分期检查,伴有局部骨痛症状的病人。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临床分期晚于IIa期者应常规行骨扫描检查。但由于骨扫描有20%-30%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故对骨扫描检查阳性的病人,有条件的单位应做MRI检查验证;33.PET:诊断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78%,特异性81%,较CT为高,但是成本高。34.PET/CT检查:对于胸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诊断,和常规影像学检查(腹部CT和骨扫描)相比,能更准确地对肺癌进行分期,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鉴别放化疗后肿瘤未控和瘢痕组织;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再分期。35.其他检查包括:痰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肺癌简单方便的无创诊断方法,连续涂片检查可提高阳性率约达6

11、0%,是可疑肺癌病例的常规诊断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肺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必需的常规检查项目。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经支气管镜穿刺活检(TBNA),以利于治疗前分期。TBNA诊断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92.3%,特异性100%;36.纵膈镜:是评价纵膈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纵膈镜检查用于影像学检查诊断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怀疑,或需要证实PET/CT检查发现的阳性淋巴结;其他如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活检、胸水细胞学检查等,在有适应症的情况下,可分别采用以协助诊断。37.肺癌的分类和分期肺癌的分类肺癌的分类按照WHO肺癌组织学分类。38.肺癌的

12、分期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使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该分期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NCCN)于2009年采用,不再使用2002年肺癌国际分期。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对于接受非手术的病人采用局限期和广泛期分期方法,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病人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39.诊 断临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作为临床诊断: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物,有分叶或毛刺;40.肺癌高危人群,有咳嗽或血痰,胸部X线检查发现局限性病变,经积极抗炎或抗结核治疗(2周-4周)无效或病变增大者;节段性肺炎在2个月-3个月内发

13、展成为肺叶不张,或肺叶不张短期内发展成为全肺不张;41.短期内出现无其他原因的一侧增长性血性胸水,或一侧多量血性胸水同时伴肺不张者或胸膜结节状改变者;明显咳嗽、气急,胸片显示双肺粟粒样或弥漫性病变,可排除粟粒性肺结核、肺转移瘤、肺真菌病者;42.胸片发现肺部肿物,伴有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并出现上腔静脉阻塞、喉返神经麻痹等症状,或伴有远处转移表现者。临床诊断肺癌病例不宜做放化疗,也不提倡进行试验性放化疗。43.确 诊 肺 癌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为肺癌。肺部病变可疑为肺癌,经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胸腔镜、纵膈镜活检或开胸活检明确诊断者。痰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建议除

14、外鼻腔、口腔、鼻咽、喉、食管等处的恶性肿瘤;44.肺部病变可疑为肺癌,肺外病变经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者;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肺腺癌和转移性肺腺癌,鉴别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确定肿瘤的神经内分泌状况。45.鉴 别 诊 断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肺错构瘤、支气管肺囊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炎性肌母细胞瘤、硬化性血管瘤、动静脉瘘和肺隔离症等。这些良性肿瘤的病变在影像检查上,均各有其特点,若与恶性肿瘤不易区别时应考虑手术。46.结核性病变:是肺部疾病中较常见也是最容易与肺癌相混淆的病变。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对于临床上难于鉴别的病变,应反复做痰液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直至开胸

15、探查。在明确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前禁忌行放化疗,但可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及密切随访。OT试验阴性不能作为排除肺癌的指标。47.肺炎:大约有1/4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现。对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应高度警惕有肺癌可能。其他:包括发生在肺部的一些少见和罕见的良恶性肿瘤,如肺纤维瘤,肺脂肪瘤等,术前往往难以鉴别。48.肺癌的筛查尽管早期肺癌行动计划研究显示低剂量CT筛查 可以发现可治愈的肺癌,目前美国癌症协会(ACS)和NCCN专家组不建议在无症状的人群 中进行肺癌筛查。49.随 访对于新发现肺癌患者应建立完整病案和相关资料档案,诊治后定期随访和进行相应检查。对于肺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结束后第1-2年每4-6个月随访1次,从第3年起每年随访1次;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结束后第1年每2-3个月随访1次,第2-3年每3-4个月随访1次,第4-5年每4-6个月随访1次,从第6年起每年随访1次。检查项目包括病史、体检和胸部CT检查,根据临床情况决定是否行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内镜或其他影像检查。50.谢 谢!51.2024/3/12 周二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