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文本,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两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而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发热,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感染性发热:,大多数传染病都可引起发热,如流行性感冒、恙虫病、结核病和疟疾等。,非感染性发热:,见于肿瘤、结缔组织病、,及血液病。
2、,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特有。,外源性致热原,(,病原体及其产物、,免疫复合物、异性蛋白、大分子,化合物、药物等,),进入体内,激,活单核,-,吞噬细胞、内皮细胞、,B,淋巴细胞等,使后者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IL-1,、,IL-6,、,TNF,、干扰素等。,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循环刺激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之释放前列腺素,E2,(,PGE2,)。,后者把恒温点调高,使产热超过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发热程度:,临床检测体温分为口腔舌下体温、腋下体温、直肠体温,(,肛温,),。其中,口腔和直肠需探测,3,分钟,腋下需探测,510,分钟。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的程度可分为:,发热程度:,低热
3、:,37.537.9,;,中度发热:,3838.9,;,高热:,3940.9,;,超高热:,41,以上。,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1),体温上升期,:是病程中体温升高的阶段。体温逐渐升高,伴有畏寒,可见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若体温急剧上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可见于疟疾、登革热等。,2),体温持续期,:是指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并持续一段时间的阶段。见于,症状明显期,(,极期,),3),体温下降期,:是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降的阶段。有些传染病,如伤寒、结核病等多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如数天,),才能降至正常;而疟疾、败血症等则可在短期内,(,如数十
4、分钟内,),降至正常,同时常伴有大量出汗。,热型及其意义,:,热型是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可通过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温曲线进行观察。常见,5,种热型:,1),稽留热,:高于,39,以上,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2),弛张热,:高于正常体温,,24,小时相差超过,1,,常见于败血症。,3),间歇热,:,24,小时内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体温之间,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4),回归热,: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再次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氏杆菌病等。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浪热。,5),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无规律的热型
5、,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浪,热,不规则热,发热的护理评估:,1,、病史:,流行病学特点,发热时间、热型、伴随症状、退热情况。,是否伴有皮疹、黄疸、腹泻、头痛等。,2,、身体评估:,体格检查,测量生命体征。,是否伴有皮肤颜色、有无皮疹等。,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病原学检查。,发热的常用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释放致热原有关。,2,、其他护理诊断:,如: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1,、监测病情变化:,体温。发热过程、热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实施降温措施,观察降温效果及有无虚脱等。,2,、采取合适有效的降温
6、措施:,物理降温,:冰帽、冰袋冷敷等。,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等。,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降温注意事项:,1,、防冻伤。,2,、休克表现及周围循环差者禁用冷敷及酒精擦浴。,3,、全身皮疹及出血倾向禁用温水、酒精擦。,4,、药物降温避免虚脱。,5,、冬眠疗法。,发热的护理目标及评价:,1,、病人及家属了解发热相关知识,2,、体温正常,二、皮疹,第二节 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发疹性传染病:,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发疹。,皮疹(外疹),发疹,粘膜疹(内疹),疹子的出现,时间,、,部位,和先后,次序,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时间:,1,痘,2,猩,3,天花,,4,麻,5,斑,6
7、,伤寒。,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的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同时有口腔黏膜疹,(,科氏斑,,Koplik spot),。,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1),斑丘疹,:,斑疹,呈红色不凸出皮肤,可见于斑疹伤寒、猩红热等。,丘疹,呈红色凸出皮肤,可见于麻疹、恙虫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斑疹和丘疹均为充血疹,压之褪色。,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玫瑰疹,属于丘疹,呈粉红色,可见于伤寒、沙门菌感染等。,斑丘疹,是指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可见于麻疹、登革热、风疹、伤寒、猩红热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2),出血疹,:也称瘀点,相互融合
8、形成瘀斑。多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等。,3),庖疹,:多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亦可见于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若庖疹液呈脓性则称为脓庖。,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4),荨麻疹,: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蠕虫蚴移行症和丝虫病等。,有些疾病,如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可同时出现斑丘疹和出血疹。,皮肤焦痂发生于传媒昆虫叮咬处,可见于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斑丘疹,斑丘疹,瘀点瘀斑,荨麻疹,庖疹,发疹的护理评估:,病史:皮疹出现的时间、顺序、部位等,有无其他不适如发热等。,身体评估:生命体征及全身一般情况。观察皮疹的大小,形态,有无融合
9、,合并感染及消退情况,及全身皮肤粘膜有无红肿,淋巴结有无肿大。,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发疹的常用护理诊断:,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皮肤粘膜的损伤有关,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观察出疹与消退情况,有无色素沉着,结痂等。,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注意保暖,病人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局部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忌用酒精与肥皂水擦拭。内衣要清洁干燥舒适,勿抓挠,以免损伤皮肤。,口腔黏膜疹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黏膜湿润。,眼部护理:观察结膜充血、出血情况。防止继发感染。,3.,毒血症状,细菌毒素、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等,可引起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关节和骨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也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