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
1.1国家、铁道部文件、初步设计批复情况及初步设计图纸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交运[2008]1685号。
铁道部《关于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建函〔2008〕1122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新建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8]90号。
国土资源部《新建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批复》国土资预审字[2007]55号。
铁道部《关于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及监理招标计划的批复》铁建设函[2008]1128号。
1.2本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
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工程测量规程
GB50026-200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0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铁
道
部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62-97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TB/T10059-98
铁路工程设计CAD技术规范
TB10044-98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01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25-9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2005
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
TB10218-99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1-2009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TB10402-2007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49-2004
行
业
行
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7-9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200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29-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51-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JGJ110-2008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126-200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139-2001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02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CECS24:90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29-98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94:2002
主要图集
类 别
名 称
编 号
图
集
国
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
04G362
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
02J102-2
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
02SG614
地沟及盖板
02J33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02J301
公共建筑卫生间
02J915
防火门窗
03J609
钢筋混凝土过梁
03G322-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03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04G101-3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S1、S2、S3
给排水标准图集
01S、02S、03S、04S、99S系列
华北地区标准图
88J、91SB、92DQ系列
主要标准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预拌商品混凝土
GB14902-2003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JGJ163-2004
主要法规
序号
名 称
备 注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法规文件汇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85年主席令第28号
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发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97年主席令第91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人大通过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8年10月28日人大修订
7
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 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
建设部 建建(2000)211号
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8】91号
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
1.3编制原则
(1) 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床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2) 符合性原则
必须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3) 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4) 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2、编制范围,主要包括:
北戴河站由主站房和站台雨棚组成,本工程新建站房中心里程为DK248+826.37,新建动车场站台里程为DK248+561.37~DK249+012.06,既有雨棚站台里程为K276+528.10~K277+107.70。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 工程简况
北戴河车站是津秦线上的重要客运站,同时也是天津至秦皇岛津秦铁路客运专线的重要枢纽,是地区内的重要辅助客运站。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内,西临留守站,东临北戴河,南临205国道。北戴河站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新建站房、改扩建站台雨棚及改造延伸进站天桥。
1.1主站房
新建主站房分二层,首层为进站集散厅、基本站台候车大厅、出站厅和办公商业设备用房,地面标高±0.000m,层高8.1m。二层为候车大厅,进站口及进站天桥,楼面标高为8.1m,室内净高10.0m。候车大厅两侧为2层夹层,层高分别为5.4、3.7m,作办公、商业及设备用房。站房屋盖为大跨钢结构屋盖,屋盖最高点标高为21.20m。站房平面尺寸顺轨道方向为172.0m,垂直轨道方向为36.0m。
1.2站台雨棚
站台雨棚为改扩建,既有车场为3台6线(含正线2条),现有(550×10.5×1.25)基本站台一座, (550×10.5×1.25)中间站台两座。原雨棚结构采用正放三角形的三肢格构式桁架,跨度64.6m,桁架柱边长约2.5米。现基本站台改建为15.0m,桁架跨度扩大到69.1m。
1.3新建雨棚
车场新建2台6线(含正线2条),设450×11.5×1.25中间站台两座。新建雨棚跨度为49.0m,新建雨棚造型与原雨棚统一,结构同样采用正放三角形的三肢格构式桁架。
2、工程重点及难点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需保证正线的正常运行,同时与线下单位存在同时交叉作业,根据现状情况,施工控制重点是:
2.1 运行正线的安全防护
本工程雨棚及天桥施工期间,京哈正线需要正常运行,为避免施工人员、设备等的侵限造成行车安全事故,项目部针对正线防护编制切实可行的防护方案,组织各监控、设备管理及主管单位进行论证,制定详细的材料运输、棚架搭设、监护、拆除施工作业方案,加强过程监控,建议行车进行必要的限速等措施,并采用多次转线完成各施工作业,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施工安全。
2.2 雨棚滑移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监控
本工程既有雨棚在扩建时,需对原有雨棚先行进行支撑处理,充分利用车站停办客运的有利条件,编制完善的支撑搭设、雨棚切割、雨棚滑移、杆件增补、塔架拆除以及材料运输的方案,加强过程施工组织工作,邀请知名路内外专家对施工方案、流程进行审核与论证,采用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搜集、分析等措施,对既有雨棚状态、切割过程、滑移过程、卸荷等全程监控,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做到预想、过程控制、监督校核,保证工程滑移作业的安全,确保施工期间行车安全。
2.3工程工期
本工程的装修作业完全在冬期进行,并跨越春节,为保证节日期间的连续作业,项目部组织多年合作的劳务作业公司组织施工,并对作业区段进行分解,采取多点、全面、同步作业,加强施工作业的立体交叉监控和防护,为赶工期、抢时间、保质量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
第三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1、自然特征
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区域地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气候特征
北戴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本区地处冰冻区,标准冻土深度85cm。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98.5mm,年最大降雨量1273.5mm(1969年),每年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的35%。本区主导风向受季风控制,冬季多北风和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和南风,全年平均风速4.5m/s,最大风速为东北风,风速可达18m/s。夏季平均最高气温33.0~33.60C,冬季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8.50C,极值-24.30C(2000年1月)。
1.2 工程地质
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上部属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以杂填土、耕植土、粉细砂、粉土、粉质粘土、中粗砂、圆砾等为主,其下部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风化层,按其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将场地所揭露的地层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表2-3。
表2-3
层
号
时代
成因
岩土
名称
层面
标高(m)
厚度
(m)
岩性描述
①1
Q4ml
杂填土
2.67~4.07
0.40~4.80
灰褐色~杂色,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砂性土、灰渣、碎砖头、碎石、煤渣及少量生活垃圾等组成,分布较连续,厚度不均,回填时间3年左右。
①2
Q4pd
耕植土
2.20~3.57
0.40~0.80
灰褐色,松散,湿,由粉土混砂等成分组成,含植物根系,分布不连续。
②
Q4mc
粉细砂
-0.73~2.87
0.50~3.50
灰褐色~灰黄色,湿~饱和,松散,长英质,级配较差,均粒,含粉土薄层和粘粒,分布连续。
③
Q4mc
粉土
-2.53~1.50
0.70~3.90
灰黄~灰色,湿,稍密~中密,含淤泥质土和砂粒及少量贝壳碎片,分布连续。
④
Q4mc
粉土
-3.93~0.46
0.40~2.00
灰~灰褐色~灰绿色,湿,中密,夹粉质粘土薄层,混砂粒,分布不连续。
⑤
Q4al+pl
粉细砂
-4.91~1.18
0.40~4.30
黄褐色,松散,饱和,长英质,均粒,含粘粒,级配较差,分布连续。
⑤1
Q4al+pl
粗砾砂
-3.50~2.19
0.50~1.50
黄褐色,中密,饱和,长英质,混粒,分布于第⑤层粉细砂中,仅见于15、16、21、22号钻孔附近。
⑥
Q4al+pl
粉质粘土
-7.51~4.54
0.40~3.40
黄褐色,可塑,具铁染,含砂粒,分布连续。
⑦
Q3al+pl
中粗砂
-9.17~5.93
0.40~3.10
黄褐色,饱和,中密,长英质,混粒,级配较差,夹有砾砂和卵石薄层,分布不连续,局部缺失。
⑧
Q3al+pl
圆砾
-10.04~6.44
大于2.20
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成分为火山岩,部分为灰岩,圆砾呈圆形或亚圆形,由粘性土及中粗砂充填,局部轻微胶结,分布连续。
⑨
Ar
强风化混合花岗岩
-15.21~11.94
未揭穿
黄褐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岩体呈碎块状,夹伟晶岩脉。
1.3 水文地质
本区位于地下水的径流区,由北向南流动。地下水可分上下两个含水层组。第一含水层组:上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的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第②层粉细砂、第⑤层粉细砂 。第③层粉土属弱含水层,第⑤-1层粗砾砂,由于含粘性土较多,透水性及富水性均较差。第二含水层组:下部弱承压水,主要含水层为第⑦层中粗砂及第⑧层圆砾。其中第⑦层透水性较好,第⑧层圆砾,因含较多粘性土,透水性较差。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以蒸发和侧向地下径流为主。
勘察期间,所有钻孔中均见地下水,上层稳定地下水埋深0.53~1.95m,相应地下水位标高为1.74~2.27m。下层承压水,根据水文地质试验井观测,水位标高为0.68~0.89m。本场地西北侧,有一由西向东分布的长条形水塘,长约200m,宽30~50m,该水塘为市区排洪河在雨季排洪不畅的情况下的蓄洪洼地,现水深1~2m,水面标高2.19m。本场地上层潜水受排洪洼地水的补给,水位变化与其关系密切。
地下水位将受季节性降水和地表水体影响变化浮动,其中主要是对第一含水层组影响较大。地下水位年最大平均变幅约为1.00m。本地区丰水期在6-9月份,一般至8月下旬地下水位达到最高值,枯水期间最低水位约在每年的5月。勘察期间处于平水位期。
根据初勘ZK4和ZK22号钻孔现场取水样的水质简分析报告结果,地下水类型属Cl-SO4+HCO3-Na型,PH=8.0,属偏碱性水。秦市属冰冻区,Ⅱ类环境,按地层渗透性及腐蚀介质Mg2+、SO42-及侵蚀性CO2的含量,依据规范标准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4地震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的有关规定,本场地
的抗震设计参数如表3-1。
抗震设计参数 表3-1
县区
抗震设计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
标贯锤击数基准值
区
7
0.10g
第二组
8
2、交通运输情况
2.1铁路
北戴河车站位于是津秦线上,同时也是天津至秦皇岛津秦铁路线的重要枢纽。便捷的铁路干线可作为远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
2.2公路
北戴河车站紧邻205国道,道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周边有京沈高速、沿海高速,为北戴河站施工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3、用水用电条件
3.1施工用水
利用城市自来水和铁路车站既有水源。
3.2施工用电
利用北戴河车站既有电源和自备发电设备相结合。
4、周边环境条件
北戴河站位于205国道边,紧邻戴河,周边沙石料丰富,附近有砖厂、水泥、石灰等建材等经营单位,可确保工程需要。
第四章 施工部署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和谐铁路建设要求,牢固树立铁路建设新理念,以标准化管理为主线,以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目标,全面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水保、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因素,确保高标准、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建设任务。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现行规范、规程,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本工程计划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实现。
2、 工程目标
以标准化管理为主线,以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目标,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因素,确保高标准、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北戴河站建设任务。
2.1质量目标
(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目标值;
(3)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工程结构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5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
(4)争创河北省建设工程“安济杯”。
2.2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消灭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消灭重大火灾事故。消灭铁路既有线行车一般及以上事故。2.3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工期安排为234日历天,计划于2010年10月10日开工,2011年5月31日竣工。
2.4投资控制目标
投资控制目标将总投资控制在铁道部批准的范围之内。
2.5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按照河北省、铁道部有关文明施工要求组织施工,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铁路工程。创建河北省“安全文明工地”、铁道部“标准化工地”。
2.6科技创新规划
科技创新是施工企业获得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施工企业针对本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加强科研攻关和加大科研工作投入,以确保安全施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专项课题争创科技进步奖。
3、组织管理机构
3.1组织机构说明
北戴河站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隶属北京铁路局,具体负责北戴河站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行指挥长总负责,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分工负责,各部门归口管理、逐级负责的管理模式。采用施工总承包制、设计咨询制、工程监理制。指挥部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和综合部。按照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管理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要求进行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积极构建以指挥部为龙头,地方政府、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物资供应商等广泛参与,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格局,以标准化管理规范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各项工作,促进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快速提高。
3.2组织机构图
北 京 铁 路 局 北 戴 河 站 指 挥 部
施 工 总 承 包 单 位
监 理 单 位
设 计 单 位
指挥部部门职能表
建设管理工作
综合部
计财部
工程部
安质部
综合管理类
人事劳资党务
●
行政事务管理
●
计划财务类
计划统计
●
○
财务管理
●
工程招标
○
○
●
○
投资控制
●
○
○
合同管理
○
●
○
○
工程计价
●
○
勘察设计管理 类
勘察设计管理
●
○
科研和技术引进
●
○
施工图审核
●
○
变更设计
○
●
○
工程管理类
施工组织管理
○
○
●
○
工程技术管理
●
○
征地拆迁协调
●
环水保管理
●
○
工程调度
○
●
工程验工
○
○
●
○
安全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
●
质量管理
○
○
●
物资设备类
物资材料管理
●
○
○
设备管理
●
○
○
注:● 表示主要责任部门; ○ 表示相关责任部门
3.3设计单位现场机构
设计单位现场组织机构按照设计任务划分的区段进行配置,每个设计单位按照满足配合现场施工的需求,派驻设计单位驻现场机构,配合施工。
3.4监理单位现场机构
监理单位根据监理的标段划分设置现场监理总站,在每个监理标段内,根据管理长度及有关规定划分若干监理分站,进行日常监理工作。
3.5施工单位现场机构
施工单位设置现场项目管理指挥机构,工地按照施工组织及单元划分要求配属一定数量的专业作业队(工区)、预制厂、拌合站等。一线施工队伍采用企业直属队和“架子队”管理模式。
4、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站房特点,施工从西到东按照施工后浇带位置划分3各区段,首先施工1区,然后按顺序施工2区、3区;如图所示:
北
2 3
1
南
4. 1施工总体安排及主要阶段工期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图1
5、施工准备、征地拆迁方案和建设协调方案
5.1施工准备
(1) 征地拆迁
按照总体施组安排,制定征地拆迁详细计划,重点做好建设用地的正式手续、三电和地下管线、管道的迁改工作。对先期开工点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按时开工。涉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项目需要提前取得允许开工的各项手续。
(2) 施工图供应
按照施工总体安排,做好全线施工设计图纸的供应计划,与设计部门签订委托设计合同,督促落实重点工程的图纸供应,图纸到位后分批组织施工图审核,做到开工及时。
(3) 工程招标
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及时制定项目招标计划上报铁道部批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及监理标的招标工作。
(4) 施工物资供应准备
按照施工组织进度安排,依据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各项物资设备的招标计划,甲供、甲控物资按照程序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物资及设备的招标,属于部管物资的提前上报物资供应计划请求,由铁道部组织招标,确保施工所需的物资设备能按时供应到现场。
5.2征地拆迁方案
由地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统征统迁,铁路各站段管理单位派专人配合实施。属中央、地方、铁路企业产权的各类地下、地上管线和管道按照施工要求提前制定拆迁计划,按照签订的有关拆迁协议分专业负责组织实施。
5.3建设协调方案
(1) 征地拆迁协调
建设单位成立征地拆迁办公室,由主管领导负责,重点负责与地方征迁部门的联系工作,整体协调和督促征地拆迁工作。各施工单位相应成立征地拆迁部门,设专门领导负责,配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做好征地拆迁的有关具体工作,按照与秦皇岛市政府达成的协议,分阶段进行地上物的拆除及地上、地下市政管线的拆改,确保开工前场地内水、电、气、暖、电信等管线必须切断或停止使用。市政专业拆改完毕后需提供拆改后的接口位置,以供后续施工参考。
(2)图纸供应协调
由建设单位专职部门负责图纸供应工作,按照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严格按照有关条款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对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工作质量考核,及时解决图纸供应矛盾。
(3)施工准备与市政的协调
根据工程实施阶段所需的临时给水、排水、供电需要,施工用水引自市政自来水现场加压后供给施工、生产、消防使用;施工排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及场区雨雪排水,生活污水通过临时生活区化粪池处理后经临时排水管线汇入市政管网;施工用电由市政电源引自现场后经临时移动式变电站分路供施工、生活、加工使用,紧急电源供应由自设柴油发电机保障。
(4)与“四电”安装的协调
A、 与“四电”专业协调原则
施工站房单位须与站后四电施工单位联系,共同了解设计意图、施工进度安排,签订施工配合协议,协调配合事宜,及时调整施工进度。
在建设单位牵头组织下,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参加,重点做好接口单位的配合:在施工前期,详细审查图纸,建立接口表,明确与所有相关系统的接口形式,制定施工调整方案。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施工时间,减少交叉干扰。需要参建方调整计划时,参建方应服从总体进度,为其他专业施工创造条件。整个施工过程中,及时澄清和落实自身及相关接口方处理的情况。与其他专业没有交叉或干扰较少的工程项目,组织力量进行突击和会战,抢出因交叉施工而影响的工期。协调站前及站后施工关系,保证站前和站后工程的合理衔接及站后工程(主要为信号、信息)的过渡工程。
B、与“四电”专业协调配合事项
供水:总承包方负责布置现场总供水管道,并甩出支管阀门供分包商使用。在楼层安装立管,每层开设供水阀门,并提供高压水泵增压供水。高压水泵由总包派专人管理,确保及时供水;
供电:施工现场四周平面布置分电箱,由总包从总配电室接至各分电箱,分电箱考虑各使用单位的插座数量,由总包直接管理。各分包商需在分电箱接线用电,事先提出申请,总包负责接通电源;
场地:专业队伍进场施工前,向总包提供其施工及设备构件堆放所需场地面积和部位,以便总包进行合理安排施工场地;
道路:总包配合按施工顺序,设备材料进场、车辆流量等因素,管理好场内道路使用,确保施工道路通畅无阻。
技术:总包提供施工现场工程轴线、水准基准高程测量点,提供各层楼最终完成的地坪标高,现楼层竖向柱、墙结构体系上,放置相对标高控制线供各分包单位使用。
(5) 与环、水保部门的协调
施工单位入场后按照环保和水利主管部门批准的环、水保文件,要求各施工单位做好现场环、水保的保护与实施方案,建立环、水保管理体系,并建立有关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正式动工前由建设单位协调和组织,办理有关开工许可审批手续。
(5)与“客服”系统安装协调
客服系统和站房使用结合紧密,需要双方技术人员核对技术参数,做好技术交底,确定时间节点,建筑专业对客服系统提出的预留空洞、预埋件要求给予落实,对安装好的客服系统设备由客服人员做好成品保护。
5.4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见附图3。
第五章 工程进度计划
1、总体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2010年10月10日,竣工日期2011年5月31日,总工期234天。
2、节点工期目标
2.1施工准备工期:
2010年10月1日-2010年10月15日
2.2既有站房拆除工期
2010年10月16日~2010年10月20日
2.3新建站房工期
(1)新站房区拆迁2010年10月9日~2010年10月20日
(2)基础桩施工 2010年10月15日~2010年11月25日
(3)主体结构工程2010年11月15日~2011年3月6日
(4)屋面及外幕墙2011年2月10日~2011年4月30 日
(5)室内装饰2011年2月20日~2011年5月25日
2.4雨棚改造工程工期
(1)站场线路改造施工:2010年9月20日~2010年10月10日
(2)Ⅰ、Ⅱ线转至5、8线:2010年10月17日
(3)站场雨棚支撑和防护:2010年10月18日-2010年11月14日
(4)5、8线转回至Ⅰ、Ⅱ线:2010年11月15日
(5)既有天桥拆除:2010年10月20日~2010年11月15日
(6)改建雨棚桩施工:2010年10月20日~2010年11月20日
(7)雨棚平移改造施工:2010年10月25日~2011年2月15日
(8)雨棚及站台装修施工:2011年2月15 日~2011年5月25日
(9)Ⅰ、Ⅱ线再转至5、8线:2011年5月6日
(10)拨回正线,恢复正常运行:2011年5月26日
2.5新建站台雨棚工期
(1)雨棚桩施工:2010年11月10日~2010年12月15日
(2)雨棚钢结构拼装:2011年1月15日~2011年2月10日
(3)雨棚装修施工:2011年2月5日~2011年5月5 日
(4)新建站台施工:2011年4月25日~2011年5月25日
2.6新建人行天桥工期
(1)新建天桥桩施工:2010年12月10日~2011年1月5日
(2)新建天桥结构安装:2011年2月15日~2011年3月15日
(3)新建天桥的装修:2011年3月20日~2011年 5月20日
2.7地下人行通道工期
2010年11月15日~2011年4月3日
2.8工程竣工验收交付工期
2011年5月28日~2011年5月31日
3、 工期保证
3.1工期保证体系
北戴河站成立工期保证领导小组,由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实行咨询项目部工期领导小组、驻站监理单位领导小组、施工单位工期小组的三级管理体制。
由组长主持体系运行工作、副组长按照方案配合组长制定完善的工期实施计划,对工期目标进行分解,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由控制层负责按计划具体实施,监督检查层负责全过程监督指导控制,对出现异常或工期偏差及时反馈到管理层进行调控,制定纠偏措施或调整施工临时出现的穿插任务计划。
3.2进度控制基本程序
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填写《施工总进度计划报审表》
否
指挥部、监理工程师审批
编制年、季、月进度计划,填写《施工总进度计划报审表》
否
指挥部、监理工程师审批
按计划组织实施
对进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严重偏离计划目标
基本实现计划目标
采取纠正调整措施
编制下一期计划
3.3工期保证措施
(1) 目标制定及分解。制定北戴河站总工期目标,并分解落实本铁路客站工程各专业工种、各阶段的进度目标,所有分进度都围绕实现总进度目标。
(2) 编制分级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图纸、施工条件以及重要节点完成目标编制施工总计划、阶段计划、季度/月计划以及辅助计划(周计划、补充计划或分项工程控制计划),以下级计划保证上级计划,以确保总体工期目标实现。
(3) 制定配套派生计划。工程的进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技术、资源、商务、质量检验、安全检查、后勤保障等方面,应以进度计划为主线,制定技术保障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构件和设备加工订货计划、劳动力调配计划、资金分配计划、分承包商进场计划、质量检验与控制计划、安全控制计划、商务及后勤保障计划等支持性计划,并且依据适时调整的主计划及时修正派生计划,以满足主计划的顺利实施。
(4) 施工进度检查控制。监理监测、分析、反馈进度实施状况信息处理制度,如工期延误通知书制度、工期延误检讨会、工期进展通报会等,北戴河站指挥部定期举行进度协调会议,对进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使工程进度符合实际要求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 施工过程调整和进度调整。在进行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计划工程师必须认真寻找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进度目标实现。
(6) 各类资源保证。依据动态进度计划与派生计划,确保各类资源(人、机、料、财等)适时充足配置。并保持一定数量后备资源,以便应急情况时紧急调配,有效保证工程进展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7) 技术保证。施工方案的编制与现场施工组织紧紧围绕进度规划的要求,在流程安排、施工段划分、工艺措施、场地规划、机械布置、流水搭接等各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满足工期的要求;现场施工以科学的规划、合理的施工组织、有序的流水搭接作业、充足的劳动力落实、设备材料的按时落实进场等各方面,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8) 外围保障。除自身加强现场文明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