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培训张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1.课程教材主要内容l关于变态心理学l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l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l常见精神障碍l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l关于健康心理学l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l压力与健康2.健康心理学3.健康的概念l身体没有疾病l心理的健康状态l良好的社会适应l较高的道德水平4.心理健康的定义l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l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教材综合定义)5.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
2、准(许又新1988)1.体验标准2.操作标准3.发展标准6.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锋1986)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性节律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马斯洛1.有充分的安全感;2.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8.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马斯洛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
3、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9.相关概念的区分和内涵l心理正常l心理健康l心理不健康l心理不正常(异常)l健康心理活动l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常规条件下)。l不健康心理活动l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非常规条件下)。10.健康心理学的产生l借助“现代医学模式”理念,探索健康问题。l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l尚不成熟,没有完整的概念体系。11.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3.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12.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成就与缺陷l成就:对生命与疾
4、病的认识到达从所未有的高度,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l缺陷: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日渐失去人文精神,为人们诊治疾病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忧虑和疑惑。13.生物医学模式人文缺失的表现l“五重”:l重疾病l重治疗l重实证检验l重器质性的恢复l重技术处置l“五轻”:l轻患者l轻照料l轻患者体验l轻心理调适l轻伦理社会思量14.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l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l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l情绪低落l时间感觉发生变化l精神偏离日常状态15.社会学视角看疾病l疾病:是医学概念,人体在生物学上的异常对生物生理异常做出医学判断。l病患:是个体生病的体验
5、,指个体的自我感觉认为自己有病对个体社会心理失调的自我判断。l患病:是一种社会状况,个体处于异常的状态被他人所认知对个体处于疾病或病患状态的社会判断。16.心身疾病l从广义来讲,个体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发生某种疾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广义的心身疾病包含了所有的疾病。l狭义的心身疾病则是指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和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往往累及到自主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脏器,导致这些组织或脏器出现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的躯体疾病。17.常见的心身疾病l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神经性头痛、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神经性呕吐、月经紊乱、阳萎、
6、痛经、经前期紧张症、神经性多尿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18.关于“器质性精神障碍”l脑器质性精神障碍l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l慢性脑病综合征痴呆l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9.心理不健康的分类l心理问题l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l严重心理问题l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l“可疑神经症”l已接近神经症,或者本身就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20.压力和压力
7、源l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l压力源的种类(性质):l生物性压力源l心理性压力源l社会性压力源21.压力源的测评l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l日常生活中小困扰/令人兴奋的量表l知觉压力量表(PSS)22.压力的内省体验内心冲突l双趋冲突l双避冲突l趋避冲突l双(多)重趋避冲突23.压力的种类(强度)l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l叠加性压力l同时性叠加压力l继时性叠加压力l破坏性压力可能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24.压力的适应一般适应症候群(GAS)l警觉阶段l搏斗阶段l衰竭阶段25.压力的临床后果“压力后的反应性疾病”l体质、压力论l器官敏感论26.丛压力源到临
8、床相的逻辑过程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3.临床相阶段l及时型l滞后型l中介系统l认知系统l认知、评估(事件、严重性、自己能力)l调节控制(行为、认知、环境)l人格(外控型、内控型)l社会支持系统l物质支持l精神支持l生物调节系统l免疫系统l神经内分泌系统27.分享一个故事1l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大吼一声就扑了上来。l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入了断崖边上。l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还不如跳入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28.分享一个故事2
9、l他纵身跳入悬崖,非常幸运的卡在一棵树上,那是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l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l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l但转念一想:“狮子与老虎是相同的猛兽,被什么吃掉,都是一样的。”29.分享一个故事3l当他一放下心,又听见了一阵声音。l仔细一看,一黑一白的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l他先是一阵惊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好。”l情绪平复下来后,他感到肚子有点饿,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l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30.分享一个故事4l他找到一个三角形树
10、丫休息,想着:“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l他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l睡醒之后,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l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31.分享一个故事5l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跳下悬崖。l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逃走了。l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展开激烈的打斗,双双负伤逃走了。32.启示1l由我们诞生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l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l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l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狮子的口中。
11、33.启示2l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然后安心地睡觉,好好的享受你在世上的每一分每一秒。l如果刚才你和家人或是朋友为了芝麻绿豆的事闹翻了,现在头顶还在生烟的话,请你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和那飘渺的白云,其实你又错过了美好的一天呀!34.变态(异常)心理学35.异常心理的体现1.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失调l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应与环境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如果一致性和协调性遭到破坏,构成对客观世界的歪曲或虚构,则提示异常心理活动可能发生。2.心理活动内部的失调l个体心理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是协调一致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也应协
12、调一致,如果心理活动出现内部相互不协调,甚至出现失衡,就能提示异常心理的发生。3.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失调l个体心理活动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及其表现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内在稳定性,如果稳定性被打破,出现突然的不符合规律的变化,那就提示心理健康的水平下降。36.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37.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1.医学标准:l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l根据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找到病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患;l其心理表现被视为
13、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2.统计学标准:l在普通人群中,对于人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显示常态分布,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l因此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l这里“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变量。38.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l其一是指患者的主观体验;l其二是从观察者而言,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4.社会适应标准:l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l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行为
14、的社会常模比较而言的。39.正常和异常心理划分(临床实践角度)l正常人(心理问题)l发展性问题l现实性问题l病人l非精神病性障碍(心理障碍)l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40.对异常心理的解释l医学的观点l心理学的观点l社会学的观点41.医学的观点l遗传和基因l神经系统l生理和生化l内分泌和激素l临床诊断l实验室检查l医学影像学42.心理学的观点l心理动力学l行为主义l人本主义l认知l勇气心理学l积极心理学43.社会学的观点l标签理论l文化堕距理论(文化失调理论)l文化传递理论(亚文化理论)l代差现象44.异常心理的综合治疗(干预)l医学治疗l药物治疗l躯体治疗l手术治疗l心理治疗(咨询)l社会干预
15、l发展性问题:l发展性心理咨询l现实性问题:l预防性心理咨询l心理障碍:l心理治疗,可结合药物治疗l精神病:l医学治疗为主,可辅助心理治疗45.专业和相关人员l精神科医师l临床心理学家l社会工作者l教师l管理者46.异常心理的预防l一级预防l面对所有的人群,筛查、预防。l二级预防l面对高危人群,早期干预。l三级预防l面对病人,及时发现、明确诊断、合理治疗。47.扁鹊三兄弟预防的重要性l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
16、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王曰:“善。”48.几个需要搞清楚的概念l精神病/神经病l精神疾病/精神障碍/心理障碍?l精神病学/精神医学/精神卫生?l异常心理学/精神病理学?l精神=心理?l疾病=障碍?49.症状、体征、综合征的概念l症状是患者求助的主观体验。l体征是客观存在的外在表现,也是医生检查所能见到的客观现象。l综合征是某种疾病所特有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50.精神病理学l精神症状: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称为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l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也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l注意: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但异
17、常的精神活动不完全等于精神症状。51.精神症状的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52.感知障碍l在精神医学临床实践中,常常将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l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知觉障碍常见于精神疾病。53.感觉障碍l感觉过敏:又称感觉增强。l感觉迟钝:又称感觉抑制,严重者称为感觉缺失。l内感性不适:又称为体感异常,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l感觉质变:“红视症”、“绿视症”等。l感觉倒错:与正常人相反。54.知觉障碍l错觉l幻觉l感知综合障碍55.错觉l正常人也有错觉。l
18、按不同感官,分为错听、错视、错嗅、错味、错触、内感受性错觉。l病理性错觉:有意识障碍。l幻想性错觉:想象。56.幻觉(按不同感官分类)l幻听l幻视l幻嗅l幻味l幻触:又称为皮肤粘膜幻觉,包括性交幻觉。l本体幻觉l内脏性幻觉l运动性幻觉:言语运动性幻觉、精神运动性幻觉、前庭运动性幻觉57.幻觉(按结构性质分类)l完全幻觉:又称为真性幻觉l不完全幻觉:又称为类幻觉l伪幻觉:也叫假性幻觉或表象幻觉l思维化声/思维鸣响(读心症)/思维回响l思维显影l精神性幻觉:幻觉不属于自己58.幻觉(按产生条件分类)l功能性幻觉:同一感官l反射性幻觉:不同感官l域外幻觉:超出感官范围l心因性幻觉l催眠相幻觉59.幻
19、觉(按外部形象分类)l不成形的幻觉:又称为原始性幻觉,如光幻视、声幻听l成形的幻觉:以幻听为例,最常见的就是言语性幻听,其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意义。60.感知综合障碍l时间感知综合障碍l空间感知综合障碍l视物变形症(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l非真实感l运动感知综合障碍l体形感知综合障碍61.思维障碍l思维形式障碍l思维活动量和速度的障碍l思维连贯性障碍l思维逻辑性障碍l思维活动形式障碍l思维内容障碍l妄想l强迫观念l超价观念62.思维活动量和速度的障碍l思维奔逸:属于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可伴有随境转移、音联、意联。l思维迟缓:属于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l思维
20、贫乏l病理性赘述63.思维连贯性障碍l思维松弛:又称为思维散漫l思维破裂:l严重时称为语词杂拌l有意识障碍称为思维不连贯l思维中断:又称为思维阻隔l思维被夺l思维插入l思维云集:又称为强制性思维64.思维逻辑性障碍l病理性象征性思维l语词新作l逻辑倒错性思维l诡辩性思维65.思维活动形式障碍l持续言语l重复言语l刻板言语l模仿言语66.妄想l按起源分类l原发性妄想l妄想知觉l妄想心境l妄想表象l突发性妄想l继发性妄想l按结构分类l系统性妄想l非系统性妄想l按思维性质分类l释义性(判断性)妄想l形象性妄想67.妄想(按内容分类)l关系妄想(牵连观念)l特殊意义妄想l被害妄想l影响妄想(被控制感)
21、l夸大妄想l罪恶妄想l疑病妄想l嫉妒妄想l钟情妄想l被窃妄想l思维被洞悉感(内心被揭露感)l变兽妄想l虚无妄想(否定妄想)l替身妄想l非血统妄想68.强迫观念和超价观念l强迫观念又称为强迫性思维l强迫性回忆l强迫性计数l强迫性穷思竭虑l强迫性怀疑l强迫性对立l超价观念l个性因素l情绪因素l迷信l邪教69.注意障碍l注意程度障碍l注意增强l注意减弱l注意稳定性障碍l注意转移l注意涣散(注意不集中)l注意固定l注意集中性障碍l注意狭窄l注意缓慢70.记忆障碍l记忆量的障碍l记忆增强l记忆减退l遗忘l顺行性遗忘l逆行性遗忘l界限性遗忘l进行性遗忘l心因性遗忘l记忆质的障碍l错构l虚构l潜隐记忆l似曾
22、相识感和旧事如新感71.智能障碍l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18岁前l痴呆:18岁后72.痴呆l按大脑病理变化性质和范围分为l全面性痴呆l部分性痴呆l假性痴呆l心因性假性痴呆(Ganser综合征)l童样痴呆l抑郁性假性痴呆73.定向力障碍l对周围环境的定向障碍l时间l地点l人物l对自身的定向障碍l双重定向: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与妄想有关。74.意识障碍l周围环境意识障碍l自我意识障碍l注意:有意识障碍的一定有定向障碍,但仅有定向障碍的不一定有意识障碍。75.周围环境意识障碍1l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l嗜睡l意识混浊l昏睡l昏迷76.周围环境意识障碍2l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障
23、碍l朦胧状态l走动性自动症(睡行症、神游症)l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l谵妄状态l梦样状态77.自我意识障碍l人格解体l交替人格l双重/多重人格l人格转换78.情感障碍l情感性质的改变l情感稳定性的改变l情感协调性的改变79.情感性质的改变l情感高涨l情感低落l焦虑l惊恐发作l激越状态l恐惧80.情感稳定性的改变l情感不稳l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轻度情感不稳也称为情感脆弱l情感淡漠l轻度的情感淡漠又称为情感迟钝l病理性激情l情感麻木81.情感协调性的改变l情感倒错l情感幼稚l情感矛盾82.意志障碍l量的变化l意志增强l意志减退l质的变化l意志缺乏l意向倒错l矛盾意向83.动作和行为障碍l精神运动
24、性兴奋l精神运动性抑制l其他特殊症状84.精神运动性兴奋l协调性兴奋l躁狂性兴奋l不协调性兴奋l青春性兴奋l紧张性兴奋l器质性兴奋85.精神运动性抑制l木僵l紧张性木僵l严重时出现蜡样屈曲(有一个特殊症状叫“空气枕头”)l心因性木僵l抑郁性木僵l器质性木僵l缄默症l违拗症l主动性违拗l被动性违拗86.其他动作和行为障碍l被动服从l持续动作l重复动作l刻板动作l模仿动作l作态(又称为装相)和离奇古怪动作l强迫性动作l冲动行为87.自知力l自知力又称为内省力,指患者对其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察觉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异常,对自己异常的表现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l判断自知力的四条标准:1.患者意识到
25、出现别人认为异常的现象;2.患者自己认识到这些现象是异常的;3.患者认识到这些异常是自己的精神疾病所致;4.患者意识到治疗是必须的。88.精神科常见综合征1l幻觉妄想综合征l以幻觉为主,继发妄想l精神自动症综合征l主要特征:异己感、强制感、不自主感l联想性精神自动症l内感不适性精神自动症l运动性精神自动症l系统性的被害妄想和影响妄想l假性幻觉性回忆l“假道”现象89.精神科常见综合征2l类妄想性幻想综合征l以类似妄想的想象性超价观念为主要表现l疑病综合征l过分关注自己健康,甚至相信自己得了实际并不存在的疾病l遗忘综合征(Korsakoff综合征)l近事遗忘、定向障碍、虚构90.精神科常见综合征
26、3l急性脑病综合征l意识障碍l慢性脑病综合征l痴呆、人格改变、遗忘l神经衰弱综合征l易疲劳、虚弱、躯体症状91.精神科常见综合征4l紧张综合征l紧张性兴奋l紧张性木僵l功能性木僵(心因性、抑郁性)l器质性木僵:高热患者可引起急性致死性紧张症l情感综合征l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行为动作增多(兴奋)l抑郁状态: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动作减少(抑制)92.精神科常见综合征5l替身综合征(Capgras综合征)l以替身妄想为主,对象多是与患者关系密切的人l虚无妄想综合征(Cotard综合征)l以虚无妄想为核心症状l病理性嫉妒综合征(Ottello综合征)l大多是男性,偏执型人格lGanser综合征l假性痴呆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