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堂讨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得与失.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97073 上传时间:2025-0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讨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得与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堂讨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得与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堂讨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得与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一些课堂讨论,可以创设师生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消化老师讲解的内容。但是,在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过多安排课堂讨论时间也难免带来一定的弊端。关键词:课堂讨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得与失随着本科教学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远离本科教学。尤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耳提面命、面面俱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老师硬性塞给他们的知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老师俨然扮演着传声筒

2、的角色,学生则成为被动的接受器,至于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真正领悟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则难以估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合理地增加一些讨论话题,给学生一些自主发言的机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创设活泼互动的课堂氛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教师在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时也要充分把握适度原则,如果过度增加讨论时间,将会影响课程的进度,使老师的主体指导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如果引导不当,将会出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漫无边际、胡说一通的不良现象。一.课堂讨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

3、学中的优势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在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讨论内容,给学生一个自由言说的机会,可以打破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创设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般情况下,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连续听讲一、两个小时,难免会产生视、听觉疲劳。整个授课过程也将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灵动性。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讨论,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营造一种活泼、热烈的情境,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从而增加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如讲授现

4、代着名作家鲁迅的代表作祝福这篇小说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文本解读模式,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小说的主题、艺术特色以及小说的文学史地位进行填鸭式地讲解一番,学生听起来不仅感觉枯燥、乏味,而且容易形成学生的惰性心理。另外,仅仅凭借老师在课堂上这一有限时间的讲解,小说中的一些相关细节如男尊女卑观念的形成、江浙一带除夕的习俗、捐门槛赎罪等等一些列问题很难讲解清楚。如果适当增加一些讨论,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见解,课余时间就会去图书馆查阅大量与祝福相关的一些资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对文本背景知识的了解,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适当增加讨论,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课余

5、时间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得到表达自己对文本独到见解的机会,进而激发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兴趣。2.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增加艺术论文发表如在讲授曹禺话剧雷雨时即可发现,学界关于雷雨主题意蕴的解读众说纷纭。如有人从宗教文化视角解读:首先,通过周朴园等人物揭示了人性的罪恶。其次,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对立与剧烈冲突。再次,张扬了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也有人用原型理论解读,指出雷雨是中国文学典型的“痴心女子负心汉”模式与作家的变化与创造。如果仅仅凭借教师一个人的讲解,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显然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如果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对文本自主进行分析、把握,

6、在听完大家颇具个人见解的发言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老师讲解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索的能力。同时,一些学生的独到见解还可以给老师带来新的启发,正所谓教学相长,道理即在于此。3.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新的学术增长点目前,普通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就内容的编选而言各有侧重。如钱理群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理性较强,但该教材提供给初学者的背景性材料相对较少;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脉络清晰,但是部分观点有些陈旧;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侧重个案分析;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以论带史,且视野开阔,观点也相对新颖。这些教材虽然各有所长,但是不能一一搬上讲堂。针对中国现当代

7、文学教材体系复杂、多样的现实性问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发挥课堂讨论的优势,可以鼓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翻阅几本与下节课讲解内容相关的文学史,以备讨论时使用。例如,在讲解杨沫的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时可以发现,对小说的解读各有侧重:其中有从小知识分子向革命者转变的角度进行解读的;有从爱情的角度进行解读的;也有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进行解读的不一而足。如果借助课堂讨论,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就可以综合各种观点。从而通过讨论既可以使对小说的解读变得丰富多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不同版本的文学史以备课堂讨论,既可以使学生领略不同版本文学史的风采,又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版本文学史之间的差异,找到自己学术的增长点,利于学生学习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