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监督管理的相关思考
所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党和政府一再强调,为保证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本文对如何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几个方面
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实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就要在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后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工程施工前的监督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主要工作是设计等相关准备工作,这时候的监督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二是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监督重点是有关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以确保工程的相关程序和准备工作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细致、充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如果相关规定不符合法律法规,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是经济处罚或者是法律制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
(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是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工程监督管理的重点。可以说,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就是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三方面开展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两部分,要在施工前、中、后进行多次巡回监督管理,不仅要质监人员现场查看,而且需要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精密的检查,得出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判断监督,使得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具备科学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这样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人们的使用安全。
(三)工程竣工后的监督工作。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要加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加强对工程整体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如果建筑工程有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地方,就不能予以通过,避免“豆腐渣工程”出现。如果把关不严格,让低劣工程进入市场流通,则会给国家、企业和使用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出现极其恶劣的影响。二是做好工程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工程竣工后的维修维护以及装修等工作要严格把关,以免在这些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甚至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造成破坏,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国家和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另外,工程质量保险要大力提倡和推行,可以解决很多工程交付使用后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免除后顾之忧。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和依据,也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必要条件。
1.建立健全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是国家对建筑业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因此,国家要根据建筑业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条例的制定,合同示范文本的完善,合同管理当中的担保制度的制定等等,使得工程施工处于法律保护之中,也使得工程质量有了制度保障。
2.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保障工程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和必要性,避免工程盲目上马,造成资源浪费;它可以保障工程质量合格才交付使用,避免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在实施这两种许可制度,“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已是国际惯例,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微观管理的重要保障。
(二)集中管理投资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现阶段,一些建设单位并不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资格和能力,而且经过层层发包,建筑市场比较混乱,工程质量令人担忧。因此,建筑工程开发的过程应设置专门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 从开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委托到施工发包到竣工验收,组织实施集中管理,保障项目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程的质量。同时,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应坚持实行稽查特派员制度,要经常进行抽检和巡查,强化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三)强化监理单位的管理,加强社会监督和管理,提高整体素质。(1)强化监理单位素质,提高工程质监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行为。监理单位必须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工程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调整监理单位的人才结构,储备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二是提高工程质监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行为。质监人员要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实行监管,确保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正确依法履行职责,保证高质量工程全面竣工。(2)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管理。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是有效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培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提高他们的信用水平,保证建筑工程高质量地完成。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提高监理单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高质量的竣工,才能让国家和人民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