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化学基本理论易错题纠错训练
1、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2-3n B、3n-12 C、3n-10 D、6-3n
2、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
3、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NaH C、H3O+ D、H2O2
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
5、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序数比Y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小
6、X、Y、Z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Z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这三种元素可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①X2YZ ②X2YZ3 ③X2YZ2 ④X2Y2Z4 ⑤X3YZ4 ⑥XYZ3
A、①②③④ B、② C、 ②④ D、②⑤⑥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极性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
C、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8、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 有两个氢键 B、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实现的
C、冰、水、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D、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9、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10、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110 D、Ds为金属元素
11、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的值可能为
A、2 B、3 C、4 D、无法判断
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恒压反应容器中,反应2A(g) 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13、下列叙述,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改变 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14、将1.0molCO和1.0mol水蒸气充入固定容积的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有2/3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在相同条件下,将1.0molCO和2.0mol H2O(g)充入同一反应容器中,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22.2% B、28.2% C、33.3% D、37.8%
15、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C、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D、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学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16、已建立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④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增加;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催化剂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④⑥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若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能增大单体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
18、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1L0.2mol/L盐酸 B、0.1L0.2mol/L硫酸溶液
C、0.5L0.1mol/L盐酸 D、2L0.2mol/L亚硫酸溶液
19、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碳酸钠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没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20、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B、1:1 C、1:2 D、1:4
2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 2B(g) C(g)达到平衡时,c(A)平=2mol/L,c(B)平=7mol/L ,c(C)平=2mol/L。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 ;若向容器中继续注入一定量的氦气(不参与反应),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 同),混合气体的密度 。
22、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的情况下进行反应:2A(g)+B(g) xC(g),①向甲中通入4molAt 2molB,达平衡时测得其中C的体积分数为40%;②向乙中通入1molA、0.5molB和3molC,平衡时测得C的体积分数为W%。试回答:(1)甲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2)若乙W%=40%,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乙内压强有变化 ,则x= ,乙中建立平衡时压强的变化 为 (填“递增”或“递减”)。
(3)若乙W%=40%,且平衡时甲、乙压强不同,则x= ,平衡时甲的压强 乙的压强(填“大于”或“小于”),乙平衡时c(A)平= 。
(4)若x=4,则W%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平衡时乙中的c(A) 甲中的c(A)。
参考答案
1、 B2、A3 、B4、D5、C D6、A7 、C8、 B9、B10、C11、A B12、D、13 、D14、B15、B16、B17、CD 18、 B
19、AD
20、D
21、3≤B≤13;不变;增大。
22、 (1)40%;(2)2、递增;(3)3、大于、1.8mol/L;(4)大于、小于
本卷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