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秋季版)江苏输容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9434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江苏输容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秋季版)江苏输容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基本目标: 1. 理解本文合理的说明顺序。 2. 在饱含情感的语言中体会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 提升目标: 体会说明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学法指导: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常用于客观说明某种事物或某种道理。学习说明文时,指导学生从说明对象的特征入手,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一默 1. 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zhān仰( ) 丰功伟绩( ) 镏金( ) 挑衅( ) 重幔( )( ) 小wǔ殿顶( ) 窖坑( ) 逾越( ) 天qiàn( ) 发jì( ) 不xiǔ( ) 上溯( ) 二、读一读 1.这篇文章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的方法来组织材料。自读全文,请理清作者的活动顺序(走的路线)。 (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 越过( )—踏着( )—踏上( )—到了( )—走下( )—离开( ) 2. 理清作者写纪念碑的方位顺序。 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1。 三、想一想 1.课文中哪句话既体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印象,又概括了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文中哪些文字体现了这样的特征?请举例说明。 设计目的:完成教学重难点1。 预设: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写10幅浮雕时写法有何不同? 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2。 3.质疑释疑. 四、练一练 阅读下列选段,完成各题。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1. 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2.碑文所反映的时间及主要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3.依次找出碑身中最能体现说明顺序的词语。 碑身四周——( )——( )——( )——小碑座——( ) 4.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 第二课时 一、默一默 默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二、读一读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设计目的:完成教学重难点1。 预设: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 三、想一想 1.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并且在语言中渗透着对革命先烈的赞颂和崇敬之情。请举例具体分析。 设计目的:完成提升目标。 预设: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 “落成”一词既表明这一工程已经胜利结束,又内含庄重、庆贺之意。 2. 质疑释疑 四、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 )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格。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请从选文第①、第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