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
*********有限公司
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QC小组
一、 工程概况
**********办公楼工程是由**********自主投资兴建的集行政办公、治安监控、常住人口证件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本工程位于************************。
本工程地下1层,地上6层;地下建筑面积3129M2,地上建筑面积8436M2。总防水面积4500 M2。
本工程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基础底板厚400mm,筏板外围设800mm高反梁,柱墩下部纵、横方向设置500mm*400mm暗梁。地下室外墙400mm*4750mm(h),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地下室顶板井字梁面有200mm*800mm(h)、350mm*1400mm(h)等多种。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和地方的有关规程和规定设计,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混凝土全部采用S8防水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刷复合防水涂料二道,粘贴3厚聚氨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覆盖50厚挤塑泡沫板作为保护层。基础底板采用在垫层上粘贴3厚聚氨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验收合格后,浇筑50厚C15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保护层有足够强度后方能进行底板钢筋绑扎。
二、 QC小组概况
本QC小组于2008年7月15日成立,由我公司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质量员,技术员,施工员等8人组成,小组具体情况见表一与表二。
(一)、小组成员 表一
小组名称
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
成立时间
2008-7-15
小组类型
技术攻关型
课题注册时间
小组成员
8人
注册编号
课题活动时间
08-7-15至09-3-8
QC知识教育时间
人均36小时以上
制表人: ***** 制表时间:2008-7-16
(二)、小组成员简介 表二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
组内分工
1
男
40
大专
项目经理
组长
2
男
42
本科
公司工程部经理
副组长
3
男
42
中专
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
4
男
34
中专
项目技术员
组员
5
男
32
大专
项目质量员
组员
6
男
36
中专
项目施工员
组员
7
男
25
大专
项目预算员
组员
8
男
41
高中
项目材料员
组员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08-7-16
三、选题理由
1、我公司为了提升公司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为了能在建筑这一行业站稳脚跟,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求所有项目部必须优质、文明、全面的建设好各自项目部的在建项目,进一步与开发商巩固和发展合作关系。
2、本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要争创“姑苏杯”,就要求我们工作必须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地下室防水是一个复杂的施工环节,也是我项目部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地下室结束施工,土方回填结束后,它的维修比较困难,往往会找不到渗漏源,并且,防水的成功与否涉及到建筑物是否能被完美的投入运用,因此,地下室防水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4、通过QC活动,小组能够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地下室防水的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也能锻炼QC小组成员的业务水品,提高自身素质,在今后的施工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现状调查
课题选定后,我QC小组首先认真研究了本工程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本工程在地下室防水方面的重点及细节,于2008年7月17日至2008年7月21日对本单位已完工的及正在施工的类似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2008年7月22日至2008年7月26日对兄弟单位的类似项目的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走访工程现场,对于在建项目,我们还邀请对方项目工程师,技术员一起研究讨论,交换心得,对于已投入生产使用的项目,我们通过走访业主,了解工程现在的使用情况以及以往的维修记录,询问需要改善的地方和环节。我们还查阅的相关工程资料,缺陷以及维修记录。就这样,我们调查了10个类似工程,共计检查312点,归类总结后,我们发现地下室防水质量缺陷率为8%,将调查结果和当时的施工记录情况分析后汇总如下:
地下室防水质量缺陷调查表 表三
序号
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砼振捣不密实和混凝土开裂
20
80%
80%
2
防水材料不符合要求
2
8%
88%
3
防水卷材粘结不牢固
1
4%
92%
4
止水钢板不符合要求
1
4%
96%
5
其他
1
7%
100%
合计
25
100%
制表人:***** 制表日期:2008-7-26
根据表三数据,绘制出地下室防水质量缺陷排列图:
通过上面的排列图,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和混凝土裂缝这一项目发生的频率达到80%,属于A类因素,因此,我们确定造成地下室防水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和裂缝。
五、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
(一)、目标确定
通过现状调查和排列图分析,我QC小组研究讨论,一致决定将地下室防水缺陷率降低到4%,确定为本小组的目标。
(二)、可行性分析
一)、不利因素:
1)本工程地下室层高较高,达到5.2米,对混凝土的浇筑势必会产生不利因素。
2)本工程因场地条件限制及设计要求,后浇带,施工缝较多,这对地下室防水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有利因素
1)本项目为我公司提出提升品牌影响力以来的第二个项目,公司领导对本项目很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大。对本小组的活动,公司领导班子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2)本小组骨干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并且年轻好学,能吃苦耐劳;项目经理曾二度被评为我公司优秀项目经理。
3)我项目部已对操作工人进行了相关工作的培训,并且,培训活动定期仍在开展,这对工人的作业水平有相当大的提高。
4)我公司有过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能够把握好难点,细节的控制。
六、分析原因
我小组成员针对排列图中得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收集现场操作人员的意见,查阅各种相关规范和施工作业手册,并应用因果分析原理和方法对引起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和开裂可能产生的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末端影响因素,绘制了因果分析图。
七、要因确认
根据关联图,我小组找出11个影响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和裂缝的末端因素,小组全体人员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以此进行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表 表四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方法
确认情况
负责人
验证时间
是否要因
1
缺少责任心
现场检查
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工人均接受每周一次的质量与责任心教育,并且与工资挂钩
施松全
*****
2008-7-26
否
2
责任制度不健全
现场检查
现场具有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
吴祥荣
朱云海
2008-7-26
否
3
未及时更换破损设备
现场检查
设备均及时更换
黄桂木
陈祖飞
2008-7-26
否
4
设备保养不及时
现场检查
保养维护记录齐全,及时
黄桂木
陈祖飞
2008-7-26
否
5
未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
现场检查
现场未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
沈雪峰
朱云海
2008-7-27
是
6
后浇带、施工缝较多
J产看图纸
设计院设计时以考虑加强处理
*****
林益
2008-7-27
否
7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现场检查
混凝土的养护未按照要求养护
*****
林益
2008-7-27
是
8
模板拆除时间过早
现场检查
拆模均有有拆模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
吴祥荣
朱云海
2008-7-27
否
9
缺少必要的培训
现场检查
所有新近人员均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朱云海
施松全
2008-7-27
否
10
混凝土公司想获得更大利益
检查配合比
粉煤灰参量超过规范要求
吴祥荣
沈雪峰
2008-7-27
是
11
混凝土不能连续供应
现场检查
混凝土凝土料车充足
施松全
黄桂木
2008-7-27
否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08年7月27日
经认真分析,我小组确定出以下三个要因:1、未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2、混凝土养护不及时,3、混凝土公司想获得更大利益。
八、制定对策
根据要因确认表,针对影响地下室防水质量缺陷的三个因素,我QC小组根据5W1E的原则,经多方研究论证,制订了以下措施(见表五)
对策表 表五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完成时间
地点
负责人
1
未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
方案要编制详细,具有针对性
既要能够保证质量,操作起来又要有可行性
1、根据本工程特点,参照规范,施工技术规程编制。
2、组织管理人员,班组长共同讨论方案的制定。
3、送交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08-7-28
工地现场
朱云海
*****
2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养护工作,购买草袋等必要的设施
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不允被太阳暴晒。
1、制定养护方案。
2、专职人员直接归项目技术员管理,以免被班组长安排其他工作。
3、购买养护设施的资金必须由专人保管,不得挪作他用。
08-7-28
工地现场
施松全
陈祖飞
3
混凝土公司想获得更大利益
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符合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与实际配比相吻合,并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追究直接收料责任人的责任,制定奖罚制度。
2、与混凝土公司签订补充协议,明确违反合同的处罚。
3、安排人员不定时抽查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
08-7-29
工地现场
沈雪峰
吴祥荣
制表人:***** 日期:2008-7-29
九、组织实施
针对对策表,我QC小组于2008年7月29日召开会议,制定出一套实施方案,分头开始落实。
实施一:(未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
1由朱云海、*****负责组织各操作班组长召开会议,共计8人,共同讨论季节性施工方案的编制,由林益负责记录并汇总,会上,大家肯定了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的重要性,根据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如木工班组长建议墙板拆模时间不宜过早,这样能减缓混凝土水分的蒸发,避免混凝土过快收缩产生裂缝。瓦工班组长建议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分层浇筑,不宜一次性灌满,避免漏震或者过震,致使振捣不密实或者过震出现涨模或者漏浆。后浇带浇筑前必须清理干净模板内垃圾以及松散颗粒,并且充分湿润。
2、经过分析讨论,由朱云海制定了季节性施工方案,并在重点处和细节处详细描述了施工步骤,注意事项。
3、施工方案编制完成过后,送交公司总工处审批,并且得到批准。
效果评价:施工方案得到批准过后,项目部进一步对操作员工进行了技术交底,进一步阐述方案的重点和难点,工人也都领会了其中意图,按照方案操作起来也都能心领神会,保证的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达到了方案的预期的效果。
实施二:(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1、本条问题由施松全,陈祖飞组织班组长和委派的专职养护人员一起讨论,共计7人。针对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原因进行了分析,收集大家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订了本工程混凝土的养护方案。比如本工程采用湿养,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6个小时即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有覆盖条件的要进行覆盖,无覆盖条件的,混凝土养护剂涂膜养护等等。
方案编制完成,送公司总工处审批,得到总工批准。
2、由班组长委派4人为专职保养人员,地下室施工期间,统一由项目技术员负责安排工作,以免发生多人指挥,影响工作效率。
3、项目材料员必须备注足够的养护设施,比如草袋,水管等物。财务部留有一定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效果评介:通过以上措施,混凝土的含水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混凝土表面基本处于湿润状态。达到了养护的要求。
实施三:(混凝土公司想获得更大利润)
本条有沈雪峰、吴祥荣、朱云海及混凝土公司代表等共计6人参加讨论与协商。根据设计要,对混凝土公司进行交底。
1、加强对材料部收料员的责任心教育,技术员书写一份常用材料的技术要求,抄送材料部,收料员收料时应认真核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的坚决不能收,并且根据表现给于一定的奖罚。
2、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对混凝土公司进行交底,比如配料水泥必须使用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的参量不得大于15%等等。与混凝土公司重新签订了购销合同,细化了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加添了各自的责任分配和处罚条例。
3、材料部安排专人在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去混凝土公司突击检查实际配合比是否与配比单相符。
效果评介:通过这次会议,收料员了解了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对来料都能仔细核对,混凝土公司也愿意配合我项目部,接受检查监督,配合比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十、效果检查
(一)、综合质量检查:
我QC小组成立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地下室的防水工程于2008年8月20日全部结束,至今已有6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和监理进行检查,累计检查538点,其中17点存在质量缺陷,总缺陷率为3.2%,小于目标的4%,我们实现了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的目标。形成记录如下表:
地下室防水质量检查表 表六
序号
项目
检查数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率
1
砼振捣不密实和混凝土裂缝
248
11
4.4%
2
防水卷材粘结不牢固
128
3
2.3%
3
防水材料不符合要求
95
2
2.1%
4
止水钢板不符合要求
25
0%
0
5
其他
42
1
2.4%
合计
538
17
3.2%
制表人:***** 日期:09-3-2
(二)、经济效益检查:
由于控制得当,出现缺陷数量不多,维修材料费与人工费相比调查数据有较大幅度降低。
1、 无形效益:
通过这次QC小组活动,我项目部的技术、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们也
对自己活动前后作了自我评价,见表七。
活动前后自我评价表 表七
自我评价内容
活动前评分
活动后评分
质量意识
70
95
团队精神
80
100
参与活动
65
90
发现与解决问题
60
85
质量管理知识
55
80
制表人:***** 日期:09-3-5
活动前后比较雷达图
2、 社会效益: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是业主比较关心的一个分项,通过这次小组活动,使得本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圆满结束,达到业主前期提出的要求,我们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业主的认可,给业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十一、巩固措施
通过这次QC小组活动,我们对地下室防水的施工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一些施工方法也有了重新的认识。我小组以本工程为契机,编制了一套地下室防水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已通过公司技术部审批,待进一步完善后,在公司内部先推广开来。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本次QC小组活动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展开,小组成员们深刻的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加强了小组与各班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小组活动期间,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献计献策,主动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通过活动,我们小组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品,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施工中,我小组将不会解散,继续研究其他课题,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个项目,沿着公司“做一个项目,立一座丰碑”的路线走下去。
施工期间现场照片
工程节约资金统计表
工程名称
**********办公楼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价
金额(元)
计算公式
备注
维修人工费
50
80
4000
50*80=4000
维修材料费
40
20
800
40*20=800
质量缺陷罚款
40
500
20000
40*500=20000
合计(元)
4000+800+20000=24800
项目财务科意见:
公司技术部意见:
公司财务部意见:
制表人:***** 日期:09-3-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