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6699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线索,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2、揣摩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理解内容与主旨。   教学难点   1、揣摩词句,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联系体会,激趣引读。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 蒙 老师 寿镜吾 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恩呢?  鲁迅 先生在日本又经历了怎样的屈辱,又怎样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和良师。(板书课题与作者)   作者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选自《朝花夕拾》(即早上的花,在傍晚时拴起来,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中年才写成文章。)     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赞美)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可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明确课文结构: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前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这就是当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1、了解故事背景:作者在东京有哪些所见所感?   (作者在东京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思想腐朽、不学无术,整天不是逛公园、赏樱花,就是学跳舞。正在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对他们的这种思想行为十分厌恶,不愿与他们为伍。所以文章一开头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又只好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样,自然地引出了仙台之行。)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请标出这一段里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是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3)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讨论明确: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总结:这部分作者以辛辣的语言,嘲讽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揭示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为下文结识藤野先生埋下伏笔。   2、把握人物形象(感知作者情感1)   问题一: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文中作者关 于藤野 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生活俭仆。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热情诚恳,循循善诱。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过渡: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刻画藤野先生?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问题二:学生阅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讨论明确: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和热心帮助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尊重科学,主动热诚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体贴入微、没有偏见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注重调查  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问题三: 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