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古诗五首第一课时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这三首绝句,大体把握诗意。(重点)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会欣赏诗歌。(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成就也是首屈一指。唐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眼光,都传达了诗人浓浓的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空间,走进诗人的世界,体会他们丰富的感情生活。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官至尚书右丞,世称
2、“王右丞”。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号“诗佛”。李商隐(约813858),唐代著名的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郑谷(约848约909),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进士。曾任右拾遗,都官郎中等职,世称郑都官,又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为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2)文体常识。“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
3、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绮窗(q)着花(zhu)愁杀(sh) 潇湘(xio xing)3朗读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这三首古诗,并给诗句划分节奏。(提示: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二一”,七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二三”)示例一: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示例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示例三: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4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的意思。三、合作探究(一)学习杂诗1一读杂诗,掌握朗读节奏。2二读杂诗,理解大意。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明确: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
4、故乡的事情。请告诉我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株梅花开了没有?3三读杂诗,深层探究。(1)久别遇故乡人,应问之事何止万千,作者为什么独问“寒梅着花未”?明确: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窗前的寒梅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事情,因此,这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着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2)这首诗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明确: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诗句巧妙含蓄,一字一语均饱含悠然不尽的情致。诗人想念故
5、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爱梅花,则溢于言表。4四读杂诗并背诵。(二)学习夜雨寄北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节奏。2整体感知。夜雨寄北中的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请说说你的理由。明确:示例一:君问归期未有期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失望。示例二:巴山夜雨涨秋池在这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水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拨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意与凄清,更为浓重地渲染了愁思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示例三:何当共剪西窗烛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
6、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乐。3深层探究。(1)“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谁?明确: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亦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2)“何当”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体现出诗人因为归家“未有期”而产生的郁闷、孤寂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相思之情。4朗读并背诵夜雨寄北。(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1教师范读、领读,学
7、生自由读,注意节奏。2整体感知。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明确:在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都城长安。3深层探究。(1)诗中第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了与友人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在这景致大好的春天里,朋友之间却要分别,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展现到极致。(2)诗中的“风笛”“离亭”有什么意蕴?明确: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4背诵淮上与友人别。
8、四、板书设计杂诗王 维内容一、二句:思念故乡,急切相问三、四句:借问梅花,寓巧于朴主题:怀念故乡,坚持操守夜雨寄北李商隐内容一、二句:客中境况,归期未定(现实)三、四句:渴望重聚,西窗话雨(想象)情感:由“孤寂凄凉”到“深切怀念”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内容一、二句:离别情境愁杀人三、四句:风笛离亭各东西主旨:亭中送客,倍觉销魂五、课外拓展“唐诗素描”是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的一种诗歌鉴赏形式。请你用自己生动的文笔,给夜雨寄北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来一幅文字素描吧!示例:点亮
9、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了千里迢迢的黑暗,飞抵我寂寞的窗前。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才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到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寂的夜晚。第二课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重点)2理解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难点)3体会诗中名句所包含的哲理。(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
10、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对,它就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两首诗中的一首。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刘禹锡(772842),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与王叔文相善,王叔文政治集团改革失败后,被贬为
11、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文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2)律诗:旧诗体裁之一,每首八句,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要押韵,字的平仄也有定规。每句五个字的叫五律,七个字的叫七律。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城阙(qu)辅三秦(f)宦游人(hun)歧路(q) 烂柯人(k)侧畔(pn) 长精神(zhng)三、合作探究(一)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2理解诗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之”字作何解?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作动词
12、用,是“到,往”的意思。3整体感知。这首律诗的四联,各自讲了什么内容?明确:“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点出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颔联劝勉友人,不作哀伤之别,同时也是自勉,既蕴含着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颈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杜少府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因为山高水远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尾联,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互勉。劝友人要心情舒畅地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4深层探究。(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即将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豁达的心胸。(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这两首诗都写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比较一下,它们在表达方式与格调上有什么不同?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是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5朗读并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理解诗题。明确:酬,这里是酬答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
14、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一般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请同学用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描述出来。明确:在巴山楚水这样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3再读诗歌,体会感情。请同学再读一遍这首诗,体会每一联所蕴含的感情。明确:首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颔联: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15、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颈联:诗人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4细读诗歌,揣摩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请你进行赏析。明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5朗读并背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四、板书设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点送别之意(破题)颔联:送别之情(具体化)颈联:知己情深(描写转向)尾联:不必伤感(回应题目)宽广胸怀,志趣高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弃置身”愤激之情颔联: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感叹之情颈联:千古名句“沉舟”“病树”自比之意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之慨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