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内容:第58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探究:1.出示例2。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都知道了什么?启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充分吗?引导学生观
2、察表格,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提问:表中哪个数量在变化?哪个数量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设疑:表中只告诉我们前8小时水位下降情况,而水位下降120厘米所需要的时间显然超过了8小时,还能说水位下降的速度不变吗?(题目中“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前8小时水位下降的速度。)2.分析数量关系。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接下来要做什么?(分析数量关系)和你的同桌交流下你的想法。汇报交流,反馈。3.列式解答并检验。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检验;教师巡视指导。4.完成试一试。提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仿照上面解决第一题的过程,先想一想这道题和上面的第一题有什么不同,解题时先算什么?然后自己试一试,并能解题结果进行检验。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学交流。学生汇报并进行比较。5.回顾与反思。请同学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说说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问题是什么?2.练习九第4题。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条件和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从图中看出“每瓶果汁的含量相等”这一条件。3.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4.做练习九第5题。四、全课总结:说说你觉得列表整理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