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势 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随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3.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板书)地形复杂多样讲授新课1.从图2.4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2.提到地形,我们
2、自然地就想到了山地和山脉。通过刚才的图片,谁能描述一下山地的特征。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山的走向是指山脉的延伸方向。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判断:问:哪些山脉还是省区界线?(归类整理)4.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1)我们来看一下新疆的地形。(2)指导学生填表5.(讲解)从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上可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同走向的山脉犹如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纵横交织在祖国大地上,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3、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6.指导关于四大高原的活动。师总结。7.(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26上面地形与民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上的民俗与当地地形有什么关系?教师小结:可见,有什么样的地形特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俗习惯,民俗习惯深受地形的影响。研究课题: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巡回指导,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最后作适当的补充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白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搞清了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及其两侧的主要地形区。作业填图:在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图2.6)上面填写出我国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注意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让学生会回忆并回答。回答: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回答: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学生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地形并抢答。描述山地的特征。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学生看图回答。完成课本的活动3。学生回答。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倾听回忆。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板书设计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