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3.了解仿生在实际生活、社会中的应用。4.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讨论、总结、发表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看图片和分析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 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2. 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3. 使学生树立将来在生物反应器、仿生学方面有所建立的远大志向。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1、从学科知识体系看:人类与动物都是生物圈的
2、一部分,人与生物圈中的动物是息息相关的。2、从教材编排的特点看: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这一主题,本节内容需要学生站在自身生活的角度来概括动物的作用,体会“人类生活与动植物息息相关”的观点。 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中设置了学生的调查活动、生物反应器与仿生三部分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生物与仿生的应用。 三、教学对象分析该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学习,具备一定分析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善于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各科之间的整体联系性不强,故此,教师在授课时
3、应适当引导。另外,现在的中学生是很有主见的,因而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制造机会,让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想法。四、教学策略(一)教学指导思想:课前安排调查活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再通过幻灯片、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动物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二)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诱导法、讨论法、归纳法、谈话法、举例子(三)学法指导: 讨论法、归纳法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动物在人类生活的作用,教师提前制作十种动物的卡片,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做好导学案和做好本节课课件,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4、新课1、 从图片引入新课2、看图片轻松的导课。一、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1、 组织学生反馈调查结果2、 小游戏,老师走到学生中当中,让每组的一个学生抽一张卡片,针对图中动物说说它在生活中的作用3、 引导学生小结: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 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动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给予肯定的答案。5、 提问动物对人类生活有没有不利的一面?引出事物具有两面性。6、 总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讨论,合作交流。2、小组代表抽卡片后积极地在黑板上说出动物的作用,若不完整其他组员可以补充。3、尝试总结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3个作用。4、能说出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第4个作用。5、发言。充分
5、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会举例子,学会说明某一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引导,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二、动物与生物反应器1、设问引出生物反应器2、播放动物与生物反应器的影片。3、展示一则资料1、思考问题。2、看影片,了解生物反应器概念、优点以及乳房生物反应器。3、分析资料,得出生物反应器的其他产品。4、做随堂练习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视频直观,轻松突破难点。三、动物与仿生1、播放视频。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书本四个仿生的例子。3、提问学生列举生活中仿生事例并展示图片。1、归纳仿生的概念2、回答问题。3、思考、回答。4、观赏图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了解生物科学技术,扩展学生视野。四、总结1、小结本节课内容2、做练习3、展示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图片,提倡保护动物思考问题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七、板书设计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一、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1对人的衣、食、住、行的作用。2.在医药保健中的作用。3在娱乐和旅游中的作用。4畜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二、动物与生物反应器。三、动物与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