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预设y=2x,y=2x+3,y= --x+3,y=10x-1等
以y=2x,y=2x+3为例提出问题:
2..像y=2x这样的函数又称为什么函数?预设:正比例函数
3.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又怎样的关系?预设: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你能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2x,y=2x+3的图象吗?
此环节处理方式: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教师指导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通过复习旧知识,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作图能力,为下个环节结合图象探索一次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二)探索新知
探索一:k值不变,b值变的情况
1.结合图象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函数y=2x,y=2x+3中的x的系数有什么关系?预设:相同
2)当x取相同值时,它们相应的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举例:
x
0
1
3
-2
y=2x
0
2
6
-4
y=2x+3
3
5
9
-1
y=2x-4
3)它们的图象又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预设:平行
4)直线y=2x+3可以看做由直线y=2x怎样的变化得到的?反过来,直线y=2x可以看做由直线y=2x+3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5)想一想:直线y=2x-4与y=2x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直线y=2x-4可以看做由直线y=2x怎样的变化得到的?可以看做直线y=2x+3看做由直线y=2x-4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的?
6)观察一次函数y=-2x+6,y=-2x,y=-2x-2的图像,它们的图像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直线y=-2x+6, y=-2x-2可以看做由直线 y=-2x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的?
7)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
预设: k值相等,b值不等,对应函数图象是平行线。直线y=kx+b可以看做由直线y=kx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并结合问题观察、思考、交流,从而得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观察两组图像,当k>0时,直线的走势什么样,必经哪些象限?当k<0时 ,直线的走势什么样,必经哪些图象?
小组讨论完成
预设结论:k>0时,直线呈现左低右高的变化趋势,必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呈现左高右低的变化趋势,必过一三象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将图像语言转化成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快乐。
探索二:b值不变,k值变的情况
1. 做一做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下列函数的图象:
y=x+3,y=4x+3,y=1/2x+3
2.结合图象思考下列问题:
(1)函数解析式有什么特点? 预设:b值相等
(2)图像成什么特点? 预设:交于点(0,3)
(3)说明b对图象有何影响? 预设:决定y轴的交点位置
此环节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教师指导和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自己所做的图像的观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动口能力。 同时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探究三:函数增减性问题
1.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k>0时,说明自变量x增大时,因变量y如何变化?
(2)k<0时,说明自变量x增大时,因变量y如何变化?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图像的变化趋势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以便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当出现困难时,教师利用图象举例:y=2x+3(k>0)
在图象上去两点A、B,它们的横坐标分别取-2、+2时,纵坐标分别是多少?说明x的增大时y如何变化。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y=-2x+6(k<0)x的增大时y如何变化。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y随x的增大而增大和,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教师进行多媒体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三)归纳概括
1.根据k和b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
2.每种情况,在k、b的影响下,一次函数的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有怎样的变化?图像必经哪些象限?根据这些规律,可以概括出一次函数y=kx+b(k≠0)有怎样的性质?并画出每种情况的示意图。
3.根据上面的问题,完成下表
k﹥0 b=0
k﹤0 b=0
k﹥0 b﹥0
k﹥0 b﹤0
k﹤0 b﹥0
k﹤0 b﹤0
直线走势
增减性
必经象限
示意图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修正并投影出示结论
设计意图:根据问题填上结论,小组讨论后共同交流,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善于表达的品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学以致用
练习一:
1.直线y= -x与Y= -x+6的位置关系如何?
2.若直线y=(3m-1)x+7与 y=2x-1平行,则m=_____
3..直线y=5x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三道题是对探究结果的应用,诣在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练习二:
1.下列函数,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如何变化?图像经过哪些象限?
(1) y=5x-3
(2) y=-2/3x+7
(3) y=(a2+1)x+4
(4) y=(3-∏)x-5
(5) y=ax+5
设计意图:把握住这节课的重点之一,通过(1)-(4)这四道简单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问题(5),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已知函数图象y=(m-3)x-1,当m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一次函数y=(m-3)x+5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减小,且一次函数y=(3+2m)x+5的函数值随着的增大而增大,求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时,m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由学生独立完成,并由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应用性质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
练习三:
1.已知关于、的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三、四象限,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2.当k 时,函数y=2kx+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3.已知正比例函数y=(2k-1)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设计意图:诣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2. 点A(-1,a)B(2,b)是直线y =-2x-1上两点,比较a、b的大小关系。
(此题教给学生三种方法:求出a、b比较;利用性质比较;利用图像比较)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练习的安排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增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熟练度。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发散思维.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怎样探究的?
2.你在这节课中感觉最你困难的地方在哪儿?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梳理所用的方法,反思自己的困惑,提高学习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