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 第 页
教学课题26.1.2 概率的含义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教材分析
重点:稳定时的频率值是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用重复实验观察频率.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学习等可能事件及事件发生可能性(机会)大小的基础上,引进概率的概念.
2.发现稳定时的频率值是事件发生的概率.
3.会用重复实验稳定时的频率值去估计概率.
4.会用列举法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准备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本课目标
1.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
2.再次体验实验得出的频率值与理论分析得到的概率值接近.
(二)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
提问:(1)抛掷一枚硬币,“小于6点”的数朝上的频率值是0.833,我是否能说小于6点的数朝上的点的概率是吗?
(2)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实验求得,若是等可能事件,是否不通过求频率值的方法来求概率?
2.课前热身
一副洗好的52张小扑克牌中(没有大小王),闭上眼睛,随机地抽出一张牌,求下面事件的频率.
(1)它是10;(2)它是黑色的.
【答案】 (1) (2)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利用课前热身让学生温习一下等可能事件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用实验所关注的结果的个数与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个数之比,再从同学所熟知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出发,引导学生利用树状图列出事件发生的所有结果及所关注的结果算出两者之比,再让学生现场做游戏得到稳定时的频率值,比较两值的大小,得到频率的估计值与树状图分析得到的概率值的关系.
(2)四边互动
互动1
师:同学们知道“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
生:知道.
师:假设两人每次都是等可能地做这三种手势,那么比赛中做同种手势(即不分胜负)的概率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生:求所关注的结果与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个数之比.
师:对,下面用第二种方法,现在我们分析不分胜负的情况有哪些.
生:石头与石头,剪刀与剪刀,布与布3种.
师:很好,那么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有哪些呢?用树状图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同种手势的概率.
明确 求某事件的概率,可以用树状图将所关注的结果及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罗列出来.
互动2
师:下面我们用重复实验的方法.
请各位同学互相出手势,直到第一次出现同种手势止,并记录出手势的次数.
生:活动、游戏、记录.
师:统计实验数据.
生:分组统计汇总.
师:(将汇总数据写在黑板上)这时频率值是多少?
生:0.34.
师:即概率约为,它的意思是什么?
生:经过多次实验后,平均3次中有一次双方所出手势一样.
明确 实验得到的估计值(频率值)与用树状图分析得到的频率值相近.
4.达标反馈
(1)如果抛掷四枚普通的硬币,那么所有的机会均等的结果有哪些?请用树状图分析.
【答案】 略
(2)有人说:“抛掷两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掷得的两个6的频率应是的一半,也就是”,请用树状图或列表说明为什么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略
(3)书架上有不同的数学参考书5本,不同的语文参考书6本,现在从中任取一本,求是数学参考书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
5.学习小结
本节课通过所熟悉的游戏,利用树状图分析出了两种相等的手势的概率,而与它实验得到频率的估计值相近,这再次验证了用大量重复实验所得的频率稳定值可以估计概率.
(三)拓展延伸
巩固练习
1.在一个布口袋里装着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它们除颜色之外没有其他区别,其中装有白球5只,红球3只,黑球1只,袋中的球已经搅匀.闭上眼睛随机从袋中取出1只球,分别求取出的球是白球、黑球、红球的概率.
【答案】 ,,
2.有一个均匀的正二十一面体形的骰子,其中的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3”,4个面标有“4”,5个面标有“5”,其余的面标有“6”,将这个骰子掷出后,求
(1)“3”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6”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3)数字几朝上的概率是最大?
【答案】 (1) (2) (3)“6”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