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复习目标
1.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2.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即“自然环境”)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知识点2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
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
寄生:动物体内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营养。
种间互助:蚂蚁与蚜虫共生。
种内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植物种植过密反而减产,他们争夺阳光、肥、水等。
(二)题型、方法归纳
1.生态因素是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物因素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生物 。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能生物的生存
非生物因素
包括 阳光、 水 、空气、土壤等,
2. 生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形态 、 结构 和生理功能等适应)
生物 环境
(生物的生存能 影响 环境)
(三)典例精讲
【例1】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答案】B
【例2】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
(1)一粒松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大的松树,并能结出许多松子.
(2)有一种生物能生活在岩石上,在它生活过程中,能不断地分泌出一种物质,使岩石分解成如同泥土般的结构.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鲸鱼四肢退化.
(5)人们在观赏含羞草时,若触动它的小叶,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叶柄下垂,过一段时间又会恢复原状.
(6)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
材料(1)说明生物
材料(2)说明生物
材料(3)说明生物
材料(4)说明生物
材料(5)说明生物
材料(6)说明生物
【答案】(1)生长和繁殖现象;(2)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3)影响环境;(4)适应环境;(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6)适应环境
(四)归纳小结
1.所有生物的生活都受到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既有不同种的其他生物,有包括同种的其他个体,如同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存在着竞争关系。
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五、板书设计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知识点1 环境因素
知识点2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章单元测试
七、教学反思
教师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生物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