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1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25092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1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1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资料分析及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认识艾滋病,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艾滋病患者的情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 传染病的病原体。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导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疑问 引入新课   PPT展示:近视眼和流感患者图片。 教师:近视眼和流感二者的致病原因有何不同?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 教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说出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教师总结: 流行性感冒、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细菌引起的,蛔虫病和血吸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 学生思考回答: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流感是由外来的致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学生讨论回答:近视眼、贫血、龋齿不传染,其余都传染。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 学生思考讨论。 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建构,加深对日常疾病的区分能力。 展开过程 探究新知 活动一: 出示常见的病原体图片,提示、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传染病?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什么是病原体? 3.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 活动二: PPT展示:教材P73资料①,补充、引导学生分析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创新。   交流课前调查的传染病及生活中采取的应对措施。 学生回答: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叫病原体。 3.传染性和流行性。 归纳出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传染病。   传染病的病因: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   学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教师提问: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2.病原体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3.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 4.什么人最容易患流行性感冒? 总结:流感病毒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通过飞沫传播到健康人身上。 提供资料,播放有关的录像片,对学生进行教育。 活动三: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教师提问:传染病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环节呢? 教师总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流行,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活动四: PPT投影:资料② 教师提问:资料②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PPT投影:当辽宁省阜新市、锦州市的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农业、卫生等部门扑杀疫点周围3公里内所有家禽共50 万只。 提问:扑杀疫点周围3公里内所有家禽共50 万只,是为什么? 提问:封锁两地疫点周围方圆5公里,禁止任何禽类食品运出,对进出疫区的所有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是为什么? 提问:接种流感疫苗,是为什么? 提问: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教师:以上各种方法,各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上考虑的? 教师: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综合的措施,但又要根据具体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环节。 活动五: 教师提问:传染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教师:根据病原体传播的途径,传染病又分为哪些类型? 学生回答: 1.流行性感冒病毒。 2.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 3.飞沫。 4.老人和小孩。身体抵抗力弱的人。 学生回答: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学生讨论:预防传染。 学生回答:控制传染源。 学生回答:切断传播途径。 学生回答: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1: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等,隔离病人。 学生2:教室内煮醋、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戴口罩、打扫卫生等。 学生3: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触患病者、锻炼身体等。 学生:以上的措施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等。 学生: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增强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感性认识。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染病及预防的基本知识,这节课的关键点是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效果检测 完成达标检测,小组交流解决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并及时互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