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教学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1课时)教学目标1、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2、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培养运用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说明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加小组内的活动,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点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说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教学难点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教学策略阅读 辩论 交流 讨论 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教师投影;挂图和资料 资料:有活化石之称的长江白鳍豚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已濒临灭绝。20世纪80年代初,长江中约有400头白鳍豚,90年代初下降到150头以下,到1996年只有几十头了。 学生观察:挂图和资料 教师(联系上面的挂图和资料进行小结) 通过上面的挂图和资料可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地球上每年都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板书课题: 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观察讨论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板书 教师(结合实际,并联系资料简要地介绍) 生物
3、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但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学生阅读:P48 讨论: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来自什么呢?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结合学会上的交流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进行小结) 现在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快速增长的人口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各种生物资源,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例如,森林的过量开采、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草地的过度放牧、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乱捕滥采等,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同时环境的严重污染,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厄尔尼诺现象、酸雨、洪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
4、因。 教师投影:材料 材料一:世界森林正以2x105m2/min的速度消灭,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 近代在我国绝迹的动物就有麋鹿、高鼻羚羊、野马、犀牛、百臂叶猴等10多种,还有大熊猫、长臂猿、扬子鳄、野生梅花鹿等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我国的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材料二:在我国西部高原牧区,多年来狼、狐狸和鹰、隼等食肉动物被大量捕杀,草原上的鼠、兔掘洞的天性使草原遭受严重的破坏,最终导致近年来西部草原的迅速退化。 材料三:地球上有170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由于环境的破坏,大量物种灭绝。目前已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
5、衡。 学生观察:材料 讨论:通过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板书 学生辩论: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进行演讲及展开激烈的辩论,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讨论:在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怎样做) 教师(结合学会上的回答,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结)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在经济建设中,我们要遵循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为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发展的眼光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继续走好可持续发
6、展的道路。 学生阅读:P49-50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有哪些?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回答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说明)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就是保护生物以及生物所生活的环境。目前已建立了广东省鼎湖山、吉林省长白山、四川省卧龙、福建省武夷山、贵州省梵净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达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江苏剩盐城、湖北省神农架、贵州省茂兰、浙江省天目山和云南省西双版纳等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的建设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例如,我国的各个省市都建立了动物园和植物园,少数城市还有水族馆和基因库。 与此之外,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应重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知识内容,能够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和保护途径,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二 次 备 课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