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通过分析各种资料,学生能够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能力目标1、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2、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三)情感目标1、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难点:动物的学习行为。
2、教学媒体挂图,视频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入“身边事”,炎热的夏天,家养的母鸡不下蛋了,却还整天卧在窝里不动;将刚出生的小猫和母猫分开,并将小猫和老鼠放在一起喂养,这样长大的猫却不会捕捉老鼠。分析这两种现象是怎么一回事?二、讲授新课(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展示一些先天性行为的图片,尝试让学生归纳总结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师总结: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本能)的特点:(1)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动;(3)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4)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
3、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教师总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1) 生来没有的,没有固定的模式的行为;(2) 要经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资料分析1、 屏幕展示:蚯蚓走迷宫 提出问题:蚯蚓后来为什么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2、 屏幕展示:母袋鼠和幼袋鼠 提出问题:刚出生的袋鼠为什么会自己爬到母袋鼠的腹部吃奶?3、屏幕展示:小鸟喂鱼提出问题:为什么小鸟会喂鱼呢?4、屏幕展示:大山雀喝牛奶 提出问题:为什么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5、屏幕展示:黑猩猩用树枝取食提出问题:为什么黑猩猩会用树枝取食?经过观察,阅读课本内容,讨论课本问题。(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办法的结合。探究:1、 桑蚕的取食行为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