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教案 新人教版课 题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用人时间课 时第1课时(总 1 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能力目标1.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2.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情感目标1.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重点难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
2、化;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法学法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教学准备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的投影片或图片;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等中考考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板书设计第一节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教 学 过 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导入新课第一节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是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思考1自主探究结论一、基因和染色体生物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完成的,那么细胞的结构有几部分? 既然染色体分为蛋白质和DNA两个部分,基
3、因又位于染色体上,那么基因在哪个部分上?请同学们阅读观察与思考。(出示思考题)总结:1、图中显示的是一个人体细胞核中所有的染色体。 请同学们数一数有多少对?多少条?是不是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是这样的?2、图中的染色体是五颜六色的,是不是染色体原来的颜色?3、图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又在染色体上,那么基因是不是成对存在的?(提示要求学生观察成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相对位置上染成的颜色,注意染色体所涂颜色并不是基因的位置)出示DNA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解说:这是染色体结构逐步放大图,染色体由许多缠绕着的丝构思考回答:动植物的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遗传物质大部分在细胞核内,
4、染色体在细胞核内,由蛋白质和DNA两部分组成,DNA是遗传物质。分组观察与思考,认识染色体和DNA分子,并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回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人呢体的体细胞内都是23对,但生殖细胞中是23条,是体细胞的一半。答:不是的,这是为了能更清楚的辨别染色体,经过特殊染色而成的,并不是染色体原来的颜色。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成对的染色体形态相似,在相对位置上颜色相同,这表明内部的成分相似,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教 学 过 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自主探究结论成的,而这种丝是由DNA围绕着蛋白质构成的,DNA是双螺旋结构,基因就在DNA上,一条DNA上由许多基因
5、,一个基因知识DNA上的一个片断。生物的性状就是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讨论题3、如果用一根长绳表示DNA分子,如何才能把它处理成染色体的样子?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染色体、基因、DNA、性状你能不能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听讲。讨论回答:可以把绳子不停的螺旋就可以处理成染色体状。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基因数量众多,不同的基因决定着不同的性状。自主探究结论同学们想一想人的生殖有什么特点?对。如果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也是23对,经过受精后,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应该是46对,比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多一倍,但是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不变的,这是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0并讨论原因。回答:人的生殖需要产生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然后发育为新个体,是有性生殖。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回答: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总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基因在细胞核中染色体中的DNA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