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位数和众数学科数学教学内容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年级执教授课时间自主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合作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合作探究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合作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合作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合作关键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教学素材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引入课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概念理解前置诊断口述倾听学生举例创境引入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答案出示目标展示目标口述学生
2、倾听学习内容1出示例题6中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一般地哪些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例题6中的第二问学生一般不易想到,教师要将“较高目标”衡量标准引向三个数据代表身上,这样学生就不难回答了。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学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导学1巡视探讨、交流,自主合作巡视自主独立完成互动交流指导学生评价举手展示巩固达标巡视独立练习学习内容2一、 对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进行再次理解二、 练习1、在一
3、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得分5060708090100110120人数2361415541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群:13、13、14、15、15、15、16、17、17。乙群:3、4、4、5、5、6、6、54、57。(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导学2提问自主合作评价自学互动交流巡视巩固达标巡视举手展示课堂小结
4、小结本节学习内容小结质疑合作与交流1、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职员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经理管理员职员人数11215320工资5500500035003000250020001500(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2、某公司有15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示:部门ABCDEFG人数1124223每人所创的年利润2052.52.11.51.51.2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1)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万元。(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 万元。(3) 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答 巩固拓展巡视自主,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