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运输的途径 第2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血压与脉搏的概念及正常值。(重点)2、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体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学会健康地生活。(难点)教法及学法分析:对脉搏与血压学生有所了解,但对于脉搏与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先加以解释,再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来加深理解。本节课还进行了一个探究活动: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意识和生活方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血压计、秒表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4分钟课件出示复习思考题:1、
2、说出体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的变化。2、说出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的变化。3、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教师小结:血压的高低和脉搏的强弱、快慢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血压和脉搏。立刻对图片上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挖掘自身的课程资源并积极回答:他们分别在测量血压和“号脉”。利用两幅相关的图片引入新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展示2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已经板书在黑板左侧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标,并板书
3、本节课题:第三节 生物质运输的途径(2) -血压与脉搏 读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可时刻提醒学生依照目标进行学习自学探究(一)8分钟过渡:首先让我们一起学习血压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的55-56页,思考完成:1、什么是血压?血压是如何产生的?其测量部位在何处?2、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值是多少?3、血压如何表示?单位又是什么?4、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测量血压的仪器以及部位:教师演示:给一位同学测血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这位同学的血压数值,并一起分析这位同学的血压数值是否正常。试一试:医生分别给三个人测血压:张的血压
4、数值是16/10.7千帕李的血压数值是11/9千帕王的血压数值是18/13.3千帕请你分析他们的血压值是否正常,不正常可能患什么病?走进生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010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2亿。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30岁以下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0。高血压常常引起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还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你能尝试给身边的高血压患者提出合理的建议吗?认真阅读课本中内容,在课本中标出思考题的答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有不完整的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在教师演示的时候,认真观察测量血压的部位和方法,并且对该同学的血压值进行分析,看是否在正
5、常范围内。通过分析得出:张正常李患低血压王患高血压。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建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通过自学初步了解血压的基础知识,知道血压的测量部位和表示方法,通过分析数据,正确区分出高血压与低血压。通过图片和教师的演示,能学会正确利用血压仪测量血压、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值正常与否。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自学探究(二)17分钟过渡:除了测血压,你还知道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其他的方法吗?教师讲述:我国传统医学上,用“望、闻、问、切”来对病情进行诊断。其中“切”就是指“切脉”。那么切脉是在什么部位呢?大家阅读课本56页的中间部分,分析完成:1
6、、 什么是脉搏?在何处测得?2、 脉搏是如何形成的?3、 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脉搏的正常范围是多少?我们对脉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共同完成探究活动。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1、提出问题通过与学生探讨运动所引起身体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人在运动前后,脉搏是怎样变化的? 2、作出假设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所作出的假设要与提出的问题相关 3、制订计划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学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基本掌握了。教师应针对本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 你的实验方案中,设立对照实验了吗? 安静状态、运动状态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如何正确测量脉搏?各小组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陈
7、述、答辩、修改、确定。 4、实施计划 由于本实验是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受到场地、设施、时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课堂上完成其他运动方式如:跑步、跳绳、原地跑步等容易碰伤,而且噪音很大。为此,把活动定为连续下蹲30次,同样能达到运动量。找准测量部位,同学之间密切合作,数值记录准确。 5、得出结论 每个小组汇报你们的统计数据,得出什么结论?6、表达与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你们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得出的结论一致吗?若不一致分析原因。思考:运动时脉搏的变化,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四、拓展: 我们刚才做的是同一运动类型,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同样的运动对男女同学
8、心率的影响以及恢复正常的快慢是否有差异?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究。通过老师的讲述,感受我国中医学的博大精深。认真阅读课本,在课本上标出思考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给自己切脉,感受一下脉搏的跳动。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上,寻求一种科学的描述,初步揭示出运动前后脉搏的变化规律。学生:我认为在运动之后我们的脉搏跳动会加快要设立对照,一种安静状态、一种运动状态安静状态指静坐休息1015分钟后的状态,要求上课前的课间不要太兴奋,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测安静状态下的脉搏;运动状态指运动刚结束一分钟内的状态,要求运动结束后,立即测运动状态的脉搏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
9、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结论:脉搏与运动有关,而且运动量越大脉搏越快。意义:通过运动时脉搏的变化,能反映一个人心脏功能的强弱。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强一个人的心脏功能。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探究的问题并实施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其他小组交流。让学生了解切脉在我国历史悠久通过自学初步了解脉搏的产生及测量部位,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引导者,探究活动的整个程序都由学生讨论得出。学生将测得的数据记录进入表格,并进行分析,与其他小组的表格汇总,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通过探究活动,让学
10、生发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课堂小结2分钟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积极而有序,也基本上完成了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收获 达标检测10分钟1、脉搏的次数比心跳的次数 ( )A.多 B.少 C.相等 D.没规律2、医生给某人测量的血压值为16/10.7千帕,其含义是 ( )A.代表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B.代表舒张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C.分子代表收缩压,分母代表舒张压,该人血压正常D.分子代表舒张压,分母代表收缩压,该人血压高3、测定血压和脉搏的部位分别是 ( )A.肱动脉、桡动脉 B.桡动
11、脉、肱动脉C.臂动脉、桡动脉 D.肱动脉、腕动脉4、小明的爸爸体检时,医生提醒他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血压,因为他有高血压。下列哪个数据可能是他爸爸的血压值 ( )A.13/9千帕 B.16/9千帕 C.10/15千帕 D.17/11千帕5、如果一个人被确诊为高血压,依据是下列哪一项 ( )A.血压持续高于18.7/12千帕 B.血压持续高于12/6.7千帕 C.血压持续低于18.7/12千帕 D.血压持续低于12/6.7千帕6、 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_造成的_。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_血压,可以在上肢_处测得。7、 脉搏是指_的搏动。脉搏测得的部位是_。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_的。通过练习加强
12、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性。板书设计: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2) -血压与脉搏一、 血压1、 概念: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2、 测量部位:上肢肱动脉处3、 血压值:(1)正常值收缩压:1218.7千帕 舒张压:812千帕 (2)异常值:高血压:常高于18.7/12千帕 低血压:常低于12/6.7千帕二、 脉搏1、 概念:动脉的搏动。2、 测得部位:腕部外侧的桡动脉处3、 产生原因:心脏的跳动4、 正常值:60100次/分5、 探究活动: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在课上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活动,基本上完成了课前老师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协作完成了探究活动的所有步骤,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虽然过程中有个别小组出现了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但我认为这不是坏事,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接受教训,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一定要做好知识的准备,再动手操作。 针对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探究活动本身,而是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让学生都能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