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亚骥,上海市七宝中学教师。语文是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应该把语文的教与学放在一个时代生活的环境中,这样才可以给语文的教与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让课文体现出自已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得到真正的语文熏陶,进而获取新鲜的语文知识,创造出一种可以适应生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论述中学语文课堂与时代生活相融合的途径。一、不厌其烦地交代辗转过程,凸显向往之情郁达夫一开始就交代了自已赶赴北平的理由:“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言以蔽之,即是“我从杭州赶上北平是想饱尝故
2、都的秋味”。为何郁达夫要将其拆分成五个短句来表达?从音韵节奏来看,这与前一句“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的三次“来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短句形式延缓了表达的节奏,使得单句的“陈述性语言”转变为娓娓道来的“抒情性音节”,更具强调作用和感染力,同时也拉长了读者的审美体悟时间。就内容而言,郁达夫不厌其烦地交代自己从杭州赶到青岛再赶到北平,旨在强调自己不辞旅途转也要奔赴北平饱尝“故都的秋味”,从而表露出自己对“故都秋味”的深挚向往。这是学生较难体察到的,执教者还可加以类比引导。例如,仿造原文造句:“我的不远十里,要从骑共享单车转换成地铁,再从地铁转公交车一直赶到终点站的理由,也不过是想买一杯心仪的奶
3、茶。”经此迁移,学生即能理解作者不厌其烦交代行程的用意。在后一句“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在这“旧都秋色”一句里,“也不过”这个副词给人一种“轻描淡写”的感觉,与前文中“重笔铺叙”的转折历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说得越简单,就越能体现出他此行的决心,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郁达夫会被“品尝家乡的秋天味道”所吸引。正如王安石所言,“貌合神离”,作者刻意着笔,必然暗藏着对文本的解读密码。二、闲说牵牛花,折射审美意趣与生命体悟“(朝荣)”是郁达夫在“牵牛花”一词后加上的夹批,常为执教者所忽视。小括号一般用于标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不少师生将该词读作“chorng,郁达夫的意图在“补充说明”,即“在阳光下成长”
4、的牵牛花。从这个角度来看,郁达夫究竟想要通过这个故事来传达什么?用它的生命力来表达对家乡秋的爱?这与古都的秋天“格外的清冷,格外的寂静,格外的忧伤”格格不人。因此,“朝荣 应读作 zhaorong。“朝荣”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有三个义项:“早晨开花。指早晨开的花。特指晨开暮落的花。即木槿。”牵牛花本是寻常植物,若要在括号中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使其通俗易懂,郁达夫当写俗称“喇叭花”,为何反而加上一个更生僻的词语“朝荣”呢?一方面,“朝荣”是“木槿花”的别称,生长1181名师手记|习性是“朝开暮落”。与之相似,“牵牛花”的别称为“朝颜”。日本作家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一书中写道:“朝颜,这是薄命的花。”牵牛
5、花大多朝开午谢,它与“木槿花”的共性是“花期短”。郁达夫在“牵牛花后加上“(朝荣)”这一注释,且不论是否笔误,错将“朝颜”写作“朝荣”,其用意必定是强调牵牛花花开花谢所历时间之短。郁达夫在牵牛花的开落之间体悟生命的骤然调零,“生命的衰败,在世俗生活中是负价值,但是在艺术表现中却可能是正价值”。诗经小雅四月也说:“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这正是郁达夫“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之缘故,这不是生命的怒放,而是生命的悲?,秋之“悲?”。另一方面,郁达夫随之岩开一笔:“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
6、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以“说到.”开启话题,恰说明该话题是正题之外的闲笔,作者笔意何在?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偏好与个人的审美趣味和人格气质相关联,郁达夫所钟爱的蓝色、白色和紫黑色牵牛花都属于冷色调,给人以相对阴郁的观感;“淡红者”是郁达夫眼中的“最下者”,属于暖色调,给人以明朗、愉悦的感受。作者偏爱冷色调牵牛花,并认为还要加上几根衰败、枯黄的秋草以作陪衬,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显然是在竭力追求一种淡雅。因为淡而雅,其中蕴含着一种趣味,这种淡雅是超越了日常的世俗的趣味的。”这种由“淡”而“雅”由“淡”而“衰”的欣赏,足见其对衰败之美、物哀之美的审美追求。三、岩开一笔墓“秋雨
7、闲人话?”图,更添故都风情郁达夫在描摹秋雨图景时,聚焦的写作对象不独有“秋雨”,还有“闲人”。为什么写“闲人”?这与“故都的秋”有关联吗?执教者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郁达夫围绕“闲人”写了什么一一他不仅对雨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语调作出详细描写,还再现了故都闲人的一组对话:“喉,天可真?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啦!”这幅图景可概括为“秋雨闲人话?”图。此时,“秋雨”成了“闲人话?”的背景板,人景相融。都市闲人之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方言特点的对话,这让故都在景致、风物之美外,更增添了一份人情风味与地方特色,从而营造出故都秋日里轻松、闲适的氛围。在这段对白中,最有地方特色的就是“一层秋雨一
8、层?”,郁达夫认为,“北方人在念阵法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个一层的感觉,而这个一层 的音调,却恰到好处”。郁达夫为何认为“倒来得正好”?针对这一问题,在福州一中郑晓勤老师的课堂上(本文中的教学实录均出自郑晓勤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学生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层字用得好,因为这雨是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风落下的,我们看不见风、看不见雨,却能明显地看见秋风秋雨让云霭发生了腾挪,就像原文中提到的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秋风秋雨像是平行空间上的卷帘人。但如果说秋雨是一阵一阵”下的,那带给读者的就只是纵向的空间感、速度感,而不能呈现秋风、秋雨、秋云和秋阳在平行空间中的腾挪变幻
9、了。”学生的解读带着很强的情境感,在其描述中,“层”字似乎生成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魔力,化境奇美。那么,学生所述是否就是郁达夫的原意呢?这固不可知,但执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充分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执教者还可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一一聚焦郁达夫所谓的“平平爪”,推敲字的声韵。以下是郑晓勤老师的教学实录:师:同学们,我们循着郁达夫的思路一起来揭秘。请大家先为“一层秋雨一层?”标注平厌。生:“一层秋雨一层?”(爪平平厌厌平平)。师:大家学过登高,我们知道,律诗对平厌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郁达夫所说的“念错的歧韵”会不会与律诗的平格式有关呢?请大家为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一
10、句标注平。生:“渚清沙白鸟飞回”(爪平平平平平)。师:同学们划分的依据是什1名师手记|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3/0 7 1 1 9么呢?生:阴平、阳平归入平声,上声、去声归人爪声。师:这不失为一条捷径。不过,这样判断有时会出错。因为在我们现在读为阴平调和阳平调的字当中,有一部分是古代的人声字,它们的特点是发音十分短促,比如“白”字。人声字也应归入厌声,因此,“渚清沙白鸟飞回”的平爪特点应当是“爪平平爪爪平平”“一层秋雨一层?的平厌恰与这句诗完全一致,这句话,岂不是说,这句话的节奏,恰到好处?在这样的思考中,同学们将会以多样化的,灵活的方式去观察,去体会汉语的声音和韵律的特征,去体会字里行
11、间的奥秘。这样的角度,让同学们感到了郁达夫对于中国古诗的高度敏感性。通过郁达夫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出这一诗文中所蕴涵的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资源。四、两度提及“南国秋”,强化情感巧衬托郁达夫对于“北国之秋”的怀念,始于文章第3 段“未逢北秋,几近十载”这句话。前面两个部分,大部分都是关于“南国之秋”的。他为什么要在这一段提到“南国之秋”?不难发现,郁达夫以“南国之秋”“观之不足,味之不足,尽之不足”,来反衬北方之秋“浓郁,酬畅”的特征,抒发对家乡秋的着恋之情。但为何文章的最后两段还要再次提及“南国之秋”呢?这是否是笔?面对这一问题,传统的解读是“首尾呼应”。
12、诚然,在开头结尾分别以“南国之秋”为比较对象,的确,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构成了一种“建筑美”,首尾相接。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呼应郁达夫的创作框架,那就是拘泥于老掉牙了。在讲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文章的内容,对比文章开头和结尾对“南国之秋”的叙述,看它是不是简单的重述。第一、二段是以“南国之秋”所带来的总体感受为主,侧重于印象性的抽象总结;最后两个段落比较具体,突出了南北两个国家秋天的不同特征:“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连用四个比较,凸显的是故都秋天怎样的特点呢?这看似多余的一笔,实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要解其中玄机,执教者就需引导学生分别对
13、代表南北国的不同物产展开初步讨论,进而揭示南北国之秋的具体特点。以下教学实录可供参考:师:同学们,这几组事物之间是怎样形成对照的?请大家展开讨论,畅所欲言。生:黄酒酒精度较低,口感相对甘甜醇厚,白干则烈度高、口感辛辣;稀饭稀而味淡,消化得快,馍馍需细嚼,饱腹感强;鲈鱼口味清淡,大蟹膏肥鲜香;黄犬和骆驼恐怕只有大小形成了对照吧,但是我觉得太牵强了。师:哈哈,“瘦死的骆驼比犬大”啊,能注意到黄犬小而骆驼大已经很了不起了。前面三组对照也分析得很到位。不过,如果我们的分析止步于此,那就成了“物产分析大会”了。我们分析这些对照的目的是什么呢?生:分析南北国之秋的不同特点。师:是的,我们探究的重点应是这些
14、物产与南北国之秋之间的联系。就如同学们刚才所分析的,其实这几组对照都有各自的比较基点。比如“黄酒之与白干”,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浓烈,呼应前文南国之秋的“回味不永”;后两组“稀饭之与馍馍”以及“鲈鱼之与大蟹”同样是基于“回味”展开的比较。当然,除了“回味”之别,银白色的“鲈鱼”与膏红色艳的“大蟹”何尝不是在“色彩”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呢?这又生动地回应了前文南国之秋的“色彩不浓”。最后一组“黄犬之与骆驼”,倘若只是大小之别,便很难与南北国之秋形成关联。大家再想想,黄犬与骆驼分别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呢?生:看到黄犬,我会想到家里的狗,还想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看到骆驼,我想到了驼峰,骆驼比黄犬更高大,同
15、时我还想到了“大漠孤烟直”的场景。师:丰富极了。你联想到的“小桥流水人家”和“大漠孤烟直”,画风有明显的不同,这又是在怎样的基点上展开的比较呢?生:场所?环境?师:呼之欲出了,在原文中找找关键词!生:“秋的意境与姿态”。综上可见,结尾不是开头两段的简单重复。郁达夫在开头部分只是点出自已对南北国之秋的印象;结尾则进一步将开头印象式的墨点晕染开来,基于“色彩”“回味”“意境与姿态”等比1201名师手记较原点,假托具体物象生动再现了南北国之秋的具体差异。更巧妙的是,“南国之秋”不仅是用于反衬“北国之秋”的特点,还应是正面衬托。文章的第1 3 段,郁达夫不厌其烦地铺陈“南国之秋”的“特异”之处。若作者
16、写“南国之秋”只是为反衬“北国之秋”,那以上铺叙皆可不提;妙就妙在“南国之秋”本就特异,“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但“北国之秋”,却是一种“特别”的秋色。郁达夫在他的北平的四季中说:“我认为,要了解一种特殊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种特殊的东西完全展现出来的时候。”所以,“清,静,悲”三个字并不能概括“北国之秋”的特征,只有“清,静,悲”三个字,才能体现出郁达夫对家乡之秋的卷恋。所以,郁达夫两次提到“南国之秋”,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他又一次强调了“北国之秋”的特殊性,然后,他又一次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说自己愿意为她付出自己的生命,他对她的爱,溢于言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到处
17、可见的“闲笔”既有闲情逸致,又在感情的漩涡里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五、关联时代生活,为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开拓空间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教师要把文本的诠释与时代的生命相结合。相关的时代人生包含了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彼时的时代生活;二是对当代人生的关注。利用这两种与时代生活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文本空间,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语文教学要面临现实空间和文本空间两者之间的距离感问题,学生生活在现实空间,对文本空间中发生的故事缺乏足够的了解。这样,很可能会导致“现代人”在“超空间”上困难重重,从而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现实与现实的理解。在两个时
18、空间的距离与时代感的基础上,教师要讲好当下的“生活故事”。通过对背景素材的深度挖掘与还原,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空间穿越。故都的秋一课,课前预习除观察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搜索背景资料。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收集信息,引导学生抓住“故都的秋”和“写作背景”两个关键词语进行搜索。针对学生搜索获得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对背景资料进行加工,保留自已认为有价值的背景资料。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背景资料交流的机会。结合学生交流,让学生谈一谈这些背景资料的助学价值。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真实”与“彼时”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彼时故事”中扮演讲述人的角色。要把“彼时故事”讲好,就必须对材料进行
19、全面的搜集,对材料进行语言信息加工,主动思考,提炼出对文本理解有帮助的信息,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背景材料,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生的既有生活经验与彼时生活之间的联系,为课堂的深入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铺垫。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与文本、作者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产生,既要靠老师的解释,也要靠老师的讲授,更要通过学生的“生活通道”来实现。一旦学生的“生活通道”被打通,他们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之间很容易发生有效的冲突。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开阔,审美通道会被搭建起来,文化之源也会被打开,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顺理成章。在故都
20、的秋中,通过对家乡秋色的勾勒,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对家乡景色的描绘,并对其进行语言上的总结。在“绘秋”这一节中,学生迅速地掌握了文章中所描述的“晨光静坐”“落花轻拂”“秋蝉残鸣”“闲谈秋雨”“佳日丰收”等内容。通过对一些秋天景色的图片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故都秋天的特征。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使教学活动自然顺畅。故都的秋的难点就是如何把秋天的景色与情感联系起来,也就是如何把文字中的“客观色彩”和作者的“主观色彩”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移情”,也就是通过我们对这个时代生活的观察和体悟,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场景是一种情绪的投影,从而在我1名师手记丨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3/0 7 1 2 1
21、们的脑海中烙印上我们的主观情感。这时,我再把郁达夫的生平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很容易就能明白,为何秋会成为“悲秋”。“悲秋”一词的意蕴也在不断加深,它既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批人的心理状态。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心中的“悲”字自然也就升了起来。在这个时候,学生的“美好发现”和作家的“悲”都是建立在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之上。这些情绪、思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其美学效应并不会因为“悲”“喜”的出现而减弱。六、抒写时代生活,为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共生机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渠道应该是多维的,教师应该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为基础,注重语言文化教学板块间的融合。教师应该
22、擅长从文本展开延伸,在文本勾连中,打通不同文本之间的通道,构建出一个可以描绘时代生活的支架,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阅读能力达到共生。“联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扩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为不同时期的人生打开一条通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本中的文章作为辐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章的阅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体的文章群体。以“群文”为载体,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自己的时代生活。在故都的秋中,可与天净沙秋思秋词进行对比阅读。以故都的秋为中心,以秋词天净沙秋思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关联阅读要明确关联,要把握“情”与“景”这两个主要因素,要了解不同作家是怎样将情景交融,将自
23、己的情感融人到景物中去的。读与写本就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适时地进行写作。写作活动不讲究写作规律,既可以是整篇的宏大写作,也可以是微写作、片段写作等。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已所处的时代生活。故都的秋,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事生活紧密结合,进行写作活动顺理成章。在课堂之前,通过观察和体味,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并对家乡的秋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上,通过解读作家在故乡的秋天所写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对“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群文进行延展,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为他们搭建起一个写作支架,从写作素材,到写作构思与立意,再到写
24、作方法与技巧,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故都的秋中的“镜头感”是一种“再现性”的画面表现形式。作品中呈现的不仅是对作者所观赏到的秋天景色的表面再现,还是一种追求画面的结构美。其不局限于表面呈现的形式感,这种美感,有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精神与审美的诉求是一种相对永恒的艺术创作,其中也包括了作者对主题、内容、感情等内容的推敲。故都的秋中的“镜头感”产生于作者对生活的感知和语言技巧。郁达夫虽然有着唯美主义观的相似一面,但依旧保留着自我的创作个性,对国家分崩离析的历史包和民族独立的时代要求,促使着他关注人的生存。因此,故都的秋一面表现着艺术之美,一面表现着人生的真实。简而言之,把语言教学活动放在一个时代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是由时代的变迁所决定的。教师应该立足于语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语言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语言教学要与时代生活相融合,就必须同时考虑到“真实”与“文本”这两个维度,并在两者之间搭建一条通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冲破文本、教室等狭窄的限制,走上自己的成长之路。参考文献:1孙绍振.经典文本的深层结构 G.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 0 1 6.2达夫.郁达夫散文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3黄斌.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融入时代生活.中学语文,2022(7):18-20.4姜树华.语文新课标的“生活”解读.教育研究与评论,2 0 2 2(6):2 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