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与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60395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与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与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10 月第 28 期学周刊LEARNING WEEKLYOct.2023Vol.28作者简介:后雪红(1974.3),女,汉族,甘肃岷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与探索后雪红(甘肃省岷县岷阳学区,甘肃 岷县 748400)摘要:各科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比例的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班级总体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班级秩序和整体学习环境。因此,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促进他们的转化成为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并从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上学困生的参与度、利用小组合作有效帮扶学困生等方面探讨了学困生的

2、转化策略。关键词:语文“学困生”;师生关系;评价;合作中图分类号:G6猿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8-0142-03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23.28.047新时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它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这部分学生就经常被称为“学困生”。而语文“学困生”顾名思义则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和感官正常,但是语文成绩相对落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校、教师和家庭方

3、面的因素。因此,我们要深度剖析学生的成因,对学困生倾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促进他们的转化,实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就“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做一简单阐述。一尧语文 野 学困生冶的成因“学困生”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找到“学困生”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从分析来看,语文学科“学困生”问题的形成主要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一)师生关系有待改进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大,所谓师生关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师生双方所处的地位、态度以及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内容。从语文学科教学角度来看,部分教师依然受传统教学思维

4、影响较大,在教学中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意识不足,特别是部分语文教师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其在日常教学中对学优生的关注较多,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关注度和期望值较低,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属于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很少有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也就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造成师生关系淡漠、疏远,容易使学生自暴自弃。还有的学生因为受到过教师的公开批评,由此产生抵触情绪,此后不再愿意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也就逐渐成为语文学科的“学困生”。(二)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思想认识和学习上的付出存在一定误区。在思想观念上,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他们认

5、为语文学习不同于数学,考验的是记忆力,只要在临考试的时候背一背、记一记就差不到哪去,对语文学科的不重视也是造成语文成绩低下的原因之一。而在学习方法上,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语文学习,认为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即可,其在课前主动预习、课上有效听课以及课下及时复习、巩固等方面均缺乏良好的习惯,导致其在语文学习中逐渐掉队,进而成为学困生。(三)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但是在教学动态142-学周刊LEARNING WEEKLYOct.2023Vol.282023 年 10 月第 28 期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

6、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学习积极性存在明显不足,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同时,这些学生对自我学习要求也不高,慢慢地在语文学习中就出现了掉队的现象,进而逐渐成为语文学科的“学困生”。(四)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因为其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甚至部分学生仅仅依靠个体学习难以顺利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中,而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主要还是要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这无疑会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陷入困境。而在教学方法上,部分语文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有限,课堂教学按照既定的环节进行,无法针对每个学生“面面俱到”,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语文成绩下

7、降,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主导,主要采取“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差异性,无法让学生代入自己强烈、真挚的情感,因此很难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问题。由于受“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对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关心和指导不够,只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其他学生就可以了。这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困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五)未重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评价是其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

8、引导、矫正和激励的作用,但部分教师不太重视科学应用评价来对“学困生”进行导学、促学,学生感觉不到被认可或者肯定,对学习的投入度会更少,导致学生问题也更严重。(六)家庭教育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在众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中,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占比高达 60%。很多家长难以相信,自己竟然是造成孩子成绩变差的“罪魁祸首”。有的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不够,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有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科学性,对孩子期望过高,存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孩子“求全责备”,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逐渐失去自信心,从逃避慢慢转为厌学。二尧 野 学困生冶的转化

9、策略(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如果喜欢一位教师就会不自觉地在其所任教学科上多下功夫,这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自由、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困生,通过课下谈心、与家长沟通,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倾听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前进的方向。其次,教师要尊重学困生、用教师的爱心与耐心去感化他们。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关爱学困生,才能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10、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要做到细心观察,真正关心学生的需求,用心帮助学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这样才能逐渐获得学生的信任。相信学生在感受到“师爱”的同时一定会给予回应,并进行自我约束,愿意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最后,教师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宽容。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学困生的基础差,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弱,学习起来会更加困难,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用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们的错误,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引导他们分析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重拾信心。(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分析来看,语文“学困生”问题的产生与学生学法

11、不当和学习习惯问题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教师要注重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预习、复习的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记忆的方法等。现在的语文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如果不重视预习,上课就无法跟上教师教学节奏,因此,教师要时刻强调预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熟读课文内容,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便于上课重点听讲;课下及时巩固和复习没有消化的内容,隔段时间再次复习,加深记忆。很多学困生对于要背诵的内容感到头疼,比如日积月累、古诗文背诵、课文重点段落背诵等,可以让学生先熟读要背诵的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理解、然后再去背;还可以让学生“抄诵”要背的内容,从“看一句抄一句”到“看一段

12、抄一段”,最后到看一遍能默写。很多学困生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习惯差,学习不认真、书写马虎,对于所学知识模棱两可、不求甚解,造成记忆模糊不清,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他们,培养他们认真书写、认真听讲、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三)提高课堂上学困生的参与度针对学困生参与课堂状况的调查、访谈和观察显示,他们大多在课堂上表现为听课走神、发呆、不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讲话、睡觉。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只有“动”起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实现对所学知识有意义的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启发143-参考文献:1 钟楚标.在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浅探 J.教育导刊,2012(5)

13、.2 纪旭.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3).3 许小丽.树立学困生语文学习自信的实践与探索 J.内蒙古教育(B),2016(11).式、合作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手段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困生倾注更多的关注,在教学时哪怕用一个眼神、一句鼓励,都能让学困生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从而能集中精神去听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困生的水平相适应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提问,多给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困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四)利用小组合作有效帮扶学困生长期以来,

14、我国大部分学校采取的都是大班额教学,即班级人数超过 45 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肯定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利用课前辅导和课后补差的方式去帮助和辅导这些学困生,常常使教师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小组合作去帮扶学困生则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讨论、合作交流,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实现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为避免合作学习中出现优等生包办代替、学困生无所事事的情况,教师就要精心组织,在进行角色划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困生。首先,以“学习力均衡”为原则编排合作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

15、分为 A、B、C 三类,A 类学生为优秀生,B 类为中等生,C 类为学困生,以 6 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形成 AA、BB、CC 的组内成员结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 A 教 B,B 教 C,实现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安排适合的角色,如材料员、记录员等,并分配相应的任务,给学困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不但有事可做,在某种程度上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可以由学困生作为代表进行发言,优秀生作补充,这样既检查了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检查了合作学习的结果。最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进行组间巡视,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16、情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成“一帮一”的对子,优秀生为了小组的整体成绩给学困生补课,学困生为了不拉后腿而努力学习,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成绩,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和责任感。(五)利用评价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合理的教学评价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重拾信心,找到努力的方向;而不恰当的教学评价不仅会妨碍学生的进步,还会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对学困生的评价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在关注他们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并不吝鼓励,比如:“你的字写得娟秀工整,给老师一种美的享受”“你思维灵活

17、,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希望你继续加油,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要慎用否定评价,千万不能用贬义词,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指出学生的错误时要委婉,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时要循循善诱,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六)家校协作共同引导学困生转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只有赢得家长的信任,充分发挥家校协作的合力,才能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不能因学生出现问题就迁怒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获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做到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很多家长主观意愿上想管好孩子,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时就需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教师可以给家长推荐一些家庭教育书籍,比如玛利亚 蒙台梭利的 打造你的孩子,本杰明的 斯波克育儿经,孙瑞雪的 爱和自由 等,并且可以和家长一起探讨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如何与孩子交流等,引导家长真正参与孩子的管理。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家长也要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主动参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只有通过家校通力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责任编辑张宏丽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