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9375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3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1卷 第4期2023 年 8 月Vol.21 No.4Aug.,2023【摘要】医学生是医学人文精神实践的主体,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不仅是落实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亦是彰显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当前,立足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现状,全面分析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内在联系,积极推动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深入探索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协同医学人文精神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全

2、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068(2023)04-0006-03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王雪,刘东梅(成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收稿日期】2023-03-09【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 年度“十四五”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历史文化的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立体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编号:2022CXMG55)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雪,女,1981 年生,四川大竹人,讲师,硕士。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

3、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出,在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方面,要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可见,医学人文精神已成为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民健康守护者亟需的重要内容。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学的灵魂,是以人为本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1是指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的利益和幸福、人的完善和自由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2医学生是医学人文精神实践的主体,对医学生进行道术、仁术、学术、技术以及艺术的教育不仅是落实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亦是彰显中医药院校大思政课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一、中医药院校思政课

4、协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现状张宗明等3在对全国 23 所高等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近十年的建设状况调查发现,各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已越来越高,其中 80%以上的院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已经不同程度地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并创新出中医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特色。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践行厚德济生的使命”融入到思政课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政课”,构建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成都中医药大学探索“五三制”教学模式,凸显中医药文化特色,构建大德育实践育人机制。除此之外,各校还开设了中医文化学、医学伦理学、医

5、学哲学等选修课程。从以上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已形成了与思政课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医学人文特色课程,推动了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叉渗透。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协同医学人文精神进行教育教学,是提高中医药院校思政课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一个重要路径。二、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逻辑关系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总体解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医学人文精神则从医学价值、精神内涵出发具体解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医生”的问题。4可见,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育对象相同、培养目标一致,两者同向同行。因而,只有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向相融

6、合,使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共同提升,才能彰显对医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力度和6温度。51.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指引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忽视政治方向的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医学院校思政课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目标一致,其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但两者在站位与内容上略有不同。思政课更为宏观,专注于立德树人,系统培养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引导医学生自觉肩负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实现医德素养和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医学人文精神则相对微观,专注于以人为本,重点突出医学生求善、求美的情感体验,引导医学生将人文精神蕴含在学科素养中,促进

7、学生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6因此,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可以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指引方向;可以向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提供重要内容;可以让医学生思维方法得到辩证指导。72.中医药院校思政课贯通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与医学人文精神的逻辑关系还体现在中医药院校思政课贯通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由此可见,思政课属于政治文化范畴,以显性方式进行;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属于教育文

8、化范畴,以隐性方式为主。可以说,医学人文精神与人类文明相伴相生,其培育过程就是通过对人类文明中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的运用,在强化个体能力的同时,将人文精神渗透于个体的情感、品格和气质之中。8因而,应加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贯通,并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必要补充,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渗透性和艺术性。9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协同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学探索1.以“大思政”格局为基础,落实协同育人理念。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医学人

9、文精神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既可满足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共同发展的需要,亦可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提供助力。首先,一体化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事关培养的医学人才是否具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实现一体化领导,具有时代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10其次,专业化运行。单靠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容易使医学生产生免疫力,应充分发挥不同医学专业课对思政元素各自不同的兴趣点、契合点及吸收点,整合医学人文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得思政课教育教学

10、效果从量的积累转化为质的提升。再次,协同化育人。医学人文精神与思政课的内在价值不谋而合,如“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医德观、职业观与思政课着重培育医学生理想信念一脉相承,这些内容可进一步融合贯通,理念创新。112.以“三因”理论为依托,完善协同育人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要求,为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创新提出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结合医学院校特色,灵活运用医学人文精神融入的载体和方法,可大力提升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课堂教学渠道。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结合各门思政课的特点,在不影响基本理

11、论深入讲解的基础上加以有效融合。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主要帮助医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实际教学中,可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者仁心,仁者爱人”等生命观、价值观,加强医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认同;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主要增强医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际教学中,可围绕医学人文精神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等,引导医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

12、么好,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次,校园环境渠道。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着医学生的感性认知,并在医学生理性认识的塑造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力。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要充分利用校园自然人文环境,结合中医药文7化特色,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思政”的宣传教育元素,使医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得到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升华。再次,网络资源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化与自由化。一方面,积极探索慕课、精品课、微课等课程资源建设,以立体化形式提升

13、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13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并通过 VR 技术、电子触摸等新媒体平台让中医药文化和思政教育“活起来”。最后,实践教学渠道。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医学人文精神实践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既包括中医药文化精神财富,如中医药发展演变的历史沿革、重要事件等,也包括独具中医药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如中医药博物馆、文化旅游景点等,还包括当代中医药的发展,如重大纲领性文件、决策等。14所以,医学人文精神所具有的丰富实践教学价值,可以有效推动中医药院校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新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感知与体

14、验,从而增强对思政课的理解与认同。153.以“以人为本”为引领,实现协同育人高效互动。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要实现高效互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师资队伍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一方面,从知识传授到精神引领,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供给合力。拥有一支具有中医药学科背景的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才能切实增强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医学人文精神要在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中得以充分运用并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他们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能力,对医学人文精神教学特点的把握能力,对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施新思路、新方法的探

15、索能力,直接决定了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效果。16因此,中医药院校应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参加中医药文化、医学人文精神的相关学术研究、培训项目等。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其过程并非教育者单向地输入、受教育者机械地接受,医学生是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个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思维模式,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惑,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具有针对性。在新时代的宏观视野下,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具有深厚的中医药人文滋养和鲜明的时代化价值特

16、征。在思政课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协同育人探索中,应始终秉持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供给,把理论教育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医德修养结合起来,建立更为时代化、立体化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为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参考文献】1宫福清,戴艳军.正确认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5):103-1062唐雪梅,王明真,刘东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04):293-294.3张宗明,刘东梅.高等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7、,2016,(04):113-116.4郑红.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思政课教学话语有效性的生成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11):20-22,25.5陈娱,尚权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1):83-86.6丁向群.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6):96.7梅春英,王晓波.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探索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5):84-89.8耿文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9刘明奇,张巍.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思想政

18、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66-68.10陈娱,尚权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1):83-86.11黎雪梅,陈依培,刘东梅.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2):9-11.12祝丹娜,宫福清.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模式及培育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03):375-381.13刘东梅,雷虹艳,唐雪梅.具有中医药院校文化特色的思政课教学载体建设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04):72-74.14刘

19、东梅.中医药文化实践性教学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3):1-3.15胡萱,胡小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4):64-66.16丁建飞.医学人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2):5-8.(下转第 74 页)8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n Cooperation with Medical Hu

20、manistic SpiritWang Xue&Liu Dongmei(School of Marxism,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1137,China)Abstract:Medical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practice of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and the cultivationof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for medical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21、fundamental task of implementing the“MoralEducation”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of TCM,but also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highlighting the“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and“People Oriented”in colleges of TCM.At presen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

22、ion of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CM,it is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and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CM,actively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ed

23、icalhumanistic spiri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CM,and deeply explore the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mode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CM cooperatewith the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same direction.Key wor

24、ds: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education and teaching(上接第 8 页)Action Research on Blended Learning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Based on POAWang Yanp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91)Abstract:Guided by the theory of“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the author expl

25、ores College EnglishWriting online self-study and offline face-to-face mode through three rounds of action research.Each round of action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four steps:plan-action-observation-reflection.With the help of SPSS analysis ofquestionnaire and studentsperformance,this study solves the

26、 problem of separation of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ofCollege English Writing,improves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performance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Key words: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College English Writing;Blended Learning;Action Research体,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学生的大学英语写作成绩得以提高。本研究在理论方面探索、丰富和发展行动研究理论,建

27、立更加完善的研究模型;在实践方面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师提供及时、有益的反馈信息,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做出贡献。在“产出导向法”指导下解决大学英语写作学用分离问题。本研究属于我国研究为数不多的教学实践,期望能为其他高校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陈乐.理念与实践:耶鲁大学通识教育写作课之理性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9,(1):32-38.3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张伶俐.“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外语,2017,(5):369-376,438.5张鹏九.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5):54-56.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