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5646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8 月第43卷增刊第1期四川地质学报Vol.43Suppl.No.1Aug.,2023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郑笑傲,王腊梅,蒋勇,王宇1,余国宝,田立3,韩磊3,李威3,彭孛3,彭飞3(1.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康定6 2 6 0 0 0;2.甘孜州林长制工作站,四川康定6 2 6 0 99;3.四川省综合地质调查研究所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 10 0 8 1)摘要:利用CRITIC法与层次分析法对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因子权重进行了确定,提取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数(EVI),选用自然断点分

2、级法划分了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包括微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极度脆弱区五级。通过2 0 0 1年和2 0 2 1年的评价结果表明:贡嘎山自然保护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以中度脆弱和轻度脆弱为主,2 0 0 1年研究区的轻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面积共30 58.6 0 km,占比7 6.7 1%,重度脆弱区面积7 32.11km,占比18.36%,微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小。2 0 2 1年研究区的轻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面积共30 59.11km,占比7 6.7 2%,重度脆弱区面积739.28km,占比118.53%,微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之略有增加,极度脆弱

3、区面积和占比较之下降。评价结果可为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规划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地质环境;层次分析法;CRITIC法;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P69DOI:10.3969/j.issn.1006-0995.2023.S1.016近年来,随着气候愈发活跃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全球以及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正经历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生态脆弱性反映了生态系统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调节能力,尤其体现在对压力的响应潜力上,既是对生态系统无法承受时间和空间压力的估计,也是地区脆弱性与变化潜力的结合。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杨

4、光照,2 0 19)。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帮助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有效方式,可以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规划提供依据,有利于进行科学的决策与保护。本文以CRITIC与层次分析法相耦合,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栅格处理和空间数据叠加的方法(KamranMuhammadetal.,2 0 2 3),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对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空间分布进行探索,为保护区的源头保护提供一定资料和依据。1研究区域概况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6-0 995(2 0 2 3)S1-0082-081.1 地理位

5、置与功能区划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横断山脉的大雪山中段,大渡河与雅江之间,行政区划上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康定市、九龙县和雅安市的石棉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 12910 2 12,北纬2 90 130 0 5。保护区范围南北长约117.5km,东西宽约7 0.2 km,总面积为40 9143.50 公项,其中功能区划核心区面积2 2 510 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55.0 2%,缓冲区面积6 7702.6公项,占保护区总面积16.55%,实验区面积116 335.9 公项,占保护区总面积2 8.43%。主要保护区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冰川,其贡嘎山主峰山势巍峨雄伟,

6、海拔7 556 m,不仅是“蜀山之王”,也是青藏高原东部第一高峰,以贡嘎山为中心的大雪山脉以及东段横段山区,是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1.2生态地质环境1.2.1 地质地貌收稿日期:2 0 2 3-0 5-30作者简介:郑笑傲(1998 一),男,陕西西安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保护通讯作者:田立(198 5一),男,四川德阳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遥感地质、自然资源调查82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区域以元古代和中生代花岗岩为基底,结合深变质的二叠系和浅变质的三叠系各种片岩、千枚岩、大理岩和砂板岩等所组成。曾经多期岩浆岩侵人,并有后期各种岩脉穿插。花岗

7、岩的分布,东多于西,且具山区外围时代老、露头低,中心部位时代新、露头高的特点。在磨西沟以东及大渡河两岸,为元古代斜长花岗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在磨西沟以西贡嘎山东西两麓则为印支期以后的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等。区域整体地势东陡西缓,贡嘎山东西两麓,因海拔高度、构造基础和水热分布条件的差异。在地貌形态上有显著不同,呈东陡西缓。自贡嘎山顶峰下降到西侧的玉农希河谷,平均坡降2 0%,而相同的平距,在东侧坡降则达30%。以西为海拔350 0 m以上的高原面,仅有寒温带以上的五个垂直自然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寒漠带、冰雪带),冰冻、日光曝晒等物理风化作用占有特殊的地位。地势起伏宽缓,

8、河谷浅平。高山草甸,面积广阔;而东坡则由7 0 0 0 m以上的主峰急邃降达海拔110 0 m的大渡河谷,包括了从亚热带直至冰雪带的七个山地垂直带谱(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寒漠带、冰雪带)。除冰冻等物理风化作用外,尚有强大的流水侵蚀和生物风化作用,使地形切割破碎,坡度陡峻,河谷深邃,森林植被占有较大的比重。1.2.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因青藏高原的隆起,高于对流层中的巨大山岭对气流的阻挡,影响并改变了环流形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气候类型。该区大气降水受控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风气流,年度中形成了干季,气候冷、燥,天气晴朗而日照强烈,日温差大,而第二年4月出现雨水增多,气

9、候湿热,局部地区多雷雨、冰電、大风的湿季气候。每年6 10 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年降水量8 0 0 90 0 mm,多集中在7 9三月。夏季云量大,日温差大,在海拔6 0 0 0 m以上有时气温可达-2 0。1.2.3 土壤区域地貌条件较为复杂,生物、气候要素区域差异明显,因而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垂直分异性特征。大渡河谷区从田湾河口到瓦斯沟口出现山地黄壤、山地黄红壤和山地褐土几种土类。从磨西河口沿海螺沟至海拔490 0 m土壤垂直带谱从低到高依次为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暗棕色针叶林土、山地草毡土和山地寒漠土。1.2.4水文区

10、域处于大渡河和雅江之间,绝大部分属于大渡河水系,仅斜卡、汤古的两部分区域属于雅江水系。区内河流多、密度大,主要河流有磨西河、湾东河、田湾河、松林河、斜卡河等。区内径流总量为46.42 10 m。其中,东坡为2 9.36 10 m,占全区径流总量的6 3.2%;西坡为17.0 6 10 m,占全区径流总量的36.8%。保护区河流的共同特点是:属雨水、冰雪消融水和地下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年径流变化不大,河床狭窄、比降大,水流急、水位变幅大、侵蚀作用强烈,河床纵断面呈阶梯状,河床中常有急滩和瀑布,水能异常丰富。区内海拔50 0 0 m以上的山地终年积雪,冰川颇为发育,有复式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悬冰川等

11、多种类型,其中山谷冰川最为发育。贡嘎山地区冰雪区面积近36 0 km,占总面积的9.4%,储水量估计在18 0 10 m以上。冰雪的积累和消融随气候变迁、季节变化而交替出现,对本区的径流影响较大。1.3社会环境保护区的外围地区有16 个乡镇,8 0 个村,共7 17 0 0 余人居住,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对保护区的资源依赖主要体现在放牧、采药、采集菌类等。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一般而言靠近318国道线或其它公路干线和县城的乡镇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越边远的乡镇发展水平越低。总体看来,保护区周边经济发展水平与四川盆地区域差距较大。保护区的旅游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以海螺沟现代冰川为核心的观光

12、旅游;二是以贡嘎山为主体的登山探险旅游。区内的燕子沟、田湾河、瓦灰山、猎塔湖等地为旅游活动的待开发区。2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2.1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832023年8 月第43卷增刊第1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多个指标因子,可选择多种评价体系模型(张静,2 0 2 1),根据贡嘎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特点选择相应的指标因子,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性、代表性、区域特殊性、适用性、科学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将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作为目标层,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I级指标层,根据前期工作总结和数据源的可获取性选定级指标层。地质环境从自然

13、地理条件、人类工程地质活动和构造稳定性角度分别选择高程、沟壑密度、地形起伏度、地质界线密度、灾害点密度和地质岩性组为级指标层;生态环境从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角度选择植被覆盖度、年降水量、土壤可蚀性、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表温度为级指标层;社会环境从人类活动、旅游建设的影响分别选择旅游点分布密度、人类活动占地密度以及保护区建设项目密度为级指标层(图1)。由于涉及的指标数量、类型较多,并且所有指标量纲不统一,为降低或消除各因子因量纲不一致造成的评价结果误差问题,首先对各类指标因子分别进行分级处理和标注量化赋值,再利用归一化法对指标因子进行量纲统一处理。各类指标因子分级结果如表1。2.2指标权重确定根据贡嘎

14、山自然保护区环境特点及选择的评价指标因子,选用主观和客观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组合权重法形成最终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1)其中主观权重选用层次分析法(AHP),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整体系统、操作灵活等优点(易聪等,2 0 2 2),通过将各指标依据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比较,以此构建判断矩阵(D)(于浩然等,2 0 2 3),对判断矩阵(D)每行向量进行标准化,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每一个指标因子的相对权向量。公式如下:84四川地质学报B1.地质环境地地灾质界沟形高起程密伏线密性度密度。度组度。图1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图表 1指标分级表评价指标较差(I)地形起伏度(m)

15、1039高程(m)5014沟壑密度(km/km)0.6年降水量(mm)600植被覆盖度12.8灾害点密度 0.028地质岩组较软岩地质界线密度5.97人类活动占地密度大分级赋值1Vol.43Suppl.No.1Aug.,2023A.生态地质环境评价B2.生态环境地植土被地害质点岩B3.社会环境人旅保土类游地利用奖匙年降可表覆温盖蚀度度性中等(II)399 1039424950140.34 0.6600 7000.14 0.4315.2耕地、园地、草地0.04较大8.5 12.80.019 0.028软硬相间岩5.97 15.9较大4护活点区动分建水布古设量密地密度密度。度较好(II)良好(IV

16、)253 3992533408 42490.34700 8000.7825.125.1灌木林地、水体0.010.0018中等较小4.27 8.58.50.009 0.01929.6中等较小710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将标准化后的判断矩阵的每一列求和:D;=Zf=1 D;(i,j=1,2,.,n)将向量D,中的值分别与该列的求和结果相除,进行归一化处理:D=DL(i=1,.,n)ZDD;=(D,D,.,Dn)TD;为所求特征向量,表示为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2)客观权重选用CRITIC权重法,该方法利用指标因子之间的冲突和对比强度综

17、合计算权重值(张静,2 0 2 1;李嘉昊等,2 0 2 3),通过计算标准差获取对比强度。CRITIC权重法一般使用正向化或者逆向化处理,采用以下公式:正向化的指标因子:逆向化的指标因子:上述式中,Xi为j指标在i区域的栅格数据的值,Xi(ma x)Xi(mi n)分别为j指标在i区域的栅格单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i为j指标在i区域标准化后的值。指标间的变异性:式中,S,表示为标准差,x;为指标j的第i个数值,为x;的算数平均,N为x;的总个数。指标间的冲突性:式中,R,表示指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愈大,说明相关性极强,则会出现重复信息增多,因此该指标因子权重应愈小,ri表示评价指标i

18、和j之间的相关系数。信息量:Cj=8jZ=1(1-ri)=8;R;(8)式中,C,值越大,表示j个指标在评价指标i中的作用越大,所占权重越大,p表示指标的总个数。计算客观权重:W;=2-1GCi式中,W,表示j指标客观权重值。(3)组合权重计算。为了使研究区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结合的方式来确定研究区的指标因子的组合权重。结合这两种方法的权重值优势互补,综合了这两者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最终确定W,指标因子权重。根据上述公式,得到研究区各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数值如表2。(1)(2)(3)Xij-Xij(min)(4)Xij-Xij(min)(5)Xi一=1X

19、ij(max)-Xij(min)Z-;(x;-M)2;R;=Z=(1-ri)评价指标AHP高程1.86%沟密度1.41%地形起伏度1.86%地质界线密度3.50%灾害点密度5.74%岩性组2.51%(9)年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土壤可蚀性地表温度土地利用旅游项目密度人类活动密度项目建设密度(W1*W2i)0.5(6)(7)表2 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数值2001CRITIC组合权重8.06%4.17%9.05%3.84%6.70%3.80%6.27%4.97%6.71%6.68%5.20%4.25%7.60%8.62%11.32%9.13%5.63%6.41%13.59%9.40%10.43%7.80%

20、13.50%4.92%13.30%4.83%7.75%6.90%2021CRITIC组合权重8.16%4.20%9.15%3.87%6.35%3.73%6.27%4.97%6.32%6.15%5.20%4.25%8.01%8.69%11.11%10.03%6.56%6.22%10.26%9.40%9.90%8.12%9.33%4.33%9.24%4.86%7.88%6.90%8.06%12.02%6.15%10.26%9.98%9.36%9.12%7.88%(10)852023年8 月第43卷增刊第1期3贡嘎山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3.1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指数计算通过计算得到指标权重后,为得到区

21、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结果,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因子的值与上述得到耦合权重进行运算,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公式如下:EVI=Zy=1 X;*W;式中,EVI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指数,X,为j指标在研究区的标准化后的栅格值,W,为j指标的组合权重。为定量评价与比较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变化程度与变化趋势,对获取的生态地质环境指数(EVI)进行标准化,得到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指数(SEVI),如公式(12):SEVI=(12)EVImax-EVImin3.2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分级为更好的进行后续的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分析以及给出相关的保护区管理建议,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指数(SEVI)结果,参照国内外关于生态地质

22、环境评价研究的相关标准(焦恒等,2 0 2 1;DavoodMafi-Gholamietal.,2021),选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对2 0 0 1年和2 0 2 1的生态地质环境状况从低到高分了微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五级(表3)。表中各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所代表的意义如下:(1)微度脆弱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良好,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且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畅通,能量流动稳定高效,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多样性较好,几乎没有受到人类的干扰。(2)轻度脆弱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较好,物质循环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生物多样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受到的人类活动的干扰也比较少。(3)中

23、度脆弱区。开始出现少部分的生态地质异常现象,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增多,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干扰度开始逐渐增加,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维持自身的稳定性受到影响。(4)重度脆弱区。生态地质环境异常增多,物种多样性骤减,人类开发强度较大,对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干扰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自身维持稳定的能力下降,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差。(5)极度脆弱区。受到极强的人类活动干扰,景观格局出现斑块化和碎片化,生态地质环境系统难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难以抵抗外界的干扰。根据以上分类标准得到区域2 0 0 1年与2 0 2 1年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分布结果,如图2、图3。3.3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分析四川地质学报EV

24、I-EVIminN人康定县九龙县0510Km图2 区区域2 0 0 1年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分布图Vol.43Suppl.No.1Aug.,2023表3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划分表等级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1微度脆弱区2轻度脆弱区3中度脆弱区4重度脆弱区5极度脆弱区N人护定康定县石棉县生态地质评价口贡嘎山103.82(11)阅值分割0.6174 0.69660.5092 0.61740.4401 0.50920.3709 0.44010.2367 0.3709泸定县石棉县生态地质评价口贡嘎山100510一Km图3区区域2 0 2 1年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分布图3.8286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

25、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基于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为了更加清楚的反映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的分布和变化,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结果的空间特征、数量特征以及变化特征进行论证。3.3.1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空间特征根据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空间分布来看,依据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等级划分,2 0 0 1年和2 0 2 1年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整体分布空间较为一致,其中保护区东部的庙坪、界碑石和西部莫勒、四大牛场等区域位于微度脆弱区,保护区中部海螺沟营地、小营盘等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呈现较高值,保护区北部和南部区域多处于中度脆弱区域,整体而言,保护区2 0 0 1年和2 0 2 1年两年的生态地质环境整体空

26、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除保护区中部和南部个别区N缓冲区爱冲区实骏区心域有所变化外,其余大部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较低,反映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较好。康定市缓沌冲区实验区缓冲区由图4可见研究区2 0 0 1年生态地质环境分布情况,东北部大部分区域均位于微度脆弱区,东部和西部边缘绝大部分位于轻度脆弱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较好,研究区中部部分区域主要表现为重度脆弱,其次为极度脆弱。中南部、南部和北部主要以中度脆弱为主。结合保护区功能分区范围,保护区核心区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东北部的蛇海子山、大盐井、尖尖山区域多分布微度核心区级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实验区钣冲区核心区级冲区馄冲区核心区泸定县石棉县脆弱区,生态

27、地质环境状况良好,中部的海螺沟、燕子沟、莫溪验区护定县中沟区域多分布中度脆弱区,局部高原冰川和河谷地区有重度脆弱核心区区分布,南部小沟、正沟、三四沟、磨房沟区域多分布轻度脆弱爱冲区九龙县区和中度脆弱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较好。缓冲区除燕子沟、海25螺沟区域有少量重度脆弱性分布,其余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较图4区域2 0 0 1年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好,实验区多为河谷地区,在海螺沟、燕子沟和雅家梗段人类活空间分布图动较为频繁,此类地区生N态地质环境状况较为复杂。由图5可见研究区2021年生态地质环境分布情况,较2 0 0 1年生态地质环境状况整体变好,结合保护区功能分区范围,核心区和缓冲区中部的海螺

28、沟、燕子沟、莫溪沟区域的重度脆弱区范围呈缩小趋势,核心区南生态脆弱性评价口功能分区花排县城范围微据脆揭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极度胞区N经冲区核心区缓冲区康定市爱冲区核心区银冲区实验区美验区实验区校心区实验区核心区中区暖冲区缓冲区校心区康定市实区泸定县石棉县心石棉县部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呈变好趋势,实验区的海螺沟、燕子沟和雅家梗区域重度脆弱区范围有所减少。为更加直观的分析研究区2 0 0 1一2 0 2 1年的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状况,利用两个年度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分布结果进行差值计算,得到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监测结果,由图6 可知,研究区中部因冰川密布,海拔较高,不利于林木草甸生长,

29、为整个研究区重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2 0 年来该区域整体生态地质环境呈缓慢变好的趋势,研究区南部和西部以高原河谷为主,植被发育,2 0 年来生态地质环境等级87生态脆弱性评价口功能分区范用县域范国微韩脆熟区暖冲区轻度脆区九龙县重度脆露区重度脆弱区9.25极度脆烟区图5区域2 0 2 1年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空间分布图图例县域范围口功能分区范用变化结果九龙县变好不变9255变差图6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分布变化趋势图2023年8 月第43卷增刊第1期呈明显变好的趋势,特别在滕增沟段和磨子沟段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研究区东侧海拔相对较低,高差较小,更加利于植被生长,2 0 年来生

30、态地质环境等级以轻度和微度居多,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良好,研究区北部干沟、浑海子段生态地质环境等级以中度和重度为主,2 0 年来变化不大。根据功能分区范围来看,核心区和缓冲区生态地质环境等级变化不大,总体呈逐渐变好趋势,研究区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实验区范围内,由于近年人类生产生活强度加大,对这些区域的生态地质环境造成一定压力。3.3.2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数量特征分别统计研究区范围内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各等级的面积、格网个数以及所占的面积比例,具体结果如图7 和图8。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的生态环境分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贡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对保护区

31、内2 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指数的分布面积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7 所示。根据贡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分级面积统计图,可以知道2 0 2 1年的生态地质环境整体相比2 0 0 1年变好。在EVI值小于5.91以及位于5.9 1 6.6 阶段时,2 0 2 0 年的面积明显小于2 0 0 1年,则说明生态地质环境较差以及中等的面积在逐渐减少;在EVI值大于5.91时,2 0 2 1年的面积明显高于2 0 0 1年,则说明生态地质环境良好以及较好的区域在逐渐增加。为进一步研究贡嘎山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在2 0 0 1一2 0 2 1年的变化状况,通过转移矩阵的计算,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由此可

32、对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脆弱等级的整体变化转移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表42 0 0 1一2 0 2 1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转移矩阵(单位:km)2021极度脆弱2001极度脆弱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总计由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转移矩阵表可见,2 0 0 1一2 0 2 1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减弱的面积为40 5km,升高的面积为7 17 km,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整体为变好的趋势。从两年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等级转移角度看,2 0 0 1一2 0 2 1年微度脆弱区面积变化较小,少量面积升高到了轻度脆弱性和中度脆弱性。轻度脆弱区由少量提升到微度脆弱性,但也存在少量升高到中度脆弱性和重度脆

33、弱性。中度脆弱性变化较为突出,有413km变成了轻度脆弱性,但也有17 1km升高到了重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有2 2 2 km变化为中度脆弱性,有41km变化为轻度脆弱性,也存在15km变化为极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有33km变化为重度脆弱性,此外有极少变化为中度脆弱性和轻度脆弱性。总体来看,研究区2 0 0 1一2 0 2 1年的生态地质环境以中度脆弱性区域变化较大,轻度脆弱性和重度脆弱性存在升高和降低的情况,整体大部分区域相对较为稳定。88四川地质学报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00图7 22001年和2 0 2 1年生态地质环境分级面积统计图18

34、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微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极度脆弱区2001年2 0 2 1年图8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数量统计图重度脆弱中度脆弱1833154542171060035664Vol.43Suppl.No.1Aug.,2023生态地质环境分级面积统计5.915.91-6.620012021轻度脆弱微度脆弱31222419454131651031254133715406.6-7.17线性(2 0 0 1)总计0550732015324812508514113337107.71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4结论运用遥

35、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确定包含3个因子的I级指标层以及包含13个因子的级指标层,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将CRITIC与层次分析法相耦合,进行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最终得到研究区域2 0 0 1年与2 0 2 1年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情况、脆弱等级分布以及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有:(1)根据贡嘎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特点,采用多种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将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作为目标层,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层面共选取14个因子,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2)选用主观和客观结合的方法:主观权重选用层次分析法,客观权重选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并

36、通过组合权重法,形成最终的自然保护区2 0 0 1年及2 0 2 1年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3)通过指标因子与耦合权重进行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指数计算,进而得到保护区两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分级结果。(4)对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分级结果进行分析,从空间特征来看,保护区两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整体分布空间较为一致,其中微弱脆弱区主要位于保护区东部区域,保护区中部海螺沟营地、小营盘等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为脆弱,保护区北部和南部区域多处于中度脆弱区域,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较好。保护区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实验区范围内,人类生产活动强度增加,对生态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数量特征来看,保护区两个时期均以轻度脆弱和

37、中度脆弱为主,2 0 0 1年至2 0 2 1年呈现整体稳定,局部略微变好的趋势。(5)通过对贡嘎山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结果进行分析,因此提出相关治理建议如下:生态环境优良区域。针对生态环境易受损区域,虽然此区域大部分为植被覆盖,生态较好,但由于河流密布,因地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尤其是河流周边区域,首先此区域居民地较为聚集,对于较难耕种的耕地,可以适当种植生态林,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或种植果树、景观树等,加强封山育林与生态管护,充分发挥植被的自然更新与恢复能力,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度;对于生态受损较为严重、水源涵养急剧下降、景观质量严重退化的区域,还可以启动灾区自然保护区生

38、态系统恢复重建措施,划定自然保护区并适当的对其进行扩充或改造工作,提高自然保护区的恢复能力。生态环境较差区域。对于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草地分布零星,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但拥有高寒地区的生物群落和景观,应禁止超载放牧和滥砍滥伐,建立完善的草场荒漠化问题,降低人为影响对生态的破坏,对于牧民经济收入降低等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快核心区生态移民,减轻研究区生态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牧民就近在保护区就业;其次可以播种草种以及灌木类种子,选择抗风能力强、耐寒的植物种类,比如樟子松、石竹等,采用乔灌草混交的模式种植,可以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提高研究区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最后应加强科学研究,发现生态问题,科学解决,

39、比如高原区的草地沙化、鼠害严重等问题,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参考文献:张静.2 0 2 1基于CRITIC与层次分析法耦合的生态脆弱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易聪,李奉霖.2 0 2 2.辜杰为等.层次分析法在深厚覆盖层水电钻探卡钻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42(S1):12 0-12 5.焦恒,王若帆,江峰等.2 0 2 1.贵州省开阳县光生坝地下河系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41(0 2):2 8 3-2 8 8.杨光照.2 0 19.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水文地质工作方法以贵州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39(0 1):113-116.于浩然,张骁,赵世奇,等.2 0 2 3.基于Arcgis的青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功能分区J.吉林林业科技,52(0 2):32-35.李嘉昊,谢婉丽,严明,等基于PCA与改进AHP-CRITIC法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一一以神木市为例J/OLJ.地球环境学报,1-242023-05-25J.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