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社区的需求导向与社会工作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424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社区的需求导向与社会工作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社区的需求导向与社会工作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Q理论与实践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社区的需求导向与社会工作探讨梅小亚都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易地扶贫搬迁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世纪难题,但搬迁后群众的生活、就业、社会适应以及安置社区的治理等问题关系到社区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是安置社区急需解决的问题。2023年1 月2 8 日,国家

2、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 8 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培育壮大安置社区专业人才队伍,优化配置社区工作者,支持大型安置区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为社会工作者在易地搬迁城镇化安置区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区的移民现状为切入点,聚焦限制易地搬迁社区发展的诸多因素,探讨社会工作者在易地搬迁社区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工作介入搬迁社区的服务过程、服务模式以及参与巩固脱贫成果的可行性等,以便为社区的有效治理提供借鉴。一、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移民面临的困境和社会

3、工作服务需求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是政府将生存环境差、不58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贫困群众统一安置到适合生产生活的县城、中心乡(镇)而形成的城镇化社区。易地搬迁不仅改变了安置移民的生产空间,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这使得他们在较长时期内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处理的难题。同时,这一难题构成了易搬安置点对社会工作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倒逼了社会供给。从目前情况看,易搬安置移民主要存在三种需求,即社区融入需求(社交和情感需求)、身份归属需求(尊重需求)、生产技能需求(生存与自我实现需求)。这三种需求成为易搬安置社区引入社

4、会工作服务的着眼点,正如国家相关部委多次在有关文件中提到的:“社会工作要嵌入到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移民的需求之中”。为此,社会工作服务应以此为着眼点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社区,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社区的稳定、和谐、有序发展。(一)文化差异引起社区融入困难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直接与间接、竞争与合作、细致与粗疏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体系中。易搬群众从分散的村庄集中搬迁至城镇社区,其生存空间、社会空间及文化心理空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困难。易搬群众因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变化所产生的不适应感,也进一步增加了社区安置点的文化冲突风

5、险。因此,如何促进社区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Q理论与实践在调研中,我们对搬迁群众A进行了访谈,迁入仅仅占总人数的30 一4 0%。搬迁群众只有把户他说:“现在这个国家好啊,让我们住上了大房子,籍转到安置社区中,才可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与养喝上了自来水可是,以前我们经常一起干农老保险,才能真正地享受城镇化的社会保障。活,换活做,哪家有事就去帮哪家,而搬到这里易地搬迁城镇安置移民的身份归属感是后续后,因语言不通,很难和他人说上两句,都是陌生社区治理与发展的关键,搬迁移民只有对市民身份人,已没有在老家的互相帮助,也没有老家当地的产生高度认同,才能更

6、好地参与社区事务、参与社风俗民情.”区治理。社会工作者应对搬迁移民的身份转换基本从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搬迁前,搬迁群众情况及困境进行调研,以有效解决制约身份转换的都是住在一个具有“熟人社会”特点的村庄里,因难题,在增强身份认同及社区归属感中促进个体和村庄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都相同,所以,搬迁群众社会发展。的文化主要呈现为单一性与同质性特征,在相同的(三)生计方式陡变导致就业技能暂时缺失文化背景下,分工与合作是容易的。而搬迁后,虽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生计方式,是人类维持生有部分搬迁群众来自同一地区,但多数搬迁群众来存的手段,具有延续性、可依赖性、稳定性等特自不同的村庄,其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异质性特征,征

7、。易地搬迁安置移民在搬迁前是以农业为主的生这让搬迁群众在心理上有了不适应,不同民族之间产方式,而搬迁后变为以非农业技能为主的生产方的共同体意识未能形成,以至于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式。从熟悉的农业活动转换到依靠自身技能谋取生新的社区。计,加上搬迁群众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会给他们带(二)身份转换困境造成归属感不强来就业困境和谋取生计的巨大不适应。身份是主体在特定的关系中所处的一种不可“现在我们搬进了大房子,走着大马路,出让与的地位或资格,在心理层面发挥着情结性作门就能坐车,享受着国家的各种福利”“我们以前用。社会身份认同有利于增强自尊和提高工作的积靠天、靠土地吃饭,现在搬到了这里,不能靠土极性,而这些正

8、向作用又能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地吃饭了,没有工作仅靠国家的补助还是不够的,易地搬迁是搬迁移民市民化的过程,即由农村村民必须去上班,但是自己什么技能也没有,找到工成为城镇居民,身份发生了转换,但这种身份的快作很难。在城市里,一棵葱、一棵蒜苗,都要钱速转换在客观上并没有让搬迁群众同步接受。买.”从对搬迁群众C和D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国家为了我们,也是尽心尽力,虽然现在搬对经常在外务工的搬迁移民来说,这并未产生太大到城里了,但我们始终是农村人.”通过对搬迁影响,但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搬迁安置移民来说,他群众B的访谈不难看出,易搬群众的生存空间虽们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重新寻找生活然改变了,但身份

9、转变很难。搬迁群众在本质上认出路。为自己还是农村人,短期内很难在生活方式、风俗稳定和充分的就业既是移民脱贫解困的重要习惯以及思想观念方面发生质的变化。手段,也是改善贫困人口生计、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在易搬城镇化安置过程中,制度性障碍是搬力保障。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环境下,提迁群众产生身份鸿沟的重要原因。基于农村户籍身高就业技能也就成了必然。但由于搬迁移民的文化份限制,他们难以实现市民身份转化,农民身份与知识、能力、惯习、价值观等多方面原因,其生计城市低保、社保的巨大鸿沟,制约着搬迁群众享受方式和就业模式的转变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帮助搬平等的社会保障。追究其根本原因,是搬迁群众不迁群众增强劳动技

10、能。愿意把农村户籍迁入安置点,因为他们担心原来的二、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社区社会田地收归集体。为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们大多数只工作的模式是办理了“新市民”居住证。如2 0 2 2 年,在某搬迁安置社区,根据当地公安统计,搬迁群众的户籍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59Q理论与实践会治理制度,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能力,需要社会多元参与,以实现力量整合。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安置社区,可让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真正搬进幸福家园、融入新家园。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社区的模式有以下几种:(一)以社区融入为主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针对社区融入困

11、境,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是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制定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实施社会工作介入活动,让易地搬迁安置移民真正融入新的社区,促进搬迁居民的社会融入与社区适应。首先,构建“结点+网格”的社区治理模式,确保移民全呈现。建立以原同村里的乡贤、寨老及新楼宇的楼长等为结点、以楼栋为网格、社会工作者为网格员的社会治理模式,将搬迁移民的全部信息采集归类,定点、定位进行管理,实现移民全覆盖。其次,搭建交往平台和开展社区交流活动。社会工作机构在入住搬迁安置社区后,可开展相关幸福家园的活动,为搬迁社区内居民搭建交流平台,如设立“交流活动室”等,以方便搬迁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此外,还可利用各种节日来丰富社区活动。通过

12、组织搬迁居民参加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搬迁居民的文化生活,拉近搬迁居民的距离,让不熟悉的搬迁居民联络起来,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二)以身份归属为主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针对身份转换困境,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可以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农民市民化需要的身份转换,包括户籍迁移、学生转学等。首先,应积极对接基层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搬迁移民在共建中发挥社会治理主体作用。其次,完善社会治理结构,让他们参与基层治理。可开设社工心理咨询室,为有身份转换困境的搬迁居民提供心理咨询,积极疏导搬迁移民的不良情绪;筹建小组活动,让搬迁移民在参与小组活动过程中提升身份归属感。再次,发挥联系人才桥梁优势,链接教育资

13、源,提供相关教育培训与讲座,提升搬迁移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三)以移民增能为主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生产技能的需求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部分。为满足搬迁群众提升生产技能的需求,适应就业市场化的特点,同时满足不同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专业社会工作者可采取“赋权移民主体,社工辅助增能”的服务模式。首先,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搬迁移民链接就业资源,为移民提供工作平台和机会。其次,加强技能培育,激发搬迁移民的内生动力。全方位增强搬迁移民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以夯实获取生活资本的基础。再次,积极解决搬迁移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发展和建立自助互助组织,开展入户调查,为有意愿的、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移

14、民设计个性化职业规划,鼓励其自主创业。同时,开展就业政策宣传,为搬迁安置移民普及就业政策。三、结论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社区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战场,而社会工作在解决社区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社会工作者以“需求导向”深入剖析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移民社区存在的问题,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介入服务模式,对症下药,以满足易地搬迁安置群众的需求,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与社区治理中去。为搬迁群众增能,提升搬迁群众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实现搬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梅小亚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都义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陈正源邱春华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