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教育视野教育新论以童为本:家园校协同做好语文幼小衔接的路径福建省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谢秀云【摘要】儿童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是成长的第一个转折点,对儿童成长意义十分重大。如何“顺利衔接”到“适应接受”对儿童未来的学习与成长至关重要。结合语文教学经验与学校幼小衔接工作中的案例,从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两个方面提出“转变观念,激发意愿”“尊重儿童,多向关注”的策略,更好地发挥家庭、幼儿园与小学在低年级儿童幼小衔接中的积极作用,以儿童为本,切实做好小学低年级语文方面的科学衔接工作。【关键词】以童为本;幼小衔接;多向关注【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3)15-
2、0022-03【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3.15.007幼儿是否能够顺利衔接到小学,对于其一生的学习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幼小衔接现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19 年起,我校作为幼小衔接试点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幼小衔接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要做好幼小衔接必须幼小协同,联合家庭,“家园校”三心齐发,形成合力,才能为儿童筑起幼小衔接之桥梁。我们要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考虑幼小衔接,只有以童为本,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多向关注、多向衔接,才能使儿童顺利平稳地过渡。一、转变观念,激发意愿,三心齐发共准备2021 年,中华人民
3、共和国教育部出台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幼小衔接分为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两方面。幼儿园阶段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准备,小学阶段则是帮助儿童入学适应。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并非完全断开的两个方面,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是连续性、整体性、持续性的工作。所以,小学方面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入学准备中。(一)做专题讲座,转家长观念儿童的教育发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这些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儿童的教育产生作用力。幼小衔接需家庭、小学、幼儿园三方合力。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家长教育理念转变,而为幼儿家长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是转变家长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我校请教学经验丰
4、富的语文教师为幼儿家长做专题讲座“科学衔接,让孩子顺利起飞”“养成好习惯,幼小好衔接”“遇见更好的自己”“阅读的力量”等。教师以自身教学的经验,结合真实案例为家长们分析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分析儿童进入小学之后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并从心理准备、习惯准备、能力准备几方面为家长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通过讲座,家长们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知识为本”的观念,正确认识“零起点”入学,促使家校双方共同配合,切实从儿童的角度,科学地为儿童入小学做好准备。(二)开联合教研,促双向衔接教师是幼小双向衔接的关键。幼小双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是幼小衔接的一大障023教育新论教
5、育视野碍。相互磨合达成共识是科学衔接的保障。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双方需搭建沟通的桥梁,使双方互相了解,观念一致。小学教师可与幼儿园教师进行座谈,一是双方结合工作经验,就淡化知识教学,重视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达成一致的认识;二是小学教师向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习惯养成、评价标准等,对幼儿有深层了解,为入学后的适应衔接做好第一步调研。幼小双方教师还可以打破以往只在校内教研的壁垒,开展幼小联合教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式的呈现、课堂语言评价等,幼小双方共同研讨更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结成联动对子,采用主题月活动的方式进行互动,把幼儿五大领域与小学各种课
6、程进行对应联动,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双向衔接方式,形成园校协作、理念共通的良好生态,让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三)送体验课例,感课堂乐趣幼升小的核心在于儿童对升入小学有着积极的情绪,有入学的意愿。为了激发儿童的升学意愿,小学语文教师可送体验课例到幼儿园。这种课有别于幼儿园活动课和小学课堂学习的课,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衔接课。教师可选择充满想象力的绘本,如 云朵面包 猜猜我有多爱你 100 只蜗牛去旅游 跑跑镇 等进行体验教学。教师带领小朋友看、说、做、想、演,让他们感受到想象的奇妙,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更感受到课堂的乐趣。我们可在课堂活动中,顺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巧妙地融进正确的坐姿、规范的师生
7、问候、举手回答问题等一年级课堂常规。通过衔接课,大班儿童可以初次接触小学教师,初次感受小学课堂,对小学的学习有个新奇的体验,激发上学的意愿,为其快乐、从容地迈进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二、尊重儿童,多向关注,以童为本促适应入学适应不是一次两次班会能解决的,也不是只改变一些物质环境能解决的,更不是标语口号能解决的,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因此,幼小衔接应以童为本,把入学适应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一)创童真环境,消陌生心理为了使刚入学的儿童对新环境产生亲切感、愉悦感,我们要对一年级的教室进行精心布置。针对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按四个标准来进行:因地制宜、童真童趣、激励发展、文化熏陶
8、。从室内布置延伸到教室外墙布置,整个大环境创设与幼儿园接近。在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外在美观,更要考虑功能作用,考虑主题内涵,如阅读树、识字小果园、小小书法家等。我们的环境设计既要有幼儿园的童真童趣,又要有小学的特点,避免走进环境布置幼儿化的误区。这样的设计能消除幼儿刚入学所产生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可促使其在外在环境上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二)备衔接课程,搭过渡桥梁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幼儿入小学后的第一周是最难适应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新生的现实状况,除了坚持零起点教学,放缓教学进度来促进其入学适应,还可以把第一周定为“入学适应周”,备好衔接课程,不上知识性新课。比如,我们学校开发了“第一周启程课
9、程”的实践探索,一年段语文教师集体备了 12 节幼小衔接教案,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各班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探究性学习,从儿童心理、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三大方面,多形式多角度和儿童互动,最大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确保其拥有良好的学校生活开端。(三)创趣味课堂,促平稳衔接第一,教师要风趣。教师富有童心,语言有趣味、动作有趣味、表情有趣味。教师和小朋友说话时,事物前加个“小”,如“小眼睛”“小耳朵”“小铅笔”“小书包”课堂上按顺序轮流,称为“小火车开起来”,再变一变“小飞机、小动车、小轮船”开起来。这样充满童趣的语言更接近幼儿的语言习惯,更容易走进儿
10、童内心。教师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也要有趣024教育视野教育新论味,可以很夸张地辅以动作,声调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富有激情。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充满激情的教师更容易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第二,学法要有趣。爱做游戏、爱听故事、爱唱爱跳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我们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创设,用游戏激“趣”、竞赛增“趣”、表演养“趣”、故事生“趣”、实践添“趣”。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活动,是儿童熟悉且喜欢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借游戏之名,行教学之乐”,如“拼音找朋友”“生字找朋友”“我说你做”;还可以“借课件之利,激学习之趣”,如“一起摘果子”“放飞风筝”“帮拼音找家”“帮青蛙过河”等。通过游
11、戏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极大程度地吸引儿童参与课堂。一年级小朋友都喜欢动手触摸、摆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造实践的机会,通过动手,让儿童在亲身实践之下,激发起对所学知识点的兴趣。比如,区分“b”和“P”发音的气流强弱,可以撕下一张纸,放在嘴前感受;为了记忆拼音字形可以用身边的物品来摆一摆,用手势来比一比等。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感知知识,使课堂成为儿童的课堂,调动起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第三,评价要童趣。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尤其爱表扬。课堂上,我们不以课堂知识掌握如何作为对儿童的唯一评价标准,更加关注儿童的方方面面,发现儿童的闪光点,采用能够调动激发儿童积极性的手段来及时予以评价,如“你有一双火眼金
12、睛”“你的大脑像电脑”“聪明的小一休”。儿童的练习本上评价方式更有趣味,可以是画笑脸、贴红花,也可以是盖印章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方式,令儿童心生欢喜,一个小笑脸、一朵小红花巩固了儿童学习的兴趣,成为其学习的动力,推动儿童去努力自我约束,逐步适应。(四)养良好习惯,促终身发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能否顺利衔接过渡,很大程度上在于各方面的习惯是否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良好的学习态度、遵守校规班规、按时上学放学、专心听讲学习、认真主动阅读等都是适应小学生活所必备的习惯。我们除了要有专门主题的习惯养成活动,更要把养成好习惯渗透在日常教学全过程,渗透在儿童的各类活动之中,形成有
13、效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用儿歌、故事、比赛等多种多样、有趣生动的形式对新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把 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的各项要求,编成简短易记的儿歌,让儿童读读背背,熟记在心。比如,“小座位是我家,纸屑垃圾不宅家!”“下了课,三件事。上厕所,备用品,安全玩,真快乐”。儿童不懂得听铃声,可以结合拼音儿歌 说话 进行改编:“小铃声会说话,丁零丁零,上课啦。”朗朗上口的儿歌对儿童习惯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的编成形象有趣的童话故事,以童话的方式让新生习得正确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取得阶段性教育成效后,举行一些有趣的小比赛,如“谁有金耳朵”“我是坚持大王”“谁是整洁精灵”“整理书
14、包我能行”以赛促学,进一步促成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科学衔接保驾护航。总之,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不断超越和创新,为每一个儿童顺利衔接快乐成长而努力。【参考文献】1 夏青.科学做好幼儿入学准备的教育方法与途径 J.文理导航(下旬),2020(06):10+14.2 周韵曦.为儿童搭建更快乐的成长阶梯 N.中国妇女报,2021-04-12(004).3 马金花.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幼小衔接”策略 J.语文天地,2014(36):12-14.4 尹健芬.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语文适应性教学实践与策略浅探J.语文新读写,2023(01):101-103.【作者简介】谢秀云(1977.10),女,汉族,福建仙游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