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高校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版画与生活”美育实践工作坊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200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校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版画与生活”美育实践工作坊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校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版画与生活”美育实践工作坊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校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版画与生活”美育实践工作坊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6期总第592期No.16,2023Sum No.592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1 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总体上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在思想道德素质层面上呈现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强大的同理心、注重逻辑思维表达、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断改善。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其在情绪价值、综合能力上仍有所欠缺,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以来,社会对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高校为了实现这一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

2、时设置和培养方案的确定上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实践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部分理工科学生表现出心理压力过大、知识面狭窄、存在交流障碍等问题,对其走向职场产生不利影响。(2)在长期的习题训练过程中,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的数字思维能力远超于形象思维能力,以解题问题为最终目标的训练方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但却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上的欠缺1。一方面锻炼了理工科大学生攻坚克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丧失了创新性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减退,更多地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自我意识较强,如果一项任务违背了其自身的认知逻辑体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任务就难以推进。(3)理工科

3、专业学习课程难度高,内容量大,自主学习多,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与巩固,因此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安静的环境内进行自我提升。在此前提下,理工科学生在校园内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将会大幅度减少,即使有一定的空余时间也会选择休息。不参与课外活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与社会背离,不了解时代热点,与人的交流少,在集体活动中缺乏团结意识。(4)理工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对象基本为自然世界中的公理性知识,注重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运用程序化的处理方法,得到具有极强科学性的结论。正是理工科学生对真理的绝对追寻,看问题会更为直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容易挣扎,不愿换个角度思考。这更容易使理工科学生产

4、生自我怀疑,积聚了大量负面情绪,近年来理工科学生抑郁、焦虑、双向情感障碍的人数有明显上升的趋新时代高校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探索与实践以“版画与生活”美育实践工作坊为例尹 强1 涂 皘2(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转折期,五育并举贯穿教育全过程。理工科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往往会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版画作为美术的重要门类,对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都

5、有重要作用。关键词: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版画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2023.16.021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创新性发展研究”(批准号:C2022393)。作者简介:尹强(199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美育;涂皘(1982),男,博士研究生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87势,相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前沿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2 对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工作的必要性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是指培养认识、体验、感受、欣赏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能够使人们形

6、成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感与普通情感的显著不同是美感中蕴含着理性的认识2。美育的定义,在我国较早地来自于蔡元培,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理工科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新信息、新技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新时代对卓越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也逐年提高。美育的价值和功能突出体现为对德智体其他各育具有渗透协调作用,是德智体各育的“综合中介”3。作为一项独立的教育方针,美育具有其独特的价值。2.1 美育活动中可窥见他山之石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其在专业学习生活中,往往把中心向理性思维偏移,从而形成一种思维惯性,感性处于弱势地位,遇到困难挫折时极有可能缺少其他

7、领域的视角,正如古人所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美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理工科学生也可以培养多种多样的他领域视角,以实现对于问题的多维全览、充分分析,在陷入“死角”时柳暗花明。2.2 美育活动中关注个人内心表达进入大学后,青少年往往有可能迷失在急速的信息流中,忽视内心真正所想、内心真正所求,容易随大流、陷入内耗焦虑却未能成功寻找到缘由。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展美育活动的过程中,至少在这样的时间里,学生能够开始关注个人本心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表达什么?我要怎么表达?回溯初心寻求自我,并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 版画有潜在的育人效果3.1

8、版画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形式的显著特点版画的制作往往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设想图案刻画在版,第二层次为图案从版转印于类纸媒介,例如各种纸面、各类布面等。第二层次决定了版画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形式的独特属性间接性与可复制性。与间接性相对的,是图案落实到类纸媒介的直接性。也就是说,他种绘画艺术形式的设计是人对类纸媒介的面对面输出、点对点接触,而版画最终的呈现需要经过从人到版、再从版到类纸媒介的如此路径,并且从版到类纸媒介的过程是版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起着附属的锦上添花作用,因而版画的间接性,也可以理解为图案落实的再次性。从大的原则上看,一切艺术都是通过痕迹来关怀现实的。痕迹是主体对纯自然加工

9、的感受所得到的具体特质经验,是精神物质化的残存物,其精神的独特性质将它隐匿于艺术现象中4。对于可复制性的理解,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次翻印与他次翻印之间的结果是不完全一样的,在材料、色彩等客观要素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容的不同而异质化。例如,选用的颜料与油墨、宣纸与水纹纸以及用力大小等均有不同。因而可复制性是鉴于他类绘画艺术与类纸媒介紧密结合的情形中所提炼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限制性。3.2 利用版画设计层次性在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合理性利用版画在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并非随意选择的结果,其与理工科对于问题的处理、解决、应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下笔者将通过阐释版画

10、设计与理工科专业中部分问题解决的类似性来论证利用版画设计在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的合理性。理工科专业学习中,常常涉及建模、设计。就建模而言,学生对于问题的处理往往经历两个阶段:发现归纳规律性建构模型,再利用模型解决问题。就设计而言,需要学生设计图纸,再选用适当的材料、工艺流程制造实物。综合这两种活动来看,其均具有一种层次性,并且层次与层次之间彼此独立、彼此联系。这与版画艺术的特点是相契合的。这种类似的层次性,使得利用版画在理工科专业开展美育,相较于他种绘画艺术更加合适、更加合理,符合学习环境与培养环境。3.3 版画育人效用的具体体现版画因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超脱于各国语言框架之

11、外,又横亘于美术领域的各种艺术之间,从东方到西方,在公元前、中世纪或现代,凡大家作品均有版画的身影,版画这种形式的艺术不强调技术入门、侧重表达与创新,在保证严谨创作工艺的情况下,又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多样表达内容与思维,这种开放性使得美育也具有极大的包容度、广纳度,可延展性、可操作性也大为增加。美育的过程也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改教法884“版画与生活”美育实践工作坊的具体实践4.1 以理论知识为载体,融入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为中国版画史和版画理论两部分。课后希望学生阅读相关课程拓展书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结合版画发展史及现状以及版画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建构自己的艺术观念。了解认知版画史,从而寻找自己的艺

12、术定位,让版画理论的学习可以和自己的专业产生联系,学会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索版画作品中的红色基因与历史积淀,提升文化自信。4.2 以技能传授为依托,培养工匠精神课程前期以理论知识的讲述为主。从图像构成出发,分为黑白构成和色彩构成两类。通过训练学生点线面语言,学习平面构成基本原则,掌握近似、特异、肌理、对比、渐变等平面构成语言。加深学生在色彩原理、色彩构成、色彩情绪表达等方面的认知,例如对比、纹理、明度、纯度等色彩语言。引导学生认识版画分层语言和印痕表达,结合所学专业,拓展版画平面性语言转换的路径和方式。了解版画分版原则和逻辑,让学生通过分版学习图像分解和融合时所表现的创造性。通过经

13、典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版逻辑意识。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图像进行分版重组,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散分版逻辑,重新编排,设计版面与版面之间的联系。学生在不断学与练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对版画这类艺术形式的感性认知。4.3 以主题创作为路径,引领价值导向让学生学习刻法并实践,结合所学专业,创造不同的痕迹方法,激发学生对新技术使用的兴趣以及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索。学习不同刀法的表现,锻炼策划与动手能力。尝试不同材质的印痕,鼓励学生发现和创新。让学生掌握常规印画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媒介对画面所表现的影响,并且通过印制方式(轻、重、干、湿、缓、急)和印制顺序(重叠、错版、重构、特异、重复)激发创作想象,使学生找

14、到自己的版画语言。4.4 以作品展示为平台,实现文化辐射鼓励学生通过艺术考察和日常生活观察,创新版画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有文化素养的卓越人才。外出进行交流学习,分享考察感受。结合日常生活,设想版画作品的文创形式,定期举行版画作品展,对学生作品和文创周边进行宣传推广。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认知和情感,把版画学习的过程变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分享,促进实践成果转换。参考文献1 蒋荻.高校理工科学生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6(4):170-173.2 付胜利,张勃.略论美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21-23

15、.3 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7):7-10.4 刘磊.论版画的艺术特性与育人功能研究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91-92,95.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Taking the Workshop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Practice of Printmaking and Life as

16、an ExampleYIN Qiang,TU Qian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s at a turning point.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five educations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mainstream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

17、udents is positive and upward.I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students is often ignored,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haping of healthy personality.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fine arts,printmak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rying forward the

18、 spirit of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guiding students to consciously inherit and develop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students aesthetic and humanistic quality,and enhancing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Key words: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esthetic education;printmaking practice编辑:李金枝教改教法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